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手機版  |  桌面下載  |  郵箱登陸  |  論壇註冊  |  站點導航定制
 

農民工返鄉當“創客”

發佈時間: 2016-04-18 16:29:19   |  來源: 六安新聞網   |   作者:闕建華   |  責任編輯: 沈曄

 

春夏之交的龍舒大地,創業大潮涌動。當前舒城農村出現了新景象:一大批外出進城打工的中青年農民工紛紛回到自己家鄉辦廠、開網店、搞農業開發,發展特色農業、創辦家庭農場。

“打工潮”逆變“創業潮”

近日,記者在安徽浩緣鵬製衣有限公司車間裏看到,縫紉、卷紗、打包……五百餘名工人在流水線前繁忙操作,構成一幅熱火朝天的生産畫面。

“現在訂單比較多,得抓緊生産。”公司總經理曾億發高興地説,公司成立以來,不斷克服經濟形勢的困難,規模和業績發展很快。2015年度公司總産值達8億元,創匯3000萬美元,納稅2000萬元。同時,企業為2600多名農民實現了“家門口”就業。企業經營得如此紅火,在曾億發看來,返鄉創業這條路無疑是走對了。

1992年,初中畢業的曾億發,就去蘇州服裝廠打工。因為頭腦靈活,在服裝廠從事羽絨産品銷售行銷。在此期間,他熟練掌握了羽絨産品加工銷售業務技巧,積累了大量客戶資源,並賺下了豐厚的創業資金。隨著時間的推移,對家鄉的眷戀促使曾億發産生了回鄉發展的想法。

“誰也不願意一直在外漂泊著,再説咱要經驗有經驗,要資源有資源,自己辦廠應該沒問題。 ”2007年底,在杭埠鎮鎮舉辦的一次返鄉創業人員座談會上,曾億發了解到當地政府就返鄉創業出臺了不少優惠政策,便毅然作出返鄉創業的決定。在當地黨委政府的支援下,曾億發拿出所有積蓄,又通過銀行貸款、向親朋好友借款籌齊了創業資金,于2008年在杭埠鎮創立了安徽浩緣鵬製衣有限公司。目前,公司總資産3億元,佔地面積248畝,建築面積12萬平米,下設7個分公司,製衣公司現設服裝生産線70條,年産羽絨2000噸。公司與國內國際著名品牌阿迪達斯、耐克、安踏、森馬、美特斯邦威等結成戰略合作夥伴,公司的羽絨服裝生産規模全國屈指可數、安徽省羽絨服裝生産規模第一。

曾億發由外出打工到返家創業,在當地只是一個縮影。同是在外打拼輾轉回鄉發展的舒城縣千人橋鎮農民工王習敏,在老家投資集垂釣、賞花、養殖為一體的安徽鵬翔生態農業有限公司。項目總規劃面積4497畝,其中核心區1000畝,總投資1.6億元人民幣。一期工程建設于2014年3月16日正式開工,投資1億元,佔地1000畝,主要用於現代農業種植、養殖,農産品新品種研發、培育和生態休閒、遊憩等。談到在家鄉創辦這種時尚的生態農業有限公司,他説:“自己出去旅遊,發現這種模式非常適合現代人休閒,工作了一週,帶家人出去走走,既吃到農家飯,還能垂釣,會比較放鬆。 ”

“好政策”催生“強磁力”

“2008年前後,舒城縣開始呼喚在外事業有成的農民工返鄉創業,靠的是家鄉‘溫情’。近年來,通過不斷完善農民工返鄉創業政策、優化環境,以及自身的發展,催生出吸引農民工返鄉創業的‘磁石’。”舒城縣人社部門相關負責人一語道破玄機。

對此,舒城縣千人橋鎮的夏義法感觸頗深。夏義法2008年回到家鄉興建了安徽夏星食品(集團)有限公司,走上了“市場+工廠+農場”的新型農業産業化發展之路。在企業入駐初期,地方政府給了企業土地和稅收優惠政策,專門開闢綠色通道,幫助企業辦理各種繁雜的手續,甚至連自己沒考慮到的問題,縣政府都想到了。“把公司放到家鄉,不僅創業成本大大降低,而且創業激情不斷增高,感覺特別溫暖。”夏義法説。

