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自主保潔” 關鍵在於“自主”

發佈時間: 2014-09-09 15:52:24   |  來源: 新文化報   |   作者:堂吉偉德   |  責任編輯: 君君

 

  南昌大學本學期全面推行學生自主保潔,稱是為增強大學生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意識。但該舉措引發學生不滿,不少宿舍垃圾成堆。有人質疑,“既然入學時已經交了各種費用,為何還要學生自己打掃衛生?”有同學直言,自己是來讀書的,不是來掃廁所的。還有同學認為應該把行政樓保潔員也撤掉,校長帶頭自行保潔。校方則認為,“學生自主保潔”之所以引起爭議,除了部分師生認識不到位,還與學校管理部門與學院班級銜接不到位有關(9月8日《南方都市報》)。

  理想與現實有多遠的距離,南昌大學的“學生自主保潔”新政所面臨的困局,或許可以説明一切。在保潔已經專業化和市場化的語境下,如何實現以獎代補的“學生自主保潔”,顯然並非“認識不到位”所能輕描淡寫的解釋。此舉的目的,按照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博士姜朝暉的説法,就在於鍛鍊大學生吃苦耐勞和生活自理的能力、創造了更多勤工儉學的機會、培養了大學生的責任意識和主人翁精神。

  單純的學院派設計,在理念上確實充滿理想化氣息。“一舉三得”的創新,也不失為高校後勤運作方式的轉變。特別是時下,高校學生的自理能力差,獨立意識不強,吃苦精神不夠,確實需要借助一個平臺。

  不過,就程式上來講,一項政策的制定和執行,各個利益主體都不應缺席。行政化下的強推,若沒有經過徵求民意,舉行聽證,滿足絕大多數師生的知情權、議事權和討論權,並在此基礎上形成一致的認識,在爭論中不斷完善方案,那麼“學生自主保潔”面臨的可能不止于“微網志吐槽”,還有行動上的抵制。

  “學生自主保潔”與現在倡導的“高校後勤社會化”明顯格格不入,因此,即便要實施,至少也要考慮三個問題:一是學生的參與面究竟有多大,介入有多深,在學習與保潔之間如何兼濟,需要一個邊界;二是如何做到專業性與業餘參與的有效銜接,如何讓短期與長期的有機結合;三是如何在公平性上兼顧效率,比如在全員保潔的基礎上,能否顧及到每個人的不同需求,同時在全面補貼之外,給“勤工儉學”一條通道。

  解決“一刀切”的行政“單相思”同面臨群體的複雜性之間的矛盾,如何考慮多元化訴求與方式一體化之間的對立,不光是一種管理理念,也是一種教育要求。若連所管理和教育的群體在想什麼,新政實施對象真正需要什麼都不清楚,那麼新政再光鮮而美好,也很難有源源不斷的基礎保證和動力支援,此時尤須找準解決問題的立足點,否則路子就會越走越窄。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