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賬號登出到底難在哪兒

發佈時間: 2017-10-11 08:53:19 |來源:中國青年報 | 朱昌俊 |責任編輯: 孟君君

 

作為用戶,註冊了一個不能登出的網路賬號,在一開始就失去了對自己賬號資訊及網路痕跡的處置權。顯然,這間接構成了一種權益上的綁架。

如今想要體驗一項新的網際網路服務,“註冊”是必要的前提。然而,網際網路的發展日新月異,用戶喜好的變化也一直在發生,如果有一天,你想和這個應用徹底分手,希望將個人資料從平臺抹去,就會發現“登出”並不容易,這幾乎是大部分網際網路應用“不能説的秘密”。有媒體記者親自測試多家網際網路平臺的登出流程,得到的結果讓人大吃一驚,有的平臺竟然連登出的功能都沒有。(央廣網10月9日)

上個月,國家四部門公佈了對首批10款網路産品和服務的隱私條款評審結果,其中大部分産品和服務都提供了線上登出賬戶等功能。可從這次媒體的調查來看,情況還是不容樂觀。一些可以登出的賬號,也往往設置了較為複雜的前置條件,並非用戶想登出就能登出;一些平臺則直接聲稱不能登出,“賬號一旦註冊就會永生”。

註冊容易,登出難。了解到這個真相,以後對於無處不在的網路賬號“註冊”提示,估計每個人都得慎重思量一番。一旦註冊,就意味著你的賬號及其對應的使用資訊、數據等,都將進入“不可消除”的狀態。但在一個現實生活與網際網路全面接軌的時代,避免陷入可註冊而不能登出的網路“陷阱”,僅靠個人的“抵制”和“慎重”無疑是不現實的,行業的整體革新才是關鍵。

網路賬戶登出到底難在哪兒?從業內專業人士的分析來看,這並非什麼客觀上的技術原因所致,而更像是基於網際網路平臺自身利益的一種“潛規則”所致。上海社會科學院網際網路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易就認為,目前登出網路賬號困難重重,最大的原因就是中國的網際網路公司非常依賴風險投資,風險公司投資估值的主要依據就是用戶數量,這是最大的一個估值的資本。換句話説,用戶數量是只能多不能少的。但是,如果用戶有自由選擇的權利,用戶數就會有漲有跌,這是企業或平臺不願意看到的。基於這個原因,網民應該擁有的自由登出權利,就被剝奪了。

從網際網路平臺的角度看,“留”住用戶看似“理所當然”,但從用戶利益的角度看,則明顯有失公平。一個只能被“永生”的網路賬戶,意味著在不需要時,也只能讓其閒置,由此用戶也就必須承擔某種本可避免的被盜用風險。更為重要的是,由於不能登出,賬號(哪怕是“僵屍號”)及其所連帶的個人資訊、消費記錄等資訊資源,都將無條件被網路平臺永久霸佔和使用。也就是説,作為用戶,註冊了一個不能登出的網路賬號,在一開始就失去了對自己賬號資訊及網路痕跡的處置權。顯然,這間接構成了一種權益上的綁架。

網路賬號不能登出,不僅是用戶“被遺忘權”不被尊重的問題,在現有規定之下,也明顯觸碰了制度底線。《電信與網際網路用戶個人資訊保護規定》明確規定:電信業務經營者、網際網路資訊服務提供者在用戶終止使用電信服務或者網際網路資訊服務後,應當停止對用戶個人資訊的收集和使用,併為用戶提供登出號碼或者賬號的服務。可見,是否保障用戶的登出賬號權利,並非網際網路産品和服務平臺的自選項,而是國家規定的統一要求,所有平臺都應該不打折扣地執行。

網路賬號可註冊卻不能登出,也是對網際網路開放精神的一種傷害。即便這種“潛規則”的形成有著投資估值方面的考量,這種估值模式也並非不能改變。更何況,經過20多年的發展,中國已經成長起一大批網際網路公司,網際網路生態也一直在發生深刻變化,對於賬號不能登出這個看得見的bug,網際網路企業理當有走出“潛規則”的勇氣和擔當。一家足夠自信的網際網路企業,真想留住用戶和資源,應該依靠更優質和更人性化的服務,依賴強行霸佔和耍小聰明式的“不平等”條款,即便能夠製造光鮮的用戶數據,也難以成長為真正受人尊重的企業。(朱昌俊)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