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手機版  |  桌面下載  |  郵箱登陸  |  論壇註冊  |  站點導航定制
 

一隻雞賣出598元 80後小夥養出“金鳳凰”

發佈時間: 2016-03-24 14:54:45   |  來源: 六安新聞網   |   作者:方吉傑 王倩倩   |  責任編輯: 沈曄

 

他白手起家,沒有誰能比他更知曉貧窮的滋味。他自學成才,回鄉帶領鄉親們一起致富。現如今,他養殖的雞一隻能賣598元,聽起來就像天方夜譚,但是1988年出生的童維新做到了。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出生在金寨縣果子園鄉的童維新,自幼家庭貧寒,在鄉親們的接濟下才得以成長。童年困苦的生活經歷讓他很早便立志要通過努力改變自己的人生。初中畢業後,為了補貼家用,他沒有選擇繼續學業,而是去城市務工。在蘇州的一家日資企業裏,童維新腳踏實地幹了7年。為了能夠勝任工作,他從未停止過學習的腳步。繁忙的工作之餘他完成了蘇州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的函授課程。2012年,又通過全國成人高考,考入了安徽農業大學。七年間,童維新從零基礎的生産線工人一步一步成長為公司的技術骨幹,從沒有學歷的少年成長為部門主管。

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奮鬥,童維新不僅讓自己的生活得到了改善,還開闊了思路和視野。經過長時間週密的計劃和調查,他最終決定放棄穩定的工作和不錯的收入,回到家鄉重新創業。

帶領村民致富一方

“我一個人富了不算富,我是吃著百家飯長大的,父老鄉親還在過苦日子,我更希望能帶動他們富裕。”2010年,童維新正式辭去公司的全部工作,全心全意地投入了新型生態農業的發展中。

根據家鄉的地理和生態環境,以及自己對農産品消費市場的調研,童維新選擇了養殖面向高端消費市場的原生態高品質的特色禽種——“金寨黑雞”,成立了金寨縣金林生態養雞專業合作社。然而,要在技術和資金雙雙落後的深山鄉村裏發展新型生態農業談何容易。為了摸索出金寨黑雞的生活習性,他翻閱了大量的書籍資料,一旦遇到難題便趕忙請教安農大的專家。為了能夠更好的觀察黑雞的生活習慣,童維新還特地搭了一個窩棚,與黑雞一起吃住在山上。暴風狂吼的雨夜裏,只有一把手電筒陪著他巡視雞棚;北風凜冽的雪夜裏,依然是一把手電筒陪著他檢查雞舍。經歷了無數次失敗,童維新終於取得了階段性的成功,摸索出一套獨有的黑雞生態養殖技術。

金寨黑雞因其獨特的口感和豐富的營養在上海、江蘇、浙江等地熱銷,受到多地月子中心的親睞。看到黑雞養殖的成功,鄉親們或是加入合作社、或是從合作社領取雞苗散養,據統計,通過合作社的示範效應,周圍200多農戶參與了生態黑雞的養殖,每人平均年收入增加1500元。

利用電商走的更遠

2012年,安徽農交會在上海市開幕,特色農産品成為了焦點。會展上,童維新的“山泉黑雞”首次亮相便銷售一空,一隻雞賣到了598元。農交會第二天他就接到了一個八萬元的訂單。從上海市回來後,童維新發現,家鄉的農産品在大城市非常受歡迎,但外界卻很少了解這些土特産,“電子商務”這個詞突然出現在了他的腦海裏。2013年,他聯合一些大學生們成立了三個農民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成為了金寨縣第一個涉足農産品電子商務的人。

2012年至2014年間,童維新繼續加大投入力度,先後成立了上海葉潤佰福安徽農産品直供直銷中心和金寨縣三個農民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搭建了“三個農民電子商務平臺”。同時對合作社進行了升級和改造,購置了各種大型規模化養殖設備,興建了專門的孵化和育種廠房,打造出金寨黑雞規模化生態養殖示範基地。最終形成一條“生産基地+線下直銷中心+線上電子商務”的新型農産品銷售模式。近年,童維新通過這種商業模式達成了千萬元的銷售額,讓江浙滬等地的消費者開始逐漸深入地了解並選擇金寨乃至全省的農産品,增加了安徽農産品的知名度。童維新告訴記者:“認準了前進的方向,大步流星的走,別管前方有多少坎坷,勇往直前。”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