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飛速發展奏出綠色振興最強音

發佈時間: 2016-11-25 16:14:31 |來源: 六安新聞網 | |責任編輯: 沈曄

 

轉型跨越的六安,思變求新;綠色振興的六安,聚勢騰飛。

如今的皖西大地,一座座拔地而起的現代化廠房,川流不息的物流車輛,轟鳴不絕的生産機器,忙碌不停的工人,時時都能觸摸到工業經濟飛速發展的跳動脈搏,處處都能感受到一股股大項目推動大發展的勁風熱潮。

  産業結構優化 工業化進程快速推進

“沒有工業化,就沒有六安的現代化”,這是六安各級幹部的信條,多年來,六安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工業強市戰略不動搖,工業化進程快速推進,一個集人口大市、農業大市和革命老區、大別山區為一體的欠發達地區,成功駛入了工業化的快車道。尤其是“十二五”以來,六安工業取得了驕人成績。

“十二五”期間,六安市GDP年均增長9.2%,總量突破1000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速13.5%。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1079戶,其中,産值過億企業457戶,10億元企業19戶,50億元以上企業1戶。在六安投資的國內500強企業35家,上市公司77家。發展方式在轉變。三次産業結構由2010年的23.5:42.3:34.2優化為2015年的19.2:46:34.8,二産比重進一步提升,工業化率達到38.5%,較2010年提升了4個百分點。全市完成工業投資近2000億元,引進綠色産業項目比重達75%,較“十一五”提高20個百分點。産業結構在優化。高新技術産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5.4%,快於規模工業增速1.9個百分點,2015年全市高新技術産業增加值增長35.3%,增幅居全省第一,戰略性新興産業企業新增72家,達到93家,産值年均增長42.7%,增幅居全省前列。發展品質在提升。工業生産效率大幅提高,全市工業勞動生産率由2010年的16.1萬元/人提高到2015年的28萬元/人,提高了74%。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建成省級企業技術中心37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10家,博微長安被認定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申請發明專利4600多件,是“十一五”的9.8倍,授權發明專利516件,是“十一五”的12倍;2013年我市首獲“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稱號。

推進綠色振興提升産業發展優勢

近年來,我市面對國內外複雜嚴峻的經濟形勢,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深入實施區域發展戰略、工業強市戰略,改造提升傳統支柱産業,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大力發展迴圈經濟,進一步夯實工業基礎,為加快老區綠色振興奠定了重要基礎。

青山綠水是六安最大的資源,綠色是六安優勢所在。大別山的水、特色農産品、道地中藥材和豐富的礦産資源,孕育了六安的特色産業,六安逐漸擺脫了農業大市的標簽,形成了裝備製造、綠色食品、電子資訊、生物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等六大主導産業,圍繞“産業-集群-龍頭企業-重點産品”的發展構架,形成了以應流集團為代表的高端裝備集群,以星瑞齒輪為代表的齒輪變速箱集群,以江淮電機為代表的機電集群,以迎駕集團為代表的綠色食品集群,以勝利精密為代表的電子資訊集群,以九仙尊為代表的生物健康集群,以金寨光伏為代表的新能源集群,以中植新能源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集群,以中至信家居為代表的家居集群,以霍邱鐵礦為代表的鐵基新材料集群。特色鮮明的主導産業和集群,成為六安新時期工業經濟的名片。

大別山獨特的山水資源,是綠色食品的鮮活來源,六安瓜片、霍山黃芽、金寨靈芝、霍山石斛、皖西白鵝、香醇的美酒、甘甜的山泉水、精品茶油,北緯30度線蘊藏的地道食藥材,唱響了六安綠色食品和生物健康産業發展的號角。六安綠色食品廣受市場青睞,迎駕貢酒、野嶺剮水、天地精華礦泉水、六安瓜片、霍山黃芽、霍山石斛、金寨靈芝等品牌全國聞名,“大別山藥谷”、“六安茶谷”蠻聲海內外,“六安茶谷”品牌價值達到219億元,居全國同類園區第二位。

新興産業崛起傳統産業轉型升級

借助合肥都市圈區域品牌,利用獨特的區位優勢和政策環境,圍繞省會合肥發展産業配套和資源集聚,培育了電子資訊、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等高新技術産業,成為六安工業新的增長點。

