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家仲明和他的慈善

發佈時間: 2017-08-17 12:02:14 |來源:七彩雲南 | 馬琛 |責任編輯: 劉榮

 

仲明,廣東汕頭市人,幼承家學,師從唐大壯、楊思園。常年俯首硯田,寒暑不輟。書法初學顏、柳、歐,後臨習二王諸家,兼收並蓄,凡與己相近者必多留意揣摩,汲取他人之長。書寫亦注意線條質感、節奏和墨色的變化。作品已形成溫潤、藏露互用、方圓兼備、古樸典雅、灑脫飄逸的風格。代表作心經、大悲咒、觀音羅漢。常年為慈善事業做出貢獻。現為中南書畫社秘書長。中國書畫聯誼會會員。中國易研研究會會員。觀自在書畫院執行院長,中國佛教書畫研究院院士。

去年,在雲南羅平縣魯布革布依族苗族鄉主辦的“扶貧幫困獻愛心書畫魯布革”公益拍賣會上,有來自國內書畫界的9名藝術家——仲明先生一行,帶去了137幅書畫精品參與拍賣。先生懷揣著一腔熱情,千里迢迢從廣東趕赴雲南,參加了這場拍賣會。為山區渴望知識、渴望改變命運的孩子們獻上了一份可貴的愛心。

羅平縣魯布革鄉有貧困戶220戶829人,貧困發生率百分之二點八。由於交通閉塞,鄉間生活條件相對落後。山裏有很多的孩子遇到家庭條件困難,中途輟學。為了幫助貧困山區的孩子們籌措資金,他們義不容辭地加入了這支愛心團隊一個星期的愛心之旅,他們辛苦並快樂地享受著與社會各界人士的真情互動,現場揮毫為孩子們留下了一幅幅精緻的書畫作品。孩子們幸福的臉上,洋溢著天真爛漫的笑容,像山裏盛放的桃花,明媚鮮妍。仲明先生説:“山裏的孩子們質樸、清純,沒有城裏孩子優越的生活條件,他們依然善良美好。清澈的大眼睛裏有對於知識的渴望,他們內心需求極少,容易滿足,幸福感也比城裏的孩子更加強烈。我們能夠伸出溫暖的手,拉他們一把,他們幼小的心田裏就會激發無窮的動力,他們完全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學習,改變命運。此行我們做了一件有意義的善舉,這意義不在當下,而在未來。”

參加此次公益活動的,還有人民大學教授趙春秋先生,清華大學美院教授曹娜女士,中國翰林書畫藝術院常務副院長王華老師。這段愛心之旅,他們的身影從不孤單,總是能夠呼朋引類。

是的,一粒粒溫暖的種子,在孩子們幼小的心田裏播撒,春天就會萌芽,快樂地生長。一棵棵小樹,生根于他們足下的土壤,有一天會長成參天的棟樑。我們無法預料,若干年之後,大山裏走出的孩子們,會有多少學者、企業家、軍人,他們會同樣帶給山村希望,帶給山村援助。這樣的愛心接力不斷,就會推動社會公益之舉的良性迴圈,我們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們也相信社會的文明推動時代的進步,進步的時代又會無限回饋全新的精神面貌給予這個社會。藝術家們的推波助瀾,其中的意義,必將深遠廣闊。只要社會始終能夠熱心地關注到這樣弱勢的群體,愛心觸及到的地方,就會有更多的人,改變自己的命運,走出大山,領略到外面世界的精彩紛呈。愛心接力,是一次有意義的人生體驗。仲明先生説,我們都應該傾注這樣的愛心,幫助更多的人,改變他們的命運。

春天,是全新的。嫩生生的希望在破土萌芽,在拔節生長,在人們的心裏。春天,也是包容的。它豐富、涵養的,它溫暖、舒適,給萬物生長創造有力的條件,讓生命享受充分的雨露陽光,享受自由生長的快樂,享受精神的豐腴飽滿,享受靈魂不斷地再素質。走在陽光下的孩子們,是幸福的。愛心,與他們不期而遇,在他們貧苦的生活中,注入精神的鈣質,輸入知識的血液。是愛心為他們架起了一道美麗的彩虹橋,領著他們踏上這座橋,也就連接了一個幸福的未來,在橋的那端有無限的風光等著他們去領略。即使通往彼岸的過程還會很漫長,還會有荊棘和泥濘,還會有我們難以預料的困難,但是我相信孩子們已經不再膽怯,他們的內心裏盛滿了愛,接受風霜雪雨的洗禮,這樣的歷程就是一次次對筋骨的歷練。只要衝破重重困難的阻礙,就一定能夠到達他們理想彼岸。

