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2010年至今17起洋快餐醜聞:6件因供貨導致
發佈時間: 2014-07-22 15:35:10 | 來源: 法制晚報 | | 責任編輯: 沈曄
近日,麥當勞、必勝客等國際知名快餐連鎖店的肉類供應商上海福喜存在大量採用過期變質肉類原料的行為被曝光。事實上,作為紮根中國市場多年的洋快餐,出現食品安全問題已經不是第一次。
《法制晚報》記者根據公開報道梳理髮現,過去的5年裏在華洋快餐店已經曝出至少17起食品安全事件。幾乎每次在遭遇“醜聞”曝光後,洋快餐巨頭大都會表達“歉意”,並展示自查及接受檢查的決心。然而,食品安全事件還是一次又一次發生,不斷挑戰著國內消費者的脆弱神經。
記者統計發現,在17起食品安全事件中,有6起源於其供應商。專家指出,不管供應商的産品如何,作為下游的食品生産企業,必須履行嚴格的産品檢測抽檢手續,否則就是失職。洋品牌快餐正在不斷挑戰消費者對其食品安全方面的信任,一旦信心坍塌,被擠出中國市場也並非不可能。
7月20日,東方衛視曝光了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存在大量採用過期變質肉類原料的行為,通過過期食品回鍋重做、更改保質期標印等手段加工過期劣質肉類,再將生産的麥樂雞塊、牛排、漢堡肉等供應給肯德基、麥當勞等快餐連鎖店銷售。
從福喜公司官網可以了解到,除麥當勞、肯德基等洋快餐品牌外,福喜全球主要客戶還包括雀巢、卡夫食品、沃爾瑪、賽百味、百勝集團、墨西哥Chipotle連鎖餐廳;新戰略客戶有宜家、漢堡王、棒約翰、卡樂星等。
“又是洋快餐!”這是很多憤怒的消費者的第一反應。《法制晚報》記者整理髮現,從2010年至今的5年裏,至少已經發生了17起在華洋快餐的食品安全問題。
實際上並不是這幾年才曝出洋快餐的食品安全問題。早在2005年3月,肯德基新奧爾良烤翅、新奧爾良烤雞腿堡調料中發現微量蘇丹紅(1號)成分;同年11月肯德基芙蓉天綠香湯的原料“天綠香”被指有害人體健康。
雖然“洋快餐”在食品安全問題上屢屢犯錯,但是相比本土企業,消費者對國外快餐品牌信任度並沒降低。
全球餐廳網路最大的餐飲集團百勝——肯德基和必勝客的所有者,至2012年在全國擁有5275家門店;而麥當勞在中國也把門店擴張至一千多家。報告顯示,近年中國快餐業增長迅猛,快餐市場價值在2007—2012年間翻了一番,達到一萬億元,門店數量實現80%的增長。
洋快餐·供貨 6起源自供應商“不靠譜”
“上海福喜事件”一齣,一批國際知名快餐品牌紛紛躺槍。事實上,洋快餐因為供應商問題頻頻“中槍”也已是常事。
2005年的“蘇丹紅”事件也同樣如此,含有蘇丹紅的問題調料來自肯德基原料供應商。肯德基母公司百勝餐飲集團相關負責人此前對媒體表示,出於對相關供應商的長期信任,肯德基沒有對其提供的産品進行檢測。
在記者統計的17起洋快餐食品安全事件中,就有6起是因為供應商“不靠譜”造成的。
《法制晚報》記者了解到,此次“洋快餐”供應商事件已經是百勝和麥當勞近兩年來第二次陷入供應商産品品質問題。以百勝為例,前年,央視曝光了山東部分養雞場使用違禁藥物催肥速生雞,未經檢驗直供上海的肯德基餐廳,後又曝出肯德基涉嫌隱瞞8批次抗生素超標的不合格産品。
此次再次陷入供應商使用過期變質肉類問題,消費者不禁要問,如此知名的國際連鎖洋快餐企業,難道對於供應商的品質把關就處於失守狀態?
有觀點認為,諸如此類的問題更應視為“失察之過”,並非有意為之。畢竟快餐店沒有深入全面檢驗每一批原料的能力,只能根據經驗選擇供應商。至於供應商靠不靠譜,更應當由衛生監管部門負責。
中國商務部研究院消費經濟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員趙萍接受採訪指出,不管供應商的産品如何,作為下游的食品經銷商,必須履行嚴格的産品檢測抽檢手續,否則就是失職。
洋快餐·問題後廚違規也是重災區
洋快餐入駐中國以來,以其快速的生産方式、不同尋常的口感、整潔優雅的就餐環境贏得多數青年人、兒童的青睞。但是這些表面看似乾淨的洋餐廳,“後廚”卻是問題頻現。
“後廚”問題的凸顯,多是通過暗訪才能了解到。《法制晚報》記者統計的案例中,共出現了8起因後廚引發的食品安全事件,其中有5起是通過記者臥底了解到的。
今年2月到5月,本報記者在北京日壇路“7-ELEVEN門店”暗訪時發現,原本用於清洗食具和果蔬的後廚食具沖洗池,被店內廚師違規用來洗頭洗衣。執法人員發現,該店後廚存在水池不符合衛生標準、廚師指甲長、廚師未按要求佩戴健康證等問題。
在2012年的央視“3·15晚會”,記者通過臥底曝光北京三里屯一家麥當勞餐廳賣過期食品,已經超出銷售時間的鹽焗雞翅、甜品派照樣端上餐桌;掉在地上的牛肉餅,沒有經過任何處理,又被放進了袋子中備用。
2013年3月,有媒體記者臥底北京吉野家銀座店和崇外店,發現工作人員對消費者使用後的食具只做浸泡和沖洗處理,未徹底消毒。而在崇外店內,為節省時間,大米未經淘洗便被店員倒入電飯鍋進行烹飪。而過了廢棄時間的米飯,在更換了時間條後被再次出售給消費者。
