旅遊時購物:遊客更愛生活化商品

發佈時間: 2017-11-16 09:42:45 |來源:中國青年報 | 作者:陳斌 |責任編輯: 孟君君

 

一群遊客,白天在充滿文化味兒的名勝古跡中游覽,晚上在文化的背景下欣賞地方戲曲歌舞,照片裏無不是文化景觀,對看到、聽到的各種文化、景觀讚不絕口。但購物時,他們買的卻是家門口都有的獼猴桃、醬豬蹄、襪子、面膜……對文化的追求忽然間消失了。

旅遊購物是旅遊者在旅遊中購買商品的行為。旅遊商品與一般商品的區別只在於由誰購買,旅遊者購買的即是旅遊商品。

由於出境旅遊受目的國語言、交通、住宿、餐飲、遊覽等方面的影響,跟團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是出境旅遊的主要方式。近年來,隨著資訊技術的高速發展,訂機票、訂酒店、遊覽導航、消費電子結算等越來越完善,出境自助旅遊越來越容易,越來越火爆。出境旅遊購物人群也從團隊旅遊者為主,轉變成以自助旅遊者為主。以“十一”黃金周出境遊為例:2016年,“十一”黃金周出境遊人數近600萬,其中跟團遊客約為139.9萬人次。2017年,“十一”黃金周出境遊人數約600萬人次,其中跟團遊客約為64萬人次,出境團隊遊客人數出現階梯式下降。國內旅遊方面,自助遊更是越來越火爆,很多地區自助遊的旅遊者在旅遊總人數中的佔比已超過90%。

相比以觀光旅遊為主的團隊旅遊,自助旅遊則顯得“無組織,多目的”。很多人總是説文化是旅遊的靈魂,但在自助旅遊者的旅遊購物面前,文化是旅遊商品的靈魂嗎?對於觀光旅遊、休閒旅遊的遊客來説,文化是旅遊的靈魂。但對於商務旅遊、醫療旅遊等功能性旅遊的訪客而言,文化就不是旅遊的靈魂。

旅遊商品更是如此,人們喜歡欣賞文化,更喜歡享受生活。對大眾而言,無論平日多麼講文化,旅遊購物時對生活用品的關注通常都排在前面。出現了在旅遊中看文化、聽文化、講文化,購物時買生活用品的現象。國內很重視文化旅遊商品的開發,而境外卻以生活旅遊商品為著眼點。這造成了國內旅遊商品中文化旅遊商品多,但每人平均購物少;境外旅遊商品中生活商品多,但每人平均購物多的現象。相比之下,國內一提特色就奔向文化,而境外的特色則內涵豐富,包括品牌、品質、價格、文化、物産等。

同樣,正因為旅遊中對文化認知程度的不斷變化,使得旅遊購物街區、旅遊購物店與居民購物街區、居民購物店的特點不同。旅遊購物街區和旅遊購物店一是要吸引旅遊者。最佳吸引方式是文化,簡而言之:旅遊購物街區景區化,旅遊購物店景點化。二是要服務旅遊者。畢竟旅遊者不熟悉當地的商品,當地商品最好可嘗或可試,還要提供運輸方便。三是要善待旅遊者。對旅遊者的最大善意體現在商品的品質和價格上,境外購物之所以火爆,高品質、低價格是撒手锏。

人們需要文化旅遊商品、需要生活旅遊商品、需要文化生活旅遊商品,更需要各類高品質、價格合適的旅遊商品。文化的、生活的、文化生活的旅遊商品都有人需要,只是人群不同、受眾數量不同。旅遊商品的設計者、製造者、銷售者、經營者需要在大眾、小眾、高端、低端的不同的市場空間中尋找自己的位置。

當然,旅遊商品也是商品,當下,商品的購買者包括:本地居民、外地人(很多是旅遊者)和網民。旅遊商品的開發要以特色吸引旅遊者購買,同時不能忘了居民需求和網民需求。企業開發的商品,可以賣給旅遊者,也可以賣給本地居民和網民,商品還可以賣出國門。旅遊商品企業要面對大市場,做出自己的特色,滿足包括旅遊購物在內的市場需求,引導包括旅遊購物在內的市場需求,才是發展旅遊商品的目的。(陳斌)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