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全憑“勇”字 80後導演張銳執著追夢光影
發佈時間: 2016-05-23 16:19:06 | 來源: 六安新聞網 | | 責任編輯: 沈曄
今年的“五四”青年節,團市委表彰了我市一批當代青年的優秀典型,他們都是新時期青年建功成才的優秀代表,集中展現了當代六安青年開拓進取、奮發有為的精神風貌和善於創造、甘於奉獻的時代內涵。
本期開始,讓我們走近他們,一起聆聽他們的青春故事,一起感受他們的火熱情懷!
張銳是六安新媒體界的“紅人”,因為他不僅是一名導演,還是一位勇於追夢的80後。他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這麼評價自己:“我是一個有夢想的人,同時我也是一個幸運的人。我一直覺得自己很幸運,因為在走過的路上,我得到的肯定始終比否定要多,這並不是説我自己做的有多好,但我確實一直努力在做。”努力,是同行給予張銳的標簽;努力,也是張銳能夠追夢至今的動力。
山裏娃勇逐電影夢
“有夢想的人是幸福的,可能實現夢想的道路崎嶇而漫長,但只要朝著這個方向前進,你就離成功不遠了。一個作品的創作中會遇到許多困難,當把困難全部都克服掉,再回過頭來看,是很享受的。所有當初經歷的磨難困苦,都會成為自己的財富。”——張銳自述
張銳出生在金寨縣古碑鎮留坪村的一個農民家庭。初二那年,村子裏來了一支電影放映隊,他們在兩根電線桿之間支起一塊布,畫面就出現了。正是那面白布上的光影,為他的人生種下了電影夢。
從初中時代開始,張銳就對影像特別感興趣。喜歡拍照、喜歡看電影,會專門去找影像方面的資料、書籍。當時一張膠片要幾塊錢,捨不得拍,一定要精心選好了畫面才會按下快門,然後充滿期待地去洗照片,迫不及待地想看到自己拍下的影像。
到了高中,因為平時喜歡攝影,老師建議他報考藝術類院校。但張銳的父母都是傳統樸實的農民,考慮到普通的家庭條件,父母並不贊成這個選擇。經過一番思想鬥爭,張銳給父親寫了一封信,表明瞭自己熱愛藝術的心,即使畢業以後找不到工作,沒有出路,也會為自己的選擇負責。經過一個月的軟磨硬泡,父親終於同意了。2005年夏天,張銳被河北美術學院錄取。
藝術類院校的學費比普通大學高出很多,同時,很多人都會被父母質疑這一選擇,認為學藝術是不務正業。為了證明自己,大學期間張銳用DV拍攝了兩部微電影,受到同學們很大的歡迎。其中有一部是張銳自編自導自演的《我在東美的日子》,這是張銳人生的第一部影片。當時條件十分簡陋,攝影沒有軌道,就利用三輪車代替運作工具;化粧很簡單,主人公小燦是一個農民工,就直接用泥巴往自己臉上抹。張銳告訴記者:“小燦是一個為了自己的夢想勤工儉學的孩子,在他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實現了自我表達;同時,因為家在農村,我看到很多孩子高中都沒有上完就出來打工,我想用這部短片告訴他們,多讀書,有夢想就要去追,去過更加有意義的一生。”後來成片在學校千人大禮堂放映,很多人是站著把它看完的。那個時候張銳正讀大二。
不懈努力換來人生標注
“別人對我的肯定,是我走下去的動力;而別人對我的否定,作為經歷,會讓自己變得更好。希望自己有一天成為一名優秀的導演,這份希望無所謂成功,甚至無關夢想,而僅僅是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張銳自述
大學畢業以後,張銳曾有過一段時間的迷茫期,一個禮拜換了三份工作。那段時間,帶著對自己的些許懷疑,他接受了一家傳媒公司的攝影師職位邀請,這份工作做了近兩年。雖然工作與電影無關,但他始終沒有放下自己的電影夢。2010年,張銳終於決定離職,回到家鄉六安成立工作室,開始勇敢地追求夢想。
工作室第一部公益微電影是《玻璃缸》。第一次嘗試並不會順風順水,由於條件簡陋、資金不足,這部電影的拍攝過程舉步維艱,但最終還是順利成片,獲得了2011年新安微電影節“最佳電影獎”。當時在放映《玻璃缸》時,現場很多留守兒童都流下了眼淚。這部電影的創作讓他收穫自信與感動,找到了更多追求電影夢的意義。
《玻璃缸》是一個起點,從這以後,張銳繼續著自己的電影夢。2012年拍攝校園題材微電影《那女孩對我説》網路媒體點擊量超千萬,優酷、56網等主流網站首頁置頂播出;2013年微電影《元芳很忙》安徽微電影節暨薔薇國際電影節優秀獎;2013年成立安徽星燦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參與拍攝製作劉佩琦首部導演作品的《幸福相依》,該片由劉亞津、劉敏濤、劉佩琦、斯琴高娃、姜超主演;2014年6月導演關注“空巢老人”的溫情電影《那座山》,于2014年12月26日全國公映,獲得北京青年電影展“最佳故事片”提名,“年度新晉電影工作者”提名,主演李萬年榮獲“特別表彰藝術家”榮譽,獲得歐洲萬象國際電影節“優秀原創故事片”。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