此時,我的腦海裏想到了一個詞彙:“授之以漁”,孩子們今天獲得的,只是機會,而不是一個既定的未來,不是唾手可得的物質基礎。也只有懂得珍惜機緣,努力獲取生存技能的人,才是真正的受益者。我還想起了《三袋麥子》這個故事,土地爺爺給小豬、小牛和小猴各送去一袋麥子,小豬急於把它變成了饅頭。小牛很節約,一直到第二年再見到土地爺爺的時候,仍有半袋麥子沒有舍得吃。而小猴把它當著種子,第二年收穫了滿滿一麥囤的麥子。從這個故事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別人能夠為你提供的,一定不是能夠長期滿足於你的,物質需求。如何才能把有限的資源轉化成無限的財富?這是由每一個個體的綜合素養所能決定的。比如小豬的利益是眼前的,小牛的節儉是傳統美德的傳承,小猴的智慧就是善於經營一個美好的未來。感恩給予他人機會的人,所謂的“授之以漁”是為他人提供更多獲取希望的機會,這才是真正的慈善。讓孩子們在不斷地自我完善、自我塑造的這條路上,掌握生存的技能,獲得永久的財富。有人把眼前的利益當做一時的享受,也有人抓住了機會,獲得了一生享之不盡的“財富”。願你們今天播種的希望,能夠收穫一個萬紫千紅的春天。

也許此刻的藝術家們正在迎接一個屬於藝術的春天。藝術的春天在哪?我以為,一定不在世俗的名利之中,它在藝術家的心裏,在人們的心裏。藝術回歸自然,服務於人民,就是藝術家生命的價值體現。藝術源於民間,回歸於民間,服務於人民,就有了藝術本身的生命力。當人們的情感回歸於自然,藝術的生命力根植于自然的土壤,這樣才會有健康的人生,健康的藝術。

塑造藝術、享受藝術的過程,是一個靈魂漸進的過程,是一個浴火蛻變的過程,是一個求索精神境界的過程。世俗的價碼,不應該是藝術品本身的價值。就像不久前看的一個故事,林志穎和他的兒子在讀書比賽中,一路遙遙領先,卻被勸退,他不解,主辦方説:“因為你的孩子為讀書而讀書,只想爭第一,而不理解內容,沒有感覺到讀書的樂趣。”

把讀書當著一種追名逐利的實質,一路急進,忽略了精神享受的一個過程,何嘗而不是背離了初心,不懂得讀書的真正意義呢,破壞了自然情態本真的美好。如果我們一味地隨波逐流,不能靜下心來與自己的靈魂安然相對,有一次深刻的反思,那麼我們閱讀的意趣在哪?在身邊的環境之中做作錯誤的引導,後果又將是什麼?是身體走得太快,靈魂無法歸位。就請:“放慢你的腳步,等一等你的靈魂”,這句話説得十分經典。

在名利的進取之中,我們身邊的道路似乎早已擁擠不堪,依然不斷地會有人蜂擁而至。人們的物質生活在不斷地豐腴,精神世界卻愈發陷入了極度的窘困。一些人為了蠅頭小利,相互傾軋,彼此詬陷,靈魂掙紮在深深的泥潭中,無法自拔。藝術這片凈土也令人堪憂,當藝術品與物質等價,人們內心對於藝術的尊重之心也會隨之被顛覆,我們對於傳統文化的敬畏之心也就形同虛設。是利益“淫亂”了傳統,還是傳統“失節”于利益?這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人為的運作中,讓這片純凈的天空蒙塵,人心的詭異讓世俗陰雲密布,霧靄重重。多少人內心疲於跋涉,更期待於明媚的陽光,溫暖的春天。

在我們深切地憂慮中,我們還是看到了這樣一群可愛的藝術家,他們獨闢蹊徑,正在開闢一條有意義的人生道路。他們穿梭在貧瘠荒寒的偏遠地區,為需要溫暖的人們,雪中送炭,始終做著不懈地努力。用他們與眾不同的人格魅力,書寫著他們與眾不同的人生。書畫家仲明先生走的路,是一條經典的人生之路。在孩子們的眼裏他們是上帝派來的使者,他們的人格魅力,在我們的心裏閃耀著無盡的光芒。書畫家仲明先生走的路,正是人心所期待,是這個社會真正所要需求的。他快樂著,用愛心點燃他人生命之中的希望。愛,本身就是壯闊的、宏大的!它的意義超越了書法本身!超越了功名利祿本身,超越了一切獎項本身。他為迷茫中前行的人們,內心點亮了一盞明燈,照亮了他人,也溫暖了自己。當世界充滿了愛,人們就會共同擁有同一片藍天下的溫馨和諧。這是書畫家的心願,也是我們人類共同的心願。

當春天來臨,萬物復蘇,也是孩子們心靈的春天,感謝慈善的愛心大使。我仿佛看到了一位藝術家,沐浴、焚香、靜心、戒躁,再提筆、落筆,過濾掉心頭的俗念凡心,端坐在書桌前,一筆一劃,端端正正地書寫自己的人生,凜冽颯爽的風骨,落落而有姿態。我不禁不住感嘆:“東風應律兮暖氣多”。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