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厚傳家 幸福綿長——記桃嶺鄉桃嶺村秦立賢最美家庭事跡
發佈時間: 2016-04-12 16:19:10 | 來源: 六安新聞網 | | 責任編輯: 沈曄
俗話説: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在漫漫人生長河中,美德是永恒的傳家寶,也是人們心中最值得珍藏的精神財富。在桃嶺鄉桃嶺村後樓組有一位德高望重的退職老村幹,他在位時嘔心瀝血38載。盡心盡力為群眾謀福利,退職後不遺餘力發揮餘熱傾心公益事業。他言傳身教為子女樹立做人的榜樣,子女事業有成;他的良好家風家教家訓在當地有口皆碑,成為百姓學習的楷模。他就是現年78歲的秦立賢同志。
勇於奉獻,甘當吃苦耐勞的老黃牛
秦立賢是個苦孩子出身。他于1939年夏出生在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剛剛出世17天時父親不幸去世,1歲時母親改嫁外地,小小年紀成為孤兒,由大伯、大媽撫養成人。他從小吃不飽穿不暖吃過很多苦,但大伯大媽和鄉親們的無私關愛給予他很多溫暖。耳濡目染,在他幼小的心田紮下善良的種子,苦難的人生經歷讓他知道:做人要有良心,要懂得知恩、感恩、報恩;當你有能力時要盡力幫助他人,報答社會。1971年,秦立賢光榮當選原桃嶺鄉秦灣村民兵營長;1976年至2008年一直擔任秦灣村村委會主任,一幹就是38年。當時秦灣村有10個村民組,1200人,山場6800畝,良田400畝,群眾經濟收入主要依靠務農,始終在貧困線上掙扎,常常吃上頓沒下頓。鄉親們的疾苦,秦立賢看在眼裏記在心裏。窮則思變,面對現狀,他陷入深深思考:鄉親們信任我選我當領頭人,我就有責任帶領他們拔掉窮根過上好日子。既在其位必謀其政,舍小家顧大家,一絲不茍勇於奉獻。1972年,經原桃嶺鄉秦灣村兩委班子集體研究決定創辦秦灣林場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收益由村集體統籌分配,村民按股份分紅。1973年春,秦立賢自帶被褥、乾糧在秦灣荒山野嶺駐紮下來,睡簡易工棚,吃粗糧,渴了就喝一口山泉水,和10個村民一道披星戴月揮舞鋤頭鐮刀挖荒山砍荊棘雜草,種下3500畝杉樹和栗樹、松樹、薪炭林。他們經常在山上一住就是一個月,從未叫過一聲苦喊過一聲累。1976年,薪炭林成材,林場初見成效,有少數不法分子偷偷盜伐木材,秦立賢又組織村民進行夜間巡邏挨家挨戶摸排,終於把被偷的150棵樹木追回來了,挽回經濟損失3800元。創辦林場初期,沒有週轉資金,經營十分困難,最難的時候連護林員10元/月的工資都發不出來。秦立賢的月工資也僅有1000分工分(折合人民幣為18元/月),為保證林場正常運轉,他從自己家拿出2000元積蓄墊付護林員工資,穩定護林員隊伍。30年精心管護,秦灣林場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壯大了村級集體經濟收入。2008年秦灣村從秦灣林場收益中提成12000元為村民墊付農村居民新型合作醫療款;從2014年開始,每位村民每年從秦灣林場收益中分紅100元。
水利工程是農業的命脈。1958年初建的吳灣水庫因水毀年久失修基本廢止。1973年,秦立賢和村兩委班子成員組織全村勞力大幹4個月重修吳灣水庫,爭取上級資金支援加固堤壩,從此10個村民組400畝糧田旱澇保收,解決了鄉親們吃糧難的問題。
秦立賢常説:“宰相肚裏能撐船。當村幹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寬容大度,不念舊惡,不打擊報復群眾。”群眾利益無小事,無論再忙再晚,當群眾找到他時,他總是第一時間趕到,宣傳政策講清道理,把一樁樁難事辦實辦好。他公道正派,平易近人,群眾都很敬重他、信賴他,群眾遇到處理不好的家庭矛盾及鄰里糾紛時也喜歡找他幫助解決。
高風亮節,樂當熱心公益的志願者
秦立賢作為一名受黨教育培養多年的基層老黨員老幹部,時刻牢記黨的教誨,淡泊名利,克己奉公,兢兢業業,關鍵時刻顧全大局站得出來。2008年,鄉村機構改革,原秦灣村和百花村將合併為桃嶺村,村兩委班子職數需要精減一半。秦立賢不顧群眾一致挽留,主動讓賢,向鄉黨委遞交辭職報告要求退出村兩委班子。退職後的秦立賢繼續發揮餘熱,示範帶動年輕村幹部繼續為村民辦實事,把村民疾苦放在心間。隨著時代發展進步,群眾生産生活基本得到改善,但有許多家庭因殘因病返貧,生活難以為繼。秦立賢不辭勞苦奔走在縣殘聯等職能部門為16位困難群眾辦理相關證件,落實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清塘組馮倫發的妻子謝德樸患股骨壞死。多年醫治無效,喪失勞動能力,家中一貧如洗,當謝德樸拿到二級殘疾證每年享有800元生活補貼時,感動得熱淚盈眶。
2012年,秦立賢爭取縣水利局水利資金15萬元,興修牛廟、胡邊、後樓三個村民組自來水飲水工程,解決700人飲水困難問題;爭取縣交通局投資3萬元,修通桃嶺鄉政府至後樓組3公里水泥路,後樓組一口當家塘一道大堰。
秦立賢退職後又被村民推選為村民理事會主任,負責村組工程項目的組織、施工、監督;擔當計劃生育、光伏發電、脫貧攻堅、宅基地改革政策的義務宣傳員、社會矛盾糾紛的義務調解員。雖然沒有一分錢報酬,但秦立賢仍然幹得很踏實認真。他認為:金碑銀碑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有生之年能夠為群眾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實事是一種光榮,一份責任;能夠被群眾尊敬和信任更是個人人生價值的最高褒獎,雖苦猶樂。
忠厚傳家,爭當良好家風家教傳承者
2014年,德高望重的秦立賢當選金寨縣十五屆人大代表。談起自己現在的生活,他感覺很幸福也很滿足。他膝下四兒一女,全家19人生活,父慈子孝,其樂融融。在孩子幼年時,秦立賢經常教育他們要熱愛生活,感恩生活,誠實善良,正直坦蕩,忠厚傳家;要樹立良好的個人形象,不要忘本不做昧良心的事。在長期潛移默化的言傳身教下,子女們的血液裏涌動著善良正直的基因。大兒秦朝林在上海市從事建築工程,年收入20萬元,二兒秦朝松、四兒秦朝宏在上海市從事水利工程,年收入15萬元,三兒秦朝俊在北京市從事建築工程,擔任桃嶺鄉流動黨員北京支部書記,孫子秦龍現任北京後勤部二級士官。
在秦立賢的影響下,子女們尊敬長輩,關心鄉鄰。1996年,秦朝俊組織桃嶺鄉36名青壯年勞力到北京市務工,從事建築、水電安裝、消防、安全保衛等工作,經過20年打拼,他們改變了貧窮命運發家致富,其中周灣組的楊青山更是事業有成,已擁有上千萬資産。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秦立賢一家只是千千萬萬個普通農民家庭的一個縮影,簡單、真實、平凡,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英雄壯舉,但平淡中見真情,蘊育著真善美,平凡中顯偉大,涵蓋著純正的道德風範,值得我們去探索去追尋。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