中國消費者協會律師邱寶昌認為,洋快餐的顧客信任度在下降,誠信危機逐漸顯現。提升顧客的信任度,食品製作過程的公開透明就顯得非常重要。
時間 事件處理
2014年5月 7-ELEVEN廚師在食具沖洗池洗頭 該店進行內部停業整頓,
並開展北京各門店的全面檢查
2014年2月肯德基豆漿被檢出含有轉基因 重申使用的是非轉基因大豆
2013年7月麥、肯等3家快餐店冰塊細菌超標 發佈聲明表示整改,僅肯德基向消費者致歉
2013年3月吉野家續用廢棄米飯 致歉並承諾對涉事門店進行停業整頓
2013年3月吉野家被曝衛生問題 稱為“管理疏漏”,向消費者道歉
2012年12月肯德基“食藥雞”事件 回應稱,當年8月起已停止向供應商六和集團採購雞肉原料
2012年10月肯德基漢堡大腸桿菌含量超標7倍多 堅稱漢堡不是麵包,不能參照麵包糕點標準
2012年8月麥當勞漢堡原料麵包烈日下暴曬 該批次麵包已被處理,並對該餐廳進行嚴肅處理
2012年3月麥當勞銷售過期和被污染食品 此事為“個別事件”,將“堅決嚴肅處理,
以實際行動向消費者表示歉意”
2011年8月麥當勞雞翅中吃出活蛆 否認,稱雞翅經低溫保存和高溫油炸,存在活蟲的可能性為零
2011年8月味千拉麵使用添加劑 該集團被罰款78.66萬元人民幣
2011年8月肯德基被曝炸雞油4天換一次 肯德基否認,稱有嚴格的烹飪油管理規定,接近指標會廢棄
2011年7月 肯德基“豆漿門” 肯德基就旗下“醇豆漿”並非現磨問題致歉
2011年7月味千拉麵湯底為濃縮液勾兌 味千公司承認湯底為濃縮液勾兌
2011年4月肯德基全家桶紙容器被指含增白劑 肯德基方面稱熒光性物質檢測符合國家標準
2010年10月必勝客飲料混入金屬屑 必勝客餐廳承認由於員工出錯
洋快餐·企業
多次回應稱“個別事件”
福喜公司違規生産行為被曝光後,麥當勞與中國百勝(旗下有肯德基、必勝客等快餐品牌)于昨日淩晨先後發佈聲明,對事件進行回應。兩份聲明都對消費者“深表歉意”,麥當勞還感謝消費者的支援。
《法制晚報》記者發現,幾乎每次在遭遇“醜聞”曝光後,國內洋快餐巨頭大都會在“第一時間”通過官方微網志或其他渠道表達歉意,並展示自查及接受檢查的決心。與此同時,食品安全事件還是一次又一次發生。
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少道歉聲明中,洋快餐企業都將食品安全問題稱為“個別事件”。
比如,2013年3月,吉野家的幾家店面被記者臥底暗訪發現,有的垃圾桶和潲水桶無蓋敞開;有的更改米飯廢棄時間繼續出售等。吉野家發佈道歉信,將此次事件定義為“個別門店管理疏漏”,向消費者道歉。
2012年3月,央視曝光北京三里屯一家麥當勞餐廳賣過期食品。麥當勞在回應中將此事稱為“個別事件”,將“堅決嚴肅處理,以實際行動向消費者表示歉意”。
國內成千上萬家洋快餐門店內,每天依舊吸引不少食客。不少人表示,在國內食品安全難以取得公眾普遍信任的背景下,“偶發”的“醜聞”,難以阻止消費者選擇洋快餐,無論食品有多“垃圾”。
有專家指出,洋品牌快餐正在不斷挑戰消費者對其食品安全方面的信任,一旦信心坍塌,被擠出中國市場也並非不可能。相反,如果洋品牌重新拾起對食品安全的責任感,加強管理,在下一個經濟增長期,仍然有望分得一杯羹。
把脈洋快餐調查取證難 懲處力度低
通常情況下,當事供應商會被查處,所涉及品牌也會道歉,並附聲明稱“與違法者停止合作”。往往受處罰的只是整條供應鏈中的某一法人主體,“被供應”的品牌甚至扮演不知情或受害者角色。不少網友質疑,難道肯德基、麥當勞這些大企業不應該承擔責任嗎?
中國社科院法學教授、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原副院長陳春龍接受《法制晚報》記者採訪分析説,實際上食品安全法對食品供應商和食品經銷商的責任分別都有規定。但存在規定不夠具體、不夠詳細,懲罰的力度也不夠的情況。
陳春龍指出,上海福喜公司的行為屬於嚴重違法,而接受其供貨的洋快餐企業,相應責任也應該理清。
食品經銷商在這類事件中承擔法律責任主要是兩種情況,第一,明知供應商的原材料有問題,還進行採購;第二,不知供應商材料存在問題,但是對採購産品無檢驗流程,或者失職大意疏忽檢驗未達到檢驗標準,也要負責。
陳春龍坦言,目前的監管體系中,存在取證難和懲罰力度低的問題。首先,多數問題比較隱蔽,證據難以獲得,監管人員很難做到有效監督。其次,即使獲得證據,除非造成重傷、死亡這種極少的情況,才會採取取締、吊銷營業執照或負刑責等,一般只是罰款了事。
目前,食品安全法修訂稿正在徵求意見,陳春龍認為,食品安全法要細化,要具體,而且要加大懲處力度,單靠罰款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不罰到傾家蕩産,很難引起重視。”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