獎勵“子隨母姓”開錯了藥方

發佈時間: 2014-08-04 12:41:15   |  來源: 煙臺晚報   |     |  責任編輯: 君君

 
    傳統觀念中只有男性才可以傳承姓氏,延續香火,因此新生兒出生後取名字基本都會隨父親的姓氏。不過,在安徽省長豐縣新生兒若隨母親姓的家庭,可獲得1000元獎勵。目前,該縣下塘鎮、左店鄉、朱巷鎮等鄉鎮,已經有30戶新生兒家庭主動申請了新生子女隨母姓。(8月1日《江淮晨報》)
    在男女比例失衡的背景下,長豐縣獎勵“子隨母姓”,本意是進一步提升女性的地位,引導人們改變傳統的生育觀念和重男輕女思想,調節男女比例,初衷固然是好的,但顯然,長豐縣政府開錯了藥方。
    現代社會處於從父系社會向男女平衡社會的過渡期,女性在家庭和社會中的地位有了大幅提升,但不可否認,男性依然發揮著主導作用,而作為傳統,子女隨父姓依然是大眾的、普遍的、主流的選擇,政府用金錢獎勵難以改變這種主流的選擇。況且,孩子是父母共同的血脈、共同的基因、共同的傳承,孩子所實現的傳宗接代是針對父母雙方、整個家庭的,並不是針對父親或母親某一方的。長豐縣政府獎勵“子隨母姓”,雖然沒有搞一刀切,雖然是以鼓勵引導為主,但其思維依然在是傳父還是傳母的圈子裏打轉轉,過於狹隘保守。
    提升女性地位、培育男女平等的理念、調節男女比例是一項綜合型社會工程,需要一個相當長的階段,需要很多代人的努力和堅持,不會在短時間內一蹴而就,更不會因為隨父姓或隨母姓而産生多少實質性變化。實際上,隨父姓或隨母姓並不是關鍵的決定性問題,在推崇男女平等的家庭,即便子女隨父姓,女性同樣能夠得到足夠的重視和關愛,而在重男輕女的家庭,即便子女隨母姓,女性同樣會受到輕視或歧視。所以,政府把獎勵“子隨母姓”作為調節男女比例的一個側重點屬於沒有找準重心。
    政府的錢來源於納稅人,政府花錢也需要符合財經制度和法律法規,我們不禁要問:長豐縣政府獎勵“子隨母姓”是否有合法依據?資金來源是否符合財政預算?是否經過了納稅人同意?若對這些問題如果沒有合理的答案,那獎勵“子隨母姓”就又多了幾分尷尬。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