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通“關節點” 暢通“富民路”
發佈時間: 2016-05-16 17:06:40 |來源: 安徽日報 | |責任編輯: 君君
金寨縣花石鄉千坪村,是六安市海拔最高的行政村,被當地人稱作“高寒山區”。每年5月初,正是映山紅盛放的時節,去年底,連接該村與縣道的公路全面拓寬改建後,今年前來賞花的遊客數量是過去的4倍多。
“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是農村群眾特別是貧困地區群眾呼聲最高的項目。 ”金寨縣地方公路管理局副局長王濤頗有感觸地説,正是帶著群眾的特殊期盼,該縣的農村公路暢通工程在5月份全面啟動建設。
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程躍輝介紹,目前農村道路暢通工程已經進入全面實施階段,各地對每個具體工程項目倒排工期、抓緊施工,確保完成全年建設任務。
修多少路 “道路通、産業興”效應凸顯,群眾期盼和建設節奏須合理平衡
今年初,省政府發佈《實施農村道路暢通工程的意見》,提出到2017年6月底,使全省每個鄉鎮具備1條連接國省幹線或縣城的路況良好、安全設施齊全的三級及以上公路;到2017年底,使全省每個鄉鎮具備1條與相鄰鄉鎮最短捷的路況良好、安全設施齊全的四級及以上公路。到2018年底,全面完成老村級道路加寬改造工程、撤並建制村路面硬化工程、貧困村內較大自然村道路硬化工程,並明確提出,使全省3000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內每個較大自然村硬化一條從村口到既有農村公路的最短捷連通道路。
千坪村村民杜鵑,就是“最短捷連通道路”的直接受益者。幾年前,她在千坪村的村道邊開辦了農家樂。“以前的路是很窄的水泥路,彎道還很急,沒人願意上我們村來,每天只有一兩桌客人,有時還沒客人來。”杜鵑説,自從去年村道改造完成後,通行更方面了,現在每天都有五六桌客人,有時候有10多桌客人。
“六安市農村道路暢通工程的建設任務是8032公里,在各市中居第一位。”六安市交通運輸局局長李衛東説,儘管這樣,與各縣區當初上報的超過1.3萬公里的建設里程相比,仍然有很多項目未列入今後3年的建設目標,從中可以看出基層修路的熱情很高,群眾的期盼很熱切。
正是為了回應這樣的熱切期盼,全省農村道路暢通工程選擇了“開工啟動即掀起高潮”的快節奏、高強度推進方式。省交通運輸廳介紹,全省農村道路暢通工程3年建設規模是6.7萬公里,但今年下達的任務是3.8萬公里,確保完成3.4萬公里。作出這種安排,目的就是以良好的實施成效發揮示範引領作用,探索建立一套完善的建設管理體制和機制,確保後續建設任務如期順利建成。
同時,我省也正在謀劃合理擴大建設規模,計劃在全省31個貧困縣的建檔立卡貧困村實施較大自然村路面硬化工程的同時,在非建檔立卡貧困村也選取一個自然村實施一條通村硬化路,較好地解決貧困村和非貧困村的相鄰道路連接,提升貧困地區路網連通水準。
“不可能一次性將所有的路都修好,必須合理平衡群眾的期盼與建設節奏的關係,優先解決最迫切的任務。 ”在李衛東看來,當務之急是把農村道路暢通工程的目標任務保質保量落實到位。在這一基礎上,再根據群眾生産生活需求,循序漸進補齊農村交通基礎設施“短板”,逐步建成惠及最廣大農民群眾的農村路網。
怎麼修路因地制宜、因需建設,“資金緊平衡”與“通行便捷性”關係須務實把握
省政府《實施農村道路暢通工程意見》明確,農村道路暢通工程建設項目,要科學論證、精準確定建設規模、方案和標準,特別提出“因地制宜”、“避免大拆大建,有效控制工程造價”等要求。
