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入學時刻開始學會發現興趣

發佈時間: 2017-09-13 10:21:25 |來源:中國青年報 | 曹東勃 |責任編輯: 孟君君

 

年輕人常為無法約束自己的興趣而苦惱,因為好奇心指向的對象遍佈各個領域。

人們都知道,大學是一個以研究式學習為主的教育階段。興趣是大學生研究探索的根本動力。可惜的是,長期的應試教育環境,在很大程度上扭曲了學生的學習目的,消弭了其內生興趣。因此,發掘純粹的學習興趣,是大學新生入學後的重要任務。

如何發掘興趣,我認為有三個需要注意的方面。

第一,保持好奇心,發現和激發興趣。培養興趣需要發現的過程,不是暫態的、零交易成本的結果。一開始是廣種薄收的,好奇心強、涉獵面廣不是一件壞事,特別在大學的早期。不要過早地壓抑甚至扼殺它。

就大學學習而言,大概到大三、大四才會逐步收縮戰線,集中到某一個學科內部的某幾個興奮點上來。年輕人常為無法約束自己的興趣而苦惱,因為好奇心指向的對象遍佈各個領域。但是年長者更加苦惱的恐怕是:無論在別人看來,一件事情多麼有趣,一個話題、一個研究課題多麼有意義,他已經無法調動自己的神經使之興奮起來了。這是因為其興趣大廈的基礎打得不牢,而又早已定型,只能加固,無法改造了。

在這個快速變革的年代,身處激蕩歲月,對任何有志於以觀察和研究自然現象、社會現象、人的精神現象為旨趣,或致力於解決理論和現實問題的一批人而言,是天大的幸運,也是天大的“不幸”。

幸運之處在於,我們可以用很短的時間走過前人幾十年、上百年難以走過的時光,目睹經濟潮落潮起,感受科技日新月異。大千百態,制度變遷,盡收眼底。我們在書本上知道的理論,我們從書本上無法得知的理論,現實世界中都能得到驗證。

“不幸”之處則在於,專精博約之間的取捨,總叫人為難。有價值的選題比比皆是,但你的精力是有限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很難把握那根駕馭興趣的韁繩,收放自如。禁不住那學科之間暗潮洶湧的勾連,自以為順著一個方向挖掘下去,就可洞穿其身,殊不知不經意間闖入一片新的領地,最終唯有止步,慨嘆唏噓。除非,收住那顆對現實世界悸動與好奇的心,皓首窮經于象牙塔內,作純而又純的學問,才能擺脫這變化世界富有價值的無限議題,進而得到長久的寧靜。

第二,由史入手,激發興趣,認識專業,明晰方位。人類的文化代代傳承,越積越厚。後人可以通覽前面歷代人的知識存量,並在此基礎上創新。

剛剛入學的新生可以閱讀所學專業的學科史,大略了解學科的歷史發展和演變。高中的很多課程,特別是數理化等學科,往往缺乏歷史背景和學科史流變過程交代。比如,學生只需要了解麥克斯韋方程就夠了,至於麥克斯韋是誰,他為什麼要搞這個研究,那個時代的主題是什麼,當時的科學界在爭論什麼,有幾種觀點,哪些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這往往會被忽視。

大學階段,學習是自主性的,興趣是根本動力。興趣從何而來?從對學科史的了解中來。對學科歷史、重要人物的了解,不只是簡單地知道一個人名和事件,更要懂得那個時代的那些人在研究什麼,開拓在哪,局限在哪,他們當時思考的問題,此時有多少仍然值得思考,有多少則隨時代發展而發生了主題的變換,為什麼會有這種變換。知道這些,學生才能把握自己的歷史方位,知道自己不必再做什麼,可以做什麼。

第三,守護問題意識。自然科學也好,社會科學也好,都應具有問題意識。在關注理論問題之餘,應儘量多思考與現實聯繫密切的應用性問題。比如能源問題,自然科學可以研究,經濟學也應該研究。首先要知道這些問題何以成為問題、知道它們的現狀,如此你才能知道努力的方向。無論是純粹的經院式思考還是就業導向,都應該有中國問題意識,那種脫離實際,熱衷於從理論到理論、從傳統到傳統、從西方到西方的研究方法,只是閉門造車。

本科階段的研究只是個鍛鍊,不應奢求結果,著眼點更多應該放在自己的態度、眼界、能力、方法、習慣的改善與發展上。即便是不以學術為業的同學也需要認識到,一個好的應用者本身也是一個富於創造性和學習能力的好的探究者。往往很多畢業後在各自的領域裏比較有工作能力的人,反觀他們當年的學生時代,也多能在學習上有悟性、有突破、富於批判性、懷疑眼光和創新能力。

有兩句話,一句叫“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句叫“嚴師出高徒”,兩者是統一的。閒暇和興趣是學術的必要條件,同時興趣必須被很好地約束。強調興趣的廣博,並不妨礙和排斥中心興趣。對於將來有志於從事科學研究的學生,大學階段是他們開始發現興趣的重要階段,也是開始規範、約束自己興趣選擇上的發散性,將其納入某一學術領域並開始漫長積累的最初階段。興趣的發現與養護,關乎整個大學階段的學習品質,值得每位大學新生認真思考,也需要大學在新生入學教育階段就給予特別的關注。(作者曹東勃為上海財經大學副教授)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