創業初期,夏義法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人才匱乏,因為家鄉好多人不懂企業的技術。為此,舒城縣大力實施就業技能培訓和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等民生工程,為企業培養培訓技能人才。夏義法説,我們每次新召員工,都到舒城縣人社局申請開展新進員工培訓,人社局不但給我們培訓人員,而且達到培訓課時且考核合格的,按每名員工300元標準給予企業培訓補貼;對在企業見習的大學生給與每月600元的見習補貼。

據了解,舒城縣樹立了“縣外資金都是外資、回舒城投資都是外商”的理念,對返鄉創業視同外商投資,享受該縣招商引資的各項優惠政策,給返鄉創業者以最大優惠,激發他們返鄉創業的熱情。同時,該縣還建立了縣領導聯繫返鄉創業企業制度,幫助其排擾解難。成立了經濟發展環境保護辦公室,對侵犯企業合法權益的現象依法查處。通過優良的創業環境、高效的服務行為、規範化的運作方式,確保在外創業人員引得回、穩得住、能發展。

舒城縣人社局介紹,該縣經濟開發區內規劃建設了中小企業創業園,為創業人員和中小企業提供以租賃廠房、倉儲、辦公場所、職工公寓為主的創業孵化器,打造創業平臺。目前,創業園入駐企業7家,其中返鄉創業企業6家。與此同時,各鄉鎮也積極盤活各類閒置的房屋和設施,提供給返鄉創業者使用,儘量滿足返鄉創業需求。

“創客族”創出“共富路”

“外出打工辛苦,夫妻兩地分居更苦。據舒城縣人社局提供的數字,舒城縣100萬人口中,約有28萬青壯年勞動力長年在外務工和創業,其中10%左右很難賺到錢,20%左右把小孩留在家由爺爺、奶奶照料。

王志國今年三十多歲了,與夫妻倆人長年在蘇州建築工地上幹活,雖説一年也能掙個毛收入十多萬元,但除去花費,一年也至多留下個凈收入三、四萬,特別是把家裏的兩個孩子丟給爺爺、奶奶帶,總覺心裏不踏實,一聽説孩子成績又滑下去,夫妻倆人的心裏就像被棉絮堵住一樣。

2014年年底,夫妻倆合計回來後不出去了,在家門口找個事做,哪怕工資低一下也無所謂。令他們沒有想到的是,當他們回來的第二天,舒城縣人社局有關工作人員就拿著《鼓勵返鄉人員回鄉就業》的一封信過來了。信中寫道:我縣民營企業2000多家,規模工業企業150家,提供就業崗位30000多個,縣內就業環境良好,企業工資、社保等各項福利待遇與發達地區持平。

有這等好事,夫妻倆起初根本不敢相信,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沒託人也沒送禮。他們走進了一家家企業去面試,結果安徽華銀茶油有限公司的的人力資源部經理看了他們的簡歷,問了幾個茶油生産方面的問題後,就讓他們回去等通知。王志國回想起當時去公司面試時的場景,還是那麼興奮,“沒想到兩天之後就給我打電話,通知我第二天去報到上班。”

現在,王志國已把小孩轉在縣城小學讀書,他們正籌劃在縣城買一套房子,再把農村的父母接過來,也好帶帶自己的孩子。他説,老婆也和他一樣在茶油廠上班,但她懂點會計,還帶幾家企來的帳,這樣,一月下來,兩人的收入也有七、八千了,根本不比外面差。

據舒城縣人社局統計,在大力促進農民工返鄉創業就業的新形勢下,2015年,全縣新增城鎮7839人就地就業、近千人返鄉創業。目前,全縣返鄉農民工創辦各類企業766家,帶動3.3萬餘人就業。返鄉創業企業涉足領域包括工業、建築、餐飲、物流、科技、建材、倉儲、網路、租賃、擔保、食品、農業開發等50多個行業,總投資16.7余億元,實現利稅1800余萬元。返鄉創業企業帶動了全民創業,提升了産業層次,擴大了對外交流,已成為該縣招商引資的切入點,全民創業的熱點,激發民資的興奮點,美好鄉村建設的閃光點。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