農村道路暢通工程的財政性資金投入渠道包括:交通運輸部、省財政的補助資金,市級財政的配套資金,縣財政的配套資金。投入機制為:縣級公路暢通工程和鄉級公路暢通工程,三條渠道共同投入;鄉村道路暢通工程建設,部、省補助資金之外,其餘部分由縣財政落實配套。
金寨縣花石鄉鄉長司瑋告訴記者,今年該鄉計劃建設8條鄉村道路,建設規模為21公里,總投資1140萬元,每公里超過50萬元。在國家級貧困縣,村級道路硬化工程每公里部、省補助資金為24萬元,只佔到50%左右的比例,其餘資金均由縣、鄉兩級政府負責籌集,籌資壓力很大。由此可見,農村道路暢通工程總體上仍處於“資金緊平衡”狀態,有效控製造價和建設成本十分必要。
金寨縣交通運輸局副局長閔春暉介紹,由於地處山區,金寨縣的鄉村道路造價普遍較高。該縣要求各項目的建設方案要結合實際進行優化,在確保滿足通行需求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合理控制投入規模。
而在舒城縣採訪時,記者了解到,該縣在實施農村道路暢通工程時明確提出“適度提高建設標準”的要求。比如,對撤並建制村路面硬化工程,該縣提出的路基、路面寬度分別為5.5米、4.5米,比全省統一的標準要求寬50釐米。
該縣交通運輸局局長方躍宏介紹,該縣在2015年就啟動了對“村村通”道路的加寬改造工程,已經實施了207.9公里,全部在原有村村通路面上加寬1米,這樣就可以滿足車輛交匯的要求,為發展鄉鎮公交、提高農村居民出行便利性、舒適性提供了硬體支撐。儘管鄉村道路點多面廣,建設任務重、投入大,但越是這樣越應當保證每條路建成後都能“管用”、“夠用”,避免修“回頭路”,這才是最節約、集約化的路子。
誰來修路大家的事大家辦,政府主導與全社會廣泛參與須形成合力
在充分發揮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主導作用的同時,鼓勵和動員幫扶單位、企業、社會各界參與和支援農村道路暢通工程建設,這是我省實施農村道路暢通工程的一條基本原則。
六安市農村公路局局長張傳勇告訴記者,鼓勵廣大群眾參與,一方面可以激發公路沿線農民的愛路、護路的主人翁意識,另一方面,群眾通過一事一議、投工投勞等形式參與道路建設,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彌補資金投入的缺口。
農村道路特別是鄉村道路建設的最大特點就是項目分散,單個項目建設里程短,投資總量較少,往往二三十萬元就能解決問題。目前,很多致富帶頭人往往會以個人出資將家門口的路修通。另外,老家在農村而在城市發展較好的一部分人,也會懷著回報桑梓的感情,捐資給家鄉修路。在張傳勇看來,雖然只是點點滴滴的投入,但積涓成流的效應值得重視。
建設品質監管,是農村道路暢通工程面臨的一大突出難題。由於目前處於大規模建設階段,建設品質監管戰線長、任務重。僅靠自上而下的監管仍然不夠,廣泛發動農村的老黨員、老村幹、村民代表當義務監督員,能夠發揮一定的監督作用。比如,很多義務監督員採用的“數水泥袋”方法,很簡單但也確實管用。
舒城縣交通運輸局總工程師馬朝暉告訴記者,該縣已經要求各鄉上報1至2名義務監督員,包括老黨員、老村幹、退伍軍人等,目前正在組織對這些義務監督員進行工程品質管理基本知識和技能的培訓,讓他們更好地履行監督職能。
“農村道路暢通工程,説到底是農民群眾家門口的事。 ”李衛東説,大家的事大家辦,形成政府主導和社會參與的合力,就會保障農村道路暢通工程更加順利地推進,更好支撐廣大群眾致富奔小康。
相關新聞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