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化的文明與“買屍火化”的不文明
發佈時間: 2014-11-04 10:54:30 | 來源: 紅網 | | 責任編輯: 君君
據《玉林日報》報道廣西北流籍犯罪嫌疑人鐘某富以及廣東籍犯罪嫌疑人董某慶、何某明3人因涉嫌盜竊屍體罪,近日被北流市公安局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據了解,董某慶、何某明原為民政幹部,買屍火化是為了完成“任務”。(11月2日《京華時報》)
火化都有任務?這事著實有些不可思議。對此,我們也可以進行這樣的詰問:如果上級下達的火化任務壓力足夠巨大,是不是鎮政府工作人員可以手拎兇器上街殺人以完成任務呢?再者,還需要追問的問題是,“買屍”的資金來源於哪?是火葬廠的補貼,還是鎮政府的補貼?
細細思索,“買屍火化”這事看似荒唐,實則“合理”。一方面,當地政府的殯葬改革推行不利,土葬之風沒有讓位於火化之風;另一方面,上級政府還下達了火化比例、火化人數的指標,夾在中間的基層政府工作人員,很容易被擰成麻花。於是,左右為難之際也便有了“買屍火化”這個下下策。而且,筆者注意到一個這樣的細節,對於“買屍火化”,當地鎮政府的領導是默許或認可了的方案。足以見得,這並非是個人的犯法之舉,而是基層權力在推行殯葬改革不利時的一種失態表現。
移風易俗,關乎民風開化,關乎社會文明的建設。但是,這幾年,無論是安徽安慶強行推行火葬(許多老人寧願選擇自殺得以進棺材),還是發生在河南週口的平墳與反平墳運動,都應該給一些地方政府以這樣的經驗和啟示:移風易俗,雖然看似簡單,但有些不起眼的風俗在基層社會中有很強的根基,權力如果來硬的,則風俗也會以更硬的形式進行反抗。
關於殯葬改革,如果權力強推,在現代政治之下顯然不合適。各地基層政府要做的,應該是軟性的引導。除了對火化常識進行宣傳外,還應該有更好的引導。筆者認為,長期以來,我國火葬行業的壟斷經營特點,已然消耗盡了政府推行風俗改革的公信力。在官商不分、政企不分、壟斷性嚴重、收費昂貴的火葬行業現狀下,説服那些不花一分錢就可以實現土葬的百姓去花幾百甚至上千上萬去火化,顯然阻力很大。
殯葬行業免費政策,是各地政府在推行火葬之前必須要考慮的事。如果當地政府不能提供優惠政策,難免有一邊剝削公眾一邊向處於完全壟斷地位者輸送利益的嫌疑。當下,許多地方已經開啟了“基本喪葬費完全免費”的改革,在筆者看來,這既是終結“死不起”的重要舉措,也是用政府引導文明的重要方式。對此,各地政府不妨多多嘗試。
歸為一言,“買屍火化”體現一種文明,也體現了一種不文明。如果説火化算是政府推行的文明的殯葬方式;而壟斷火化行業、暴利化火葬以及指標化火化人數,則完全是與文明背道而馳的做法。火化固然是文明,但一些基層政府和官員的做法卻極不文明,我們的殯葬行業大賺“死人錢”的做法也極不文明,如此,移風易俗便只能交給“買屍火化”來推進了。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