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縣一位好兒媳 放棄京城生活返鄉照顧公婆

發佈時間: 2016-09-14 16:00:21 |來源: 六安新聞網 | 作者:劉霞 |責任編輯: 沈曄

 

在金寨縣桃嶺鄉龍潭村文明組的鄉間小路上,人們經常會遇見一個身材微胖,穿著講究的女人開著一輛北京牌照的車子,帶著老人來回往返于縣城、六安醫院之間,行走匆匆,一路上遇到去縣城辦事的鄉鄰都停下車捎帶上,鄉鄰們都紛紛稱讚張經福家娶了個好兒媳。

主人翁方平,現年46歲,20多年前和本村青年張海自由戀愛結婚,婚後和丈夫一起去北京創業,在北京有房有車,事業幹的蒸蒸日上,孩子大學畢業在北京工作,小家庭在北京生活幸福美滿。就在這個時候,住在老家身體一直硬朗的公公忽然得了尿毒症。婆婆家共有4個姐姐,只有張海是家裏的唯一男孩,回到家看到年近8旬的公公婆婆,身邊沒人照顧很是著急,當即與丈夫商量,自己回到老家照顧公公婆婆,讓他們安度晚年,妻子的想法讓張海十分感動,也只有這個辦法最好,但小家面臨分居兩地。一邊是一家老小要有人在外掙錢養家,一邊是年邁的雙親需要人照顧,雖然上面有4個姐姐,但張海夫妻並沒有把伺候父母的責任分攤給姐姐們。凡事説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對於一直生活在繁華京城的方平來説,回到農村生活照顧年邁公婆,一時半會還真的難以適應。以他們的經濟條件完全有條件請人在家伺候父母,但他們沒有這樣做,犧牲小家的幸福,放棄繁華都市生活回鄉照顧公婆。

百善孝為先。就這樣,方平回到了桃嶺鄉龍潭村文明組那個特別偏僻,特別貧困的小山村,那裏三面環山,一面環水,全組原來有200多人,沒有田地,生存條件惡劣,群眾陸續搬出了那個貧困的山莊。就是這樣一個貧瘠閉塞的地方,一個不到40歲的女人要在這裡伺候身患疾病的公公婆婆,真的難以想像生活是多麼難熬。

公公的病情時常反覆,經常要到縣城醫院住院查病買藥,在住院期間都是方平喂飯喂水,洗洗刷刷全都是她一人承擔,婆婆年邁身體差不能伺候,在老家住著還要請人在家照看,往返實在不方便。方平就與丈夫商量在縣城買房,把公公婆婆接到縣城居住。可是到了縣城,公公婆婆覺得縣城房屋上下樓難,居住沒有農村的房子自在,硬是要求在農村老家重新建房住,剛剛安頓好的縣城生活又要被打亂。老人生病後脾氣倔,愛生氣,無緣無故會發脾氣,提出要求就要滿足,不然會生氣不吃飯,不配合治療,為了讓老人舒心的生活,方平又投資了近40萬元,在農村老宅上蓋起了樓房。一個女人在農村一邊要伺候兩位老人,還要負責請人建房。新房建成了,一直愛發脾氣的公公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老人逢人便説,俺老張家説了個好媳婦。後來公公的病越來越嚴重,被轉到六安重症監護室住了6個多月,都是方平一個人白天夜裏坐在病房外面地上守著,來回穿梭在病房、藥房間,拿藥、送飯、送水,還要變著法子哄著公公高興,剛得病每次帶著婆婆一起轉院去六安,又怕婆婆丟了,真的感到特別的難,但方平從沒叫過苦和累。

公公患尿毒症7年多,方平在老家和醫院守護了7年多,悉心照料,滿足老人願望,讓老人生活的安心舒心。2015年,病重的公公去世了,周邊的鄉鄰認為這次方平可以帶著婆婆回北京了,可是婆婆不願離開故土。望著滿頭白髮的婆婆方平又選擇了留下,為婆婆做可口的飯菜,買婆婆愛吃的零食,滿足婆婆的需求。都説婆媳關係難處,但方平與公公婆婆相處十分和睦,她孝老愛親的行動在當地被傳為佳話。

農村現在大都是留守老人和孩子,很少有中青年人願意為照顧公婆留在農村生活,方平為了孝敬公婆,她放棄小家庭的團聚,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留守在老家照顧公婆,在當地被鄉鄰里稱讚為孝順媳婦。當問及方平是怎樣做到這麼多年放棄京城生活,返鄉照顧公婆,難道你不留念城裏的生活嗎?方平總是笑著説,這沒有什麼,孝敬自己的公婆是我們應盡的責任,沒有什麼值得宣揚的,一個家庭必須有人多付出,多擔待,這個家庭才能和睦,再説人人都要老,今天我孝順我家的老人,明天我的孩子也會把這個傳統美德和家風傳承下去。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