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數十個電話接到"手軟" 誰洩露了我們的資訊

發佈時間: 2016-10-13 16:28:17 |來源: 六安新聞網 | 作者:桑宏 |責任編輯: 沈曄

 

搬家新居,本來應該是件令人高興的事兒,可鑰匙剛剛到手,裝修公司的電話便絡繹不絕地打來,令準業主們不勝其擾。不少市民質疑:他們怎麼知道我買房呢?他們怎麼會有我的電話?是誰出賣了我們的隱私?記者為此進行了走訪調查。

業 主:

一天數十個電話接到“手軟”

“李女士,你的新房鑰匙拿到手了吧?我們是裝修公司的,您準備裝修嗎?我們公司最近在做樣板房徵集活動,有大幅優惠,您什麼時候有空來我們公司看看呀?”前幾天才從物業那裏拿到新房鑰匙的市民李女士幾乎要崩潰了,她告訴記者,隨著交房日期的臨近,各種裝修設計、求租求售的電話、短信鋪天蓋地而來。不論是姓名、電話,甚至是門牌號碼,對方都“瞭如指掌”。幾天來,類似的電話不斷,她已經接到幾十個裝修公司和建材商的電話了。不勝其擾的同時,李女士很疑惑:“究竟是誰洩露了我的手機號碼?”

10月8日,記者來到李女士新房的物業辦。記者向前來辦理交房手續的業主了解後發現,他們幾乎都接到過類似的騷擾電話、短信。“每天都會接到裝飾公司的電話、短信,詢問我的房子是否需要提前設計或著手裝修。剛開始還好,每天最多兩個,我也沒在意,現在就真讓人受不了啦。太可怕了!現在看到不認識的電話號碼就緊張。”有同樣遭遇的陳先生指著手機裏還沒刪除的通話記錄和短信告訴記者,他每天最少要接10多個裝飾公司和建材傢具城的電話。“我的電話號碼只有同事和親友知道,他們怎麼會有?買房的時候,我們只給開發商留了電話,而交房是由物管通知的,所以,我懷疑是不是開發商和物管將資訊洩露了出去。”

物 管:

我們也想知道誰洩露的

“客戶資料保密,是我們的職業道德。我們也很想知道是哪個環節洩露出去的?”記者採訪李女士新房的物業公司時,工作人員稱,他們已經接到業主的反映了。對此,他們一直在追查,但能力有限,希望相關部門能介入調查。

除了開發商和物業公司外,進行分表到戶的自來水公司、供電公司,以及業主貸款的銀行,都掌握著業主資訊。記者隨後採訪了市區多個小區物管,均否認會出售業主資訊。據了解,在房屋項目的建設過程中,一些相關部門要求登記業主資訊,所以,並不只有物業公司和開發商掌握著業主資訊。

業內人士:

許多家裝公司都有自個的“途徑”

究竟這些資訊是如何走漏出去的?一家裝修公司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員工告訴記者,許多家裝公司都有自個的“途徑”獲取即將交房的樓盤業主資訊。為了獲取這樣的資訊,家裝公司傢具公司往往都要花錢採辦,但這往往都歸於私下買賣。

他坦言,操作這種工作,往往是把握有些業主資訊的個體。這些個體將手中拿著的客戶材料賣給家裝公司。而出售的報價也是依據樓盤性質而定,若是該樓盤歸於高端客戶,通常報價會在1000到2000元左右,若是偏低端一些,報價不會超越一千元。通常情況下,由於業主找不到開發商出賣私人資料的證據,因此轉賣客戶資料才會這樣肆無忌憚。

律 師:

洩露個人資訊涉嫌犯罪

那麼到底誰該為業主的個人資訊安全買單呢?就此,記者採訪了安徽大別山律師事務所的律師徐兵,他表示,業主的電話、住址等個人資訊屬於個人隱私,受法律保護,如果未經本人同意,擅自洩露給他人,不管是否以牟利為目的,都侵犯了公民的隱私權,造成嚴重後果的,或犯非法披露公民個人資訊罪,情節嚴重,將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徐兵認為,業主有權決定自己的資訊是否公開,任何單位、個人都無權將其轉給無關的人。如果被洩露資訊的業主較多,可以到公安機關報案,經過相關部門調查,肯定能搜尋泄密源頭。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