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間上黨課 地頭取“真經”
發佈時間: 2015-12-16 16:07:01 |來源: 六安新聞網 | |責任編輯: 沈曄
“大姐,你家裏多少土地,是自己種地還是流轉出去?”霍山縣委黨校的教研室講師李紅,已經不是第一次到太平畈鄉王家店村上黨課了,但這次她是帶著拜師學藝的任務來的。12月9日上午,霍山縣委黨校的教師們來到了太平畈鄉王家店村,一場別開生面的教學正在這裡開始。
“過去給農戶們上黨課,我們開始老是覺得不知道怎麼説,單純復述理論性的政策,不對政策進行解析,很難和老百姓溝通。”李紅説,近年來,黨校提出了讓教師們沉下身去,學好普通話,説好家常話,做政策理論的翻譯家,滿足群眾的有效需求。“做到這點,比我們自己學習政策、理解政策還要難得多。今天我就是來‘拜師學藝’的。”太平畈鄉是有名的“中國石斛之鄉”,村民大多數土地流轉給了大戶、公司建設石斛基地,農村土地問題是當地村民關心的熱點,黨和國家有什麼樣的政策,是當地農戶們最關心的問題。李紅來了就問起農戶們對土地流轉的想法。“知道了農民們關心的熱點,我們才能把政策宣講出去。”
在國家基本藥物所需霍山石斛原種建設基地裏,當地有名的石斛炮製工藝傳承人何祥林正在給黨校的老師們“上課”。“這種就是真正的野生米斛,我們從去年起開始打造倣野生的石斛基地,目前效果很好,我們準備繼續推廣。”縣委黨校教師程靜認真記錄後,一邊提問,一邊拍照。她準備把拍攝的照片、視頻和調研的內容整理、歸納做成教材給學員們上課使用。
“劉校長,我們這裡是石斛之鄉,我這兩年雖然産業做的不算大,但發展的不錯,我想繼續擴大,你們覺得行不行?政府對我們這一塊有沒有什麼政策支援和補貼?”剛到鑫土地石斛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汪小春的家門口,汪老闆就拉著黨校的老師們去參觀自家的基地,一股腦地把自己心裏的問題給拋了出來。
怎麼把黨課上到基層黨員群眾的心裏,霍山縣委黨校常務副校長劉長衛説,要當好老師,就得先當好學生。王家店村是縣委黨校的結對共建村,在綠色發展中有其獨特的産業優勢,發展中既有經驗又有問題,是最為鮮活的教學素材。縣委黨校以這個村為點,正在進行鄉村綠色發展的課題研究。“在鄉村,我們能夠發現比較新穎的産業發展模式,比如在太平畈鄉,我們就發現了很多‘草根’電商,他們的商品在網上賣得很好。我們可以把這些類似的模式、經驗提煉出來,把這些成果帶進課堂,以各種教學形式反饋給學員,接受度會更高。在課題調研時,對於發現的問題,我們也可以歸納梳理出來,對縣委、縣政府在未來發展謀劃中給予啟示。”劉長衛説,這種新的方式一開始也會讓年輕的教師和學員們感到壓力和困惑,在實施中互學互長的效果很明顯。
太平畈鄉黨委書記賀新建説:“現在,黨校老師們直接走進我們的基地,不僅在政治理論上給我們指導,還在鄉村的産業發展上與我們共同探討,尋找出路,為我們總結經驗教訓,幫我們出謀劃策,我們受益匪淺。”
如今不再僅限于校園教室裏,黨課課堂開進了鎮鄉村,老師們和村裏的農戶們互學交流;授課老師也不僅僅是黨校專家、學者,還增加了村幹部、各行業系統“土專家”“田秀才”以及致富能手、種養大戶……近年來,霍山縣委黨校始終以“黨校姓黨”為原則,秉承“開門辦黨校”的理念,堅持理論聯繫實際,開拓創新,紮實苦幹,強化管理,全力支援和服務縣域經濟社會發展。今年,霍山縣委黨校結合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等內容,打造了一批專題黨課,開展送教到基層,到鄉鎮、企業、機關到府講課40余次。同時,黨校還開設了“勞動課”,組織校內學員深入山村、企業,和鄉親們同吃同住同勞動,在田間上課拜農民為師。除了走出校園,走出去教學、學習,霍山縣委黨校近年來還邀請了有特色的鄉鎮村的基層幹部走進黨校的課堂,給青年幹部們上課。這種開門辦學接地氣、教學相長謀發展的流動課堂為新時期黨校教育注入了活力。
相關新聞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