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加入收藏手機版|桌面下載|郵箱登陸|論壇註冊|站點導航定制
 

文山

發佈時間: 2017-01-11 11:23:12   |  來源: 文山州人民政府   |     |  責任編輯: 曹洋

 

世界三七之鄉中國彩寶之都

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位於雲南省東南部,東鄰廣西百色地區,西連紅河州,北接曲靖地區,南部的麻栗坡、馬關、富寧3縣與越南河江省接壤 。全州轄8縣,州府在文山縣。人稱為“滇東南大門”。

文山州有漢、壯、苗、彝、瑤、回、傣、布依、蒙古、白、 仡佬11個民族,各民族多為分散聚居或單居,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和鮮明的地域特點,民族風情和民族文化多姿多彩,較為集中地展現民族風情特色的重要民族節日有壯族的“三月三”、苗族的“ 踩花山”、瑤族的“盤王節”、彝族的“火把節”、“跳宮節”。

文山縣城屬亞熱帶季風氣候,盤龍河自西北入境,宛如玉帶,繞城向東南而去。縣城有石拱橋、鋼混橋、吊橋、鋼架橋等大小橋梁36座,溝通南北,橫貫東西,而且造型各異,集古今橋梁建築于一爐,橋城文山之名因此而得。佇立橋上,清風送爽,河中不時出現三五小船,柳岸時有悠然自得的垂釣人。清晨,橋下沿堤柳樹之上,籠中畫眉迎著晨曦婉轉鳴唱,更是令人生發詩情畫意。如果把文山縣城比作一南國美人,那蜿蜒的盤龍河即是美人的項鍊,眾多的橋梁即是項鍊上的鑽石別針,熠熠生輝。

城東北隅盤龍河畔有“盤龍公園”,園中有造型古樸的彝族火把節大型壁畫浮雕,蘭花展廳、蘑菇亭、龍宮、舞榭、葫蘆池分佈其間,但見花枝搖曳,樹影婆娑,綠柳垂絲,樓臺隱現,確是一絕妙憩息之所。

文山州內生産三七,其産量、品質均居全國之冠,《本草綱目》中稱為“金不換”,故成為全國聞名的“三七之鄉”。

上世紀80年代在西疇縣仙人洞發掘出的距今約5萬年的舊石器時代古人類牙齒化石證明,遠古以來就有人類在文山繁衍生息。明清時期曾設廣南府(今廣南縣)和開化府(今文山縣)。文山又是雲南開展革命活動和建黨最早的地區之一。1927年底成立文山地區第一個黨組織——開化灑戛龍特別支部;1929年後,富寧、廣南、 麻栗坡3個縣部分地區屬鄧小平同志領導創建的右江革命根據地的拓展範圍。

州境內生物、礦産、水能、旅遊資源比較豐富。 全州主産稻穀、玉米、小麥和豆類等糧食作物, 盛産三七、辣椒、烤煙、八角、草果、油桐、茶葉等經濟作物和其他農特産品。同時,岩、洞、泉、湖、瀑、原始森林等自然景觀眾多, 加上人文歷史悠久,民族風情多姿多彩,構成了獨特的亞熱帶風光,旅遊資源開發潛力大。現已開發的景點有丘北普者黑、硯山浴仙湖、廣南壩美、八寶三臘瀑布、富寧馱娘江、文山白沙坡溫泉等,開通了與越南的跨國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