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殘疾人日——讓無障礙少些“障礙”

發佈時間: 2014-12-03 14:01:29   |  來源: 中國經濟網   |   作者:潘笑天   |  責任編輯: 君君

 

讓無障礙少些“障礙”,既要打好硬底子,更要注重科學柔性的設計細節、靈活務實的管理、平等包容的社會環境

12月3日是國際殘疾人日,無障礙環境建設成為熱議話題。近年來,我國無障礙環境建設取得長足進步,但無障礙遇“障礙”的現象也屢見不鮮。一些新建設施不規範、不便利成了“花架子”,一些創新舉措難持久、難普及成了“裝飾品”,一些陳舊觀念未破除、未糾正成了“攔路虎”。如何讓無障礙少些“障礙”?既要打好硬底子,更要抓好軟環境。

好的軟環境首先體現在科學柔性的設計細節。在一些公共場所,輪椅坡道已成標配,但坡度緩急卻少有舒適標準;無障礙洗手間並不難找,可輪椅難以通行。設計,講求以人為本,不應是紙上談兵的標準,而應是滲透肌理的細節。對於無障礙設施來説,設計建造者更要換位思考、柔性考量。無障礙設施體驗能否“無障礙”,就在於高度降個分毫、開門換個方向這類細節之處。最近,上海等地試水“中性衛生間”方便殘障人士在陪護下如廁,就是一個有益嘗試。

好的軟環境還體現在靈活務實的管理手段。為緩解殘障人士“出行難”,北京、上海、深圳、濟南等地相繼推出了無障礙計程車服務。“叫好”聲之外也有“叫苦”聲。一方面,專用車型成本高、補貼少,一些“的哥”想打退堂鼓。另一方面,殘障人士往往家境困難,打車費用讓他們犯了難。能否選擇更加經濟的車型?能否通過市場調節資源配置?能否摸索以政府採購的方式,扶持企業、貼補用戶?讓便民措施叫好又叫座,考驗管理者提供公共服務的能力和水準。

好的軟環境更體現在平等包容的社會環境。無障礙環境建設,關鍵是“環境”,重點是全社會無障礙意識的提升。前不久,北京地鐵車廂裏張貼了某個大眾藝術節的海報,用色覺檢查圖做公益推廣創意。藝術節本意是讓更多百姓享受文化服務,結果創意欠妥刺痛了視覺障礙者的心。在深圳,“積分入戶政策對盲人説不”的消息引發討論,有關部門制定體檢標準卻未邀請殘障人士參與。這些有意無意、有形無形的門檻背後,是人們的觀念中少了根弦,忽略了殘障人士的需要。目前,中國殘疾人總數已超過8500萬人,社會應該更好地了解這一群體的需要。誠如日前南京地鐵無障礙設施體驗活動參與者所言,他們期待的是多一些公平、增一份包容,受到如普通人一樣的待遇;能盡少求助他人而獨立、有尊嚴地生活,可以感知社會的安全感。

隨著經濟社會飛速發展,殘障人士的訴求已從基本的生存需要,提升為平等地參與社會生活、進行資訊交流、享受發展成果等需要。能否實現這些訴求,有賴於全社會無障礙意識的提高,也反映出社會文明進步的程度。

打造無障礙軟環境是項系統工程,不僅需要繼續完善法律法規,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大力提升公共服務,還需要倡導營造尊重包容的社會環境,將殘障人士的權益和需要納入社會發展的基本考量。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