杭埠,一個不起眼的邊界小鎮,“靠著省會好乘涼”,短短三年時間,發展企業40余家,累計完成投資近200億元,集聚了勝利精密、吉晟機器人、中鑫模具、沃特瑪科技等一批高科技企業,並成功引入華夏幸福戰略投資,成為合肥電子資訊産業的重要配套基地。金寨縣,一個國家重點貧困縣,主動求變,走出了革命老區産業扶貧的特色之路,2015年獲批創建國家首個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示範縣,已建成光伏發電近200萬千瓦,形成了以光伏發電和光伏組件生産為主,抽水蓄能、風能、生物質能以及垃圾發電為一體的新能源集群,金寨先進光伏製造納入省級戰略性新興産業重大試驗工程。葉集,從一個兩省交界的集鎮,發展成為省級改革試驗區,2016年正式升級為六安市的行政區,歷經40年的發展,成為全國建築模板之鄉、華東最大木材集散地。近年來,葉集致力産業轉型升級,向産業鏈中高端邁進,引進了中至信家居等知名企業,打造中國中部家居基地,今年獲批國家産業集群區域品牌建設試點單位,葉集木材加工通過品牌建設和價值鏈延伸,實現了傳統行業的成功轉型。

加快調轉促鍛造合六葉工業走廊

加快工業發展,關鍵在深化調整,核心是轉型升級。近年來,我市按照“完善政策規劃、壯大戰略性新興産業、優化産業結構”工業發展理念,著力描綠工業發展主色調,大力推進節能減排,唱響綠色工業發展好聲音,走出一條生態建設與工業發展相互促進的“雙贏”之路。

日前,《合六葉工業走廊暨金葉一體化産業發展規劃》已通過評審。合六葉工業走廊暨金葉一體化建設是市委、市政府為加快綠色發展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一心一廊、一谷一帶的核心工程之一。

打造合六葉工業走廊是推進六安綠色振興的重要平臺,是六安實現東西雙向開放發展的脊梁,是一條核心軸、工業主軸、發展龍脊。通過這條主軸,帶動全市融入合肥經濟圈,承接長三角,同時開拓西向通道,形成首尾呼應、區域聯動的成效。

合六葉工業走廊上現有9大工業園區。目前,9大工業園區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64家,其中高新技術企業63家,戰略性新興産業企業44家;這些園區已經形成裝備製造、汽車零部件、機電家電、新能源、木竹加工及傢具製造等具有一定規模的産業集群,其中金安(城北)開發區的電機産業首位度達到60%,葉集的木竹加工達到65%,金寨現代産業園的機械及零部件加工達到68%,六安開發區的裝備製造達到32%,裕安開發區的新材料達到31%。園區內億元企業突破250家,佔全市總數的60%,集聚效應初步顯現。

未來,我市工業發展將通過推動合六葉工業走廊交通、能源、公共服務等一體化建設,圍繞裝備製造、汽車零部件、機電家電、新能源、木竹加工幾大産業,力爭讓六安的戰略性新興産業産值佔比提高到30%以上,億元企業達到400家,10億元企業達到20家,培育2-3家百億企業,形成一批百億級的産業集群。

做好綠色文章加快綠色振興步伐

今年召開的第四次黨代會提出:綠色是六安優勢所在、希望所在、出路所在。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綠色發展,加強和改善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全面落實“三去一降一補”,加快調轉促步伐,培育壯大生態農業、綠色工業、現代服務業,實現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相統一。

“十三五”期間,我市將以綠色發展為中心,挖掘比較優勢,做大做強裝備製造、綠色食品、新能源、生物健康、電子資訊、新材料等六大主導産業,著力提高主導産業集中度,提升裝備製造業的首位度。力爭到2020年,六大主導産業佔規模工業比重達到80%以上,裝備製造業比重達25%以上。堅持集群集聚發展,培育壯大一批特色鮮明、結構優化、産業鏈完整、服務體系健全和市場競爭力強的産業集群,形成區域經濟發展新優勢和新增長點。重點培育六安電機、六安齒輪、六安綠色食品、衡山高端裝備製造、杭埠電子資訊、金寨生物健康、霍山生物健康、葉集家居製造、霍邱鐵基新材料等幾大特色集群,建成一批百億級的産業集群。著力打造優勢平臺,圍繞“一心一廊一谷一帶”綠色發展主平臺,重點推進合六葉工業走廊暨金葉一體化建設,打造六安工業經濟的增長極、綠色工業的示範區、特色産業的集聚區。按照“一條主軸、兩個組團、三個節點”的總體佈局,以園區為主體,明確首位産業,注重錯位發展,避免同質化競爭,兼顧自身發展與互補互助,提高産業關聯度,打造工業綠色振興的優勢平臺。

拼搏奮進,逐夢前行。全市工業發展步履鏗鏘,取得成就振奮人心:一組組令人欣喜的數字指標,見證了六安工業經濟的輝煌成就;一個個令人矚目的發展成果,釋放出六安策馬奔騰的強大活力。六安工業發展在轉型升級、綠色振興的道路上必將邁出更加堅實有力的步伐。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