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糧“調結構”咋實現?——來自金安區春耕一線的調查(上)

發佈時間: 2016-05-16 17:04:48 |來源: 六安新聞網 | 作者:儲勇 張世巧 |責任編輯: 君君

 

5月的皖西大地滿眼綠意。幾場及時春雨過後,廣袤的農村田野上繁忙的春耕備耕景象隨處可見。5月12日中午,記者走進金安區孫崗鎮孤堰村,遠遠就能聽見農機的轟鳴聲,只見田野裏一台臺農機具來回穿梭,田間裏還有一些農民為直播秧苗噴施生物農藥。

陳雨龍今年64歲,是孤堰興農農業專業合作社的理事長,進入春耕以來,他每天都特別忙。記者見到他時,戴著一頂草帽的他正站在田埂上指導農機手操作旋耕機作業。在他腳邊的水田裏,旋耕機駛過後,翻松過的泥土散發著一股沁人心脾的氣息。

孤堰興農農業專業合作社是一家種植水稻、小麥等傳統糧食作物的合作社。雖然是一個種田人,但作為合作社負責人,陳雨龍對農業供給側改革、種植結構調整等新動向絲毫不陌生。他告訴記者,事實上,合作社已經開始著手“調整”了,“你別看今年我們仍然是以種水稻為主,但是在水稻品種選擇上,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

“過去我們主要種植傳統雜交稻品種供應糧庫,但近幾年市場相對飽和,價格一直上不去,所以今年我們要種一些優質稻品種,像屬於香型米的‘6326’、‘天香1號’等,我們打算收穫後自己加工直接再投放到市場。這類稻米不僅價格高,而且有銷路,相信收益會更好。目前這些新品種都處於工廠化育秧階段。”陳雨龍告訴記者。

孤堰村的村書記鄔宗林説,眼下全村約五分之四的土地流轉給了種糧大戶和農業合作社,隨著種子、農資、人力等成本的不斷上升,對於種糧大戶及合作社來説,調整種植品種,優化種植結構,已經是勢在必行了。“如果不順應市場調整思路,根本沒法想提升種糧的産出效益。”

2015年,鄔宗林曾到外地的農村交流挂職,雖然時間很短暫,但他帶回了“真經”。“我了解到當地種糧戶通過選擇早熟水稻品種,將新稻上市時間提前到中秋節後,贏得了市場提高了收益,還為二茬種植爭取了時間。”鄔宗林説,今年他將這一經驗帶到了村裏。“興農合作社除了選擇優質稻品種外,就嘗試了“Ⅲ98”等早熟品種,預計每50公斤稻穀將提高30元左右的收成。”

“我們合作社流轉加入股的土地總共有4600畝,預計今年種植品種調整的面積將涉及60%以上。”在採訪中,陳雨龍告訴記者,對待種糧品種調整上,目前合作社尚處在摸索階段,這是基於種植業較大成本及市場風險等因素的綜合考慮。“誰也不能保證一調整就能適應市場,步子不能邁大了,還是要邁得穩一些。”

對於陳雨龍的這一看法,孫崗鎮紅堰村萬勝合作社的負責人朱南勝很是贊同。在接受採訪時,朱南勝告訴記者,萬勝合作社現承包流轉土地約2000畝,今年涉及品種調整的在300畝左右,比例未達到五分之一。“這300畝的土地主要是用來改種粳稻和糯稻,相對雜交稻,這兩個品種市場行情更好一些。”

“當然,‘調結構’目的是提高種糧産出,它的內涵並不局限在品種調整上。”作為一名種田的“老把式”,陳雨龍認為,“節本增效”更應是一項重要內容。“近些年,我們合作社通過提升機械化水準,不斷對衝人工成本增長帶來的利潤損失。我們合作社今年又購買了新型農業平整機,現在每畝又能節約25元的人工成本,並且效率更高了。”

一畝地省25元的人工成本,對普通農民來説可能還不算啥,但對種糧大戶們來説卻格外重要。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近年來,當地的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都在著力提升農業機械化水準,目前僅機插秧率已達到70%以上。這既緩解了農村勞動力不足的難題,有效降低了生産成本,同時也為這些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農機社會化服務創造了條件。

鄔宗林告訴記者,“節本增效”除了通過提高農業機械化水準外,目前,在區農業部門的指導下,當地種糧農戶還實現了在農藥、化肥上成本上的“雙減”。“我們採用了生物肥料和生物農藥,雖然單價相比更高,但是由於肥效、藥效更好,用量少了,最終水稻産量和品質都提升了。”鄔宗林説,這樣細算下來,也降低了一些成本。

在接受採訪時,金安區農委副主任潘聖余表示,從供給側改革的角度來看,以市場為導向優化調整種植結構,發展綠色生態種植,提高種植品質和效益,應是當下種植業“調結構”的主要途徑,也是該區農業部門的主攻方向。“目前金安區糧食種植面積約110萬畝,到2020年預計將減少至100萬畝。減少種糧面積並不是減産,在此過程中,我們將通過推廣新品種、新技術,引導農戶特別是種植大戶調優種植品種結構,達到增收、增效的目的。”(記者儲勇 張世巧 來源本網原創)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