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的發明夢
發佈時間: 2016-01-08 16:27:15 | 來源: 六安新聞網 | | 責任編輯: 沈曄
年近八旬,還能鼓搗出七項發明專利,可真是人老心不老。這位閒不住的老先生,就是家住舒城縣高峰鄉的胡煥明。沒想到,和蜜蜂打了一輩子交道的他,人老了,卻依然要和這些勤勞的小生靈一樣,開動腦筋,發揮著自己的餘熱。
萌生發明念頭
近日,記者來到舒城縣胡煥明老先生的家中,簡陋的小屋裏,滿是各種養蜂專業的書籍。79歲高齡的胡煥明老先生,精神矍鑠,他和老伴在山間村村通道路旁開了個小商店,售賣自産的蜂蜜、蜂王漿等蜂産品。小店後面的兩間房屋,有一間十幾平方的臥室。這裡就是老人的“研究所”,墻上挂著的舒城縣俱進經濟林果實用技術研究所的證件,而七本專利證書被他仔細地收藏著。
在聊天中,胡煥明告訴記者,1959年,他從合肥林校畢業,1962年從無為縣林業局下放到高峰鄉後,和蜜蜂結下了不解之緣。當時生活條件艱苦,在學校學習期間接觸過養蜂的他,農忙之餘,開始慢慢研究上了養蜂這門技術。不會技術,從書本上學;疑難問題,寫信給專家討教;沒有資金,自己動手製作蜂箱......就這樣經過屢敗屢戰,漸漸的,他在當地因為養蜂而小有名氣。到了1993年,歷經失敗,終於成了當地有名的養蜂專業戶。
“從年輕的時候開始養蜂,由於沒有經驗,吃了不少苦頭。”胡煥明説,1981年,是他養蜂事業最受打擊的一年。當年他養了60箱約60萬隻蜜蜂,因蜜蜂誤食打了農藥的花粉,加之取蜜不及時蜜蜂中毒,導致出現大面積的死亡現象,多年養蜂的積蓄打了水漂。失敗後的胡煥明並沒有向困難低頭,第二年,他籌措資金,從頭再來。通過寫信給農業部、國家、省級養蜂專家,討教技術難題。通過訂閱養蜂專業雜誌,提高養蜂技術,解決了許多養蜂難題。“養蜂人很辛苦。因為要追趕花期,一年四季要帶著蜜蜂全國各地的跑,整日風餐露宿,晚上住在帳篷裏,遇到突發性惡劣氣候,蜜蜂有危險不説,人也有可能受到傷害。”胡煥明回憶著説。“主要還是現在的養蜂技術落後,需要更好的技術,走現代化養蜂的道路。”老人也由此萌生了利用專業機器,減少養蜂人工作量的念頭。
願意發揮餘熱
最初搞發明的時候,並不順利,胡煥明往往為一項專利,要製作數十套模型,在摸索中進行。通過不斷研究,2008年,他的“電動螺旋式取漿機”獲得實用新型專利。此項專利技術,利用電動機械代替手工取漿,一次完成取漿、過濾、出汁的功能,工作效率大大提升,省工省時,有效的提高了勞動生産率,使養蜂人能夠增加收入,促進了養蜂事業現代化、規模化發展的進程。專利推廣後,受到養蜂界的青睞。從那以後,胡煥明把自己的養蜂家當全部給了他的兒子,自己專職在家搞發明創造。從2008年開始,他研究發明的誘導蜂王直産卵的王漿生産誘導器、抽卵法蜂王漿生産裝置、蜜蜂自動化取蜜生産裝置等7項發明、實用新型專利獲批,專利推廣後,在證明了他養蜂技術的同時,也為後來的養蜂人利用專利加快了養蜂産業的現代化進程。
胡煥明的養蜂技術,在整個舒城縣是首屈一指的。自1992年舒城縣成立蜂業協會以來,他一直擔任協會理事。整個縣的養蜂人有什麼技術難關,都願意來找他向他求教。胡煥明每次遇到到府求教的養蜂人,深知他們的不易,每次都會不遺餘力毫無保留的和他們探討並幫他們解決技術難題。談起這麼多年來專職進行專利研究所得到的回報,用他自己的話説,得到的更多的是社會效益。“只要還能幹得動,我還願意繼續研究,在養蜂技術和養蜂現代化進程中,貢獻自己的力量。”老人動情地説。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