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大學生休學創業如何中看又中用?
發佈時間: 2014-12-12 15:05:31 | 來源: 羊城晚報 | | 責任編輯: 君君
教育部日前發佈關於做好2015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與往年不同的是,此次通知在大學生創業環節給予了更多的支援。通知要求,高校要建立彈性學制,允許在校學生休學創業。另外對於創業指導方面也有相應要求,聘請創業成功者、企業家、投資人、專家學者等擔任兼職導師,對創新創業學生進行一對一指導等。
鼓勵大學生休學創業,這樣的設想很好,也很容易讓人聯想起比爾·蓋茨和扎克伯格們的勵志故事,他們同樣是大學沒上完便開始創業,最終成為世人矚目的富豪。其創辦的企業不僅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也給社會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活力。據悉,今年我國高校畢業生將達749萬,再創歷史新高,這意味著就業壓力是空前的大,在這樣的境況下,從制度上“鼓勵大學生創業”,顯然是緩解就業壓力的一種積極應對之策。
但不得不説的是,“鼓勵大學生休學創業”,在眼下的現實氛圍裏,仍然是夢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的一件事情。據一份調查報告顯示:美國這樣的發達國家的大學生創業成功率是20%,中國大學生平均創業成功率是3%,很多地方創業成功率只有1%,全國大學生創業成功率最高的浙江也只有4%。這意味著,即便“鼓勵大學生休學創業”,也不意味著它馬上能成為一種具有普遍意義的“就業”方式,而更大的可能是創業失敗後繼續尋找就業機會。
我國的大學生創業成功率為何這麼低呢?主要有兩大方面原因:一則是大學生熱情有餘經驗不足。這种經驗,既包括知識儲備的,也包括對社會認知的。二則是缺少配套的鼓勵機制、創新機制,以及相應保障機制。既然不少大學生有創業熱情,既然其經驗不足,那麼相關方面,理應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援。這在之前,除了要經過嚴格審核的資金和稅收支援外,相關方面並無更多的輔導;如今,雖然通知要求給創業者以指導,要聘請成功者、企業家當兼職導師,但只要這沒有成為制度規範,也很難成為一種固定範式。
不可否認,鼓勵大學生休學創業,的確很中看,但要中用,就不能只有一紙通知,而必須從制度上求解。這方面,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在美國,大學生的“創業計劃”大賽是一種很成功的模式,這項大賽由學術界和企業界名流當評委,選出優勝者,最終其獲得風險投資,即便失敗,也有職業保險兜底;而在瑞典,則有一套完備的創業教育體系,內容涵蓋了從初中、高中、大學本科直到研究生的正規教育。
國外從教育與社會上借力的經驗,無疑值得借鑒。可喜的是,就在今年9月的夏季達沃斯論壇的開幕式上,李克強總理就表達了“借改革創新的‘東風’,在中國掀起一個‘大眾創業’、‘草根創業’的新浪潮”的期望。至於具體的操作,李克強指出,“要破除一切束縛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讓每個有創業願望的人都有自主創業的空間。”如此做法的目的,顯然是要營造公平的競爭環境。而最終的落腳點,還有賴於教育和社會的支援,教育的跟進,社會機制的創新等,都是鼓勵大學生休學創業叫好又叫座的法寶。編輯: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