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一刀切是語文教育的“偏科”
發佈時間: 2014-08-27 13:37:25 | 來源: 長江日報 | | 責任編輯: 君君
上海中小學開學在即,提前拿到課本的家長髮現:相比舊版,今年一年級語文課本變薄了很多。對比新舊一年級語文課本發現,新的一年級語文課本不僅刪除了舊版本中全部的8首古詩,7個單元45篇課文也縮減為6個單元40篇課文,識字量和寫字量都有不同程度減少。(8月26日《新聞晨報》)
教育改革是教育發展的必要進程,減負也是一直在提的教育問題。近年來,語文教材改革揮刀頗多,從刪《魯迅》、刪《水滸》、刪《背影》……每次的刪減都引起了社會上的諸多爭論。刪應是有所節制,有所甄選的,此次將8首古詩全部“踢”出課本,讓古詩被迫全面退出了語文教學市場,恐怕有失偏頗。
古詩詞是中國語言文化中的精粹,抑揚頓挫,韻律優美,語言精練,意境深遠,是漢語文化應用的典範,傳承著中國民族文化和精神,古詩一刀切將中國語言文化的傳承切斷,去了精髓,實為可惜。
魯迅、蕭紅、朱自清等名家,作品中常會引經據典。而現在雖然作家“雲集”,僅網路寫手的出版量都能輕易打敗魯迅當年,但是經得起推敲的能有幾部?中華文明幾千年,詩詞創作不計其數,留下來的也都是些經得起錘鍊推敲的經典。
蕭紅祖父在其四、五歲時就教小蕭紅讀詩,蕭紅稱“都是些什麼字,什麼意思,我不知道,只覺得念起來那聲音很好聽,越念越覺得好聽,越念越有趣味”,有些詩或許兒童不知其意,卻影響不了他們的韻律審美能力。況且,小學一年級學生已經七歲,很多淺顯的詩句,如“床前明月光”、“處處聞啼鳥”已經能夠理解應用。
近年來,“國學熱”溫度不減,這種文化自信的遞增必然有國富民強等多重原因所致,但歷經新文化運動、“五四”等運動,徹底拋棄傳統文化所造成的斷層已讓中國語言文字變得乾癟、枯竭。古詩詞並不等於封建糟粕,相反,它代表了中國文化發展的一個高峰,在學好現代文化的同時,適度的學習自身文字中優良的內容,有何不妥?
語文課本的改動直接影響著語言文化的發展,它的改動應該是慎之又慎的。但是要達到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要讓文化傳承與文化發展並重,也是需要留住經典的身影,讓傳統與現代實現完美對接。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