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快餐“淪陷”,需要全鏈條追責
發佈時間: 2014-07-22 11:47:07 | 來源: 新京報 | | 責任編輯: 沈曄
據東方衛視20日披露,記者臥底兩個多月發現,麥當勞、肯德基、必勝客等國際知名快餐連鎖店的肉類供應商,美資企業、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存在大量採用過期變質肉類原料的行為。20日晚間,上海市食藥監部門表示,已經連夜行動查封該企業,並要求上海所有肯德基、麥當勞問題産品全部下架。
用冷凍臭肉製作“小牛排”,用過期雞肉、雞皮搗碎製成“美味”麥樂雞……如果沒有臥底記者的鏡頭呈現,公眾或將很難相信,一些洋快餐店居然常年以過期原料回饋中國消費者的忠誠和信賴。
事發後,麥當勞在回應中依然振振有詞,聲稱“一直致力於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與安全的食品”;而肯德基所屬的百盛則表示,上海的肯德基餐廳沒有使用福喜原料。這樣的表態顯然缺乏應有的誠意,難以彌合其對消費者造成的傷害。
這已經不是洋快餐第一次發生品質問題了。而每一次危機爆發,似乎總是遵循著一個習慣性的套路,下架、停供、致歉、調查,然後,過不了多久,過期肉就會被再次端上百姓的餐桌。公眾很難看到這些洋快餐所言的“責任”體現在哪,企業內部看似嚴格的流程設計、品質控制體系,並沒能真正阻止食品安全問題的發生。
洋快餐頻頻淪陷,不僅觸及了整個社會的道德底線,也擊碎了所謂的高品質神話。對此,洋快餐不能總把責任推給供貨方,如果不重新打造更安全的原料供貨體系,遲早會遭到消費者的拋棄。
同時,這一事件也再次拷問相關部門的監管責任。當修改産品生産數據已成“公開的秘密”,公司內部郵件對此均有非常細緻的記錄,員工也習以為常,監管部門卻毫不知情,不僅如此,上海福喜食品公司今年還被評為“嘉定新城(馬路鎮)食品安全生産先進單位(A級)”,這樣巨大的反差,無疑是個黑色幽默?
企業無視相關法律法規,使用過期食品,固然有利益驅動的因素,而監管的渙散、乏力乃至沉睡,則加劇了企業公然造假的作為。一旦監管制度淪為關貓的牛欄,甚至貓鼠沆瀣一氣,不僅會耗費巨大的行政資源,也不可能真正捍衛社會的公共利益。
發生這樣嚴重的食品安全事件,不但要查肇事者,也要全面梳理監管者的責任。比如,監管部門到底屬於被動的被矇騙欺瞞,還是“選擇性失明”?號稱全産業鏈的食品安全體系、嚴密的供貨檢驗程式為何統統失靈?而食安法規定的日常監管又是怎樣落實的?
記者一次臥底,就揭出如此嚴重的食品安全問題,也對當下的監管體系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監管人員都能發揮記者潛伏和求真的精神,洋快餐乃至普泛的食品安全狀況會不會更好一些呢?
可見,目下的當務之急是,既要鼓勵社會公眾、新聞媒體等參與監督,並通過嚴厲的懲處、問責使得企業不敢、不能再犯,更要改變基層監管懶散、敷衍的工作狀態,杜絕執法不嚴、形式主義乃至監管失守的情形。即如福喜公司員工所言,監管部門檢查的時候,“就像皇帝下去微服私訪,先打好招呼,老百姓排隊,歡迎歡迎”,為什麼就不能“偷著下去”履行職責呢?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