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縣安豐:糧食綠色增産攻關 莊稼贏在“起跑線”

發佈時間: 2015-12-09 14:07:14 |來源: 安徽日報 | 作者:張大鵬、袁野 |責任編輯: 沈曄

 

12月3日,壽縣安豐鎮梧桐村,冬小麥紛紛出了苗,冬日田間一片翠綠。“今年我家農場被定為綠色增産示範家庭農場,有農技人員手把手指導,我嘗試應用不少新技術,今年冬小麥已經贏在了‘起跑線’上。 ”看著綠油油的麥苗,壽縣大地家庭農場的負責人朱慧傑説。

得益於今年推出的糧食綠色增産模式攻關項目,朱慧傑2600多畝的農場切實嘗到了“節肥、節藥、節力”這“三節”帶來的好處。

比如,茬口銜接難一直困擾著朱慧傑。每年水稻收穫之後,因為天氣、田地、人力等種種問題,冬小麥種植總難以及時銜接。 “農業講究季節性,錯過了合適的季節,種植成本和難度必然要上升。 ”壽縣農技局土肥站站長李宏松説。今年他們提前進行天氣預測、土壤墑情檢測、人力調整,農技局幫助朱慧傑把秋收的人馬分成了3組,分別進行收割、整地、播種,只用了短短13天,就完成了秋糧收穫和冬小麥播種。 “我算了一筆賬,今年進行綠色增産模式實驗,水稻和小麥加在一起,肥料、農藥、人力能節約13萬多元。 ”朱慧傑説。

“今年壽縣6個省級糧食綠色增産示範點,共37000余畝,通過在示範點設立墑情旱情定位檢測點、土壤地力長期定位監測點、測土配方‘3414’實驗點等6個配套監測點,對農業生産進行精細化的管理,從而能有效達到‘三節’的目標。 ”李宏松説。

同樣列為綠色增産示範點的壽縣陶店鄉桃園村創新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第一次採用了小麥種子包衣的技術,即在播種前,給麥種包上一層藥衣,能增加苗壯、防治病蟲害、防治種子帶菌,“每畝成本要5元,但使用了這個技術,能少打一次藥,節約了農藥和人力,最終每畝可以節約成本15元到20元。”壽縣農業科教站站長李立新説。今年通過綠色增産模式示範,使用秸稈深度還田、機械播種、測土配方施肥,稻麥在一起,合作社2300畝田地一共節約了10萬餘元。

針對近年來化肥等農資價格不斷上漲、農民的種糧成本持續上升、良田“土壤污染”等問題,六安市共承擔建設9個示範片、9個示範村和9個示範家庭農場共計27個糧食綠色增産模式攻關示範點,合計面積達10.39萬畝。 “六安市在示範區內堅持‘三推、三節、五有、五統一’的原則,減少了化肥、農藥的使用量,有效解決了面源污染的問題。 ”六安市農委種植業局局長邵曉姣告訴記者。而已經收穫的秋糧,通過工廠化育秧及機械化移栽,水稻種植成本較往年每畝降低約100元至200元。各示範點通過稻田病蟲害綠色防控措施,畝均節約成本30元,水稻主産地畝産在620公斤上下,增長近10%,且産品品質較過去大大提高。全市通過實施糧食綠色增産模式攻關示範,凈增效益2000多萬元,示範區農民戶均增收800余元。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