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調轉促” 促進工業轉型發展
發佈時間: 2016-02-03 16:15:31 |來源: 六安新聞網 | |責任編輯: 沈曄
編者按:剛剛召開過的“兩會”,對過去一年和“十二五”期間我市經濟社會等方面的發展進行了一個全面總結。過去的一年,面對複雜宏觀環境和經濟下行壓力,我市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綠色發展戰略,統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保持了經濟社會穩定健康發展。“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也對“十三五”我市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進行了明確,給未來發展指明瞭方向。新的一年,參加“兩會”的代表、委員們肩負重托,代表群眾心聲,獻計六安發展。今年有哪些代表、委員帶來了促進經濟發展的好提案、議案呢,本期走近代表、委員,看他們為六安經濟發展“出招”。
政協委員胡海運在今年“兩會”上發言,提出了關於加快推進“調轉促”促進工業經濟轉型發展的建議。
他説,為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省市相繼出臺了“調轉促”的實施意見和方案。我市在以“十大工程”為主體的實施方案中,明確了未來幾年“調轉促”的著力點和發展方向。但在宏觀經濟形勢持續趨緊、招商引資等外部環境未見好轉的情況下,“調轉促”的壓力巨大,還存在重點不夠突出、舉措不夠細化、政策不夠給力等問題。
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結合我市實際,他提出:明確“調轉促”的主攻方面。“十二五”以來,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巨大成就,但工業薄弱、財政不富的狀況依然存在。要扭轉這種不利局面,必須依靠工業的大發展,通過工業經濟的量變帶動社會經濟發展的質變。在推動調轉促的進程中,全市上下把主要精力、主要措施、主要資金放在工業上,把工業作為主戰場,加快工業經濟轉型升級。
突出調轉促的主要抓手。工業經濟工作千頭萬緒,但核心問題是如何盤活存量、推動現有企業穩步發展,以形成穩定的企業群和工業稅源。一是加強技術改造。近兩年來,招商引資壓力逐年加大,工業發展更多依賴建成企業的技術改造,其投資佔全部工業固定資産投資比重由“十二五”初期的32%提高到2015年的45%。加強技術改造已成為工業轉型的重要推手、提升企業生産水準和産業品質的主要途徑,建議在今後一個階段的工業經濟工作中,繼續推進“技術改造年”、“技術改造示範工程”等有效措施,有目標、有步驟、有實招的引導工業企業加大技術改造力度。二是實施創新驅動。近年來,我市工業經濟增速下滑,一部分企業陷入發展遲緩、停産半停産甚至破産倒閉的困境,究其根源還是核心競爭力不強、抗風險能力較差。這也是我市工業亟待補齊的短板。建議以創新驅動為引擎,大力推進我市企業技術中心、工業設計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建設,增強工業企業的創新能力,加大工業新産品和精品研發,深入推進智慧製造,合理編制好"中國製造六安篇"。三是加大政策支援。繼續深入實施幫扶企業的政策措施,整合推動工業發展、工業轉型的相關政策,儘快建立一套集獎補型資金、基金型資金于一體的政策支援體系。四是培養企業家精神。建議開展多渠道多形式的企業家培訓教育活動,幫助提振發展信心,克服畏難情緒,消除心裏障礙。
鞏固調轉促的各項保障。一是堅持核心戰略不動搖。加快六安振興發展,必須堅持工業化核心戰略不動搖,要在領導精力的傾斜上、資金投入的大小上、工作落實的效率上體現到服務工業企業發展的各個方面。二是強化工作領導。圍繞工業的核心地位和工作重點,繼續加強“工業強市”工作領導,爭取更多方面的關注支援,形成合力攻堅的強大動能。三是加大人才選育。抓工業要重視選人用人,建議在全市範圍內對涉及工業領域的現有各類專業技術、領導幹部等進行人才摸底,建立工業人才數據庫,加大對工業領域技術人才和領導幹部的選拔培育力度,努力打造出一支在工業發展上“善謀、會幹、能成”的建設隊伍。
激活調轉促的實施對象。一是立足全市各地資源條件、産業配套和競爭優勢,精準實施産業引導,推動産業鏈延伸領域的市內外企業合作與重組,做強龍頭企業,做長産業鏈條,避免工業同質化,實現發展錯位化。二是明確工業企業的發展定位。按照去杠桿、去庫存、降成本、促轉型的發展目標,積極推進企業細分,整合停産、半停産和淘汰企業,加大對各類開發區土地存量盤活和“僵屍”企業處理的力度,加大對創新型、科技型企業尤其是符合國家産業政策、信貸政策企業的扶持力度。
優化調轉促的金融環境。一是重視中小企業融資需求,加大對創業板企業和上市新三板企業的支援力度,搭建直接融資渠道,實現投貸聯動,促成資本市場與優質企業的有效對接。二是加快以政府主導,企業、金融監管、銀行、法院、公安等共同參與的多層次社會誠信體系建設,依法加大對金融涉訴案件查辦力度,打擊逃費債券行為,合力構建地方金融的良好生態。
相關新聞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