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加分”土政策亟須清理

發佈時間: 2014-07-03 16:25:14   |  來源: 西安日報   |   作者:鄧海建   |  責任編輯: 君君

 

這幾天,各省的高考志願填報,陸續進入尾聲,不過對於福建閩侯縣上街鎮的很多農村考生和家長來説,這幾天非常焦慮,也很不是滋味。因為,他們今年享受不到降20分錄取的政策了。而在過去的12年,因為這項優惠政策,考入大學對於這些家庭的孩子來説輕而易舉。(7月2日中國廣播網)

用“只做不説”的高考加分來順暢地推進大學城徵地,這樣的土政策竟然能一做就是12年,這算是拍案驚奇嗎?現如今騎虎難下——取消則民怨沸反盈天,不取消則違法昭然,可當年,這究竟是誰的主意、誰又在坐視不管、教育主管部門何以在敏感的加分問題上如此睜眼閉眼呢?

拿土地來換高考加分,這種荒唐的政策真是個天馬行空的創意。有了這個籌碼,徵地問題就平緩多了:農家的孩子,哪個不把讀大學視為天大的事,20分的加分政策,又能把全省多少考生輕飄飄地甩在身後?按照這個邏輯,但凡難事怪事不平事,都可以祭出高考加分來緩衝,在代際流動不太容易的今天,金燦燦的“20分”不啻完美的硬通貨。如此一來,行政之手就輕鬆多了,徵地成本也就被輕鬆稀釋了,可謂省錢省力省心。

從2002年起,每年高考報名結束,閩侯縣教育局便會以政府名義打報告,請求繼續執行加分辦法。據説流程是這樣的——“報告讓領導簽一下,請某廳長、請高招辦某某繼續執行,簡單簽一下,用複印件傳給我們(地方教育局),我們拿到複印件就可以去做,這也等於是口頭答應我們去做,沒有正式的文件批下來。”一言以蔽之,誰都知道這樣的操作是違法違規的,也知道沒法拿出正式文件來“遵照執行”,但基於某種詭異的共識,每年都有人打報告、繼而簽名背書。

師出無名的亂加分,不聲不響、緊鑼密鼓,誰也説不清其間衍生出幾多亂象。不久前,遼寧本溪高級中學1000多名高考生中有87名體優生獲高考加分資格一事引發全國關注,6月30日晚,教育部在官方網站發佈通報,強調嚴厲打擊高考加分資格造假。那麼,過往12年來,因徵地政策而莫名加20分的這些“考生們”,一路綠燈而“年年歲歲花相似”,究竟誰來擔責?

無獨有偶的是,7月2日《東方早報》消息稱,前些天,河南汝州市發佈公告稱,凡屬於2014年被評為汝州市星級文明村的畢業生,在這次事業單位和教師招聘中,筆試總分加1分。汝州市人社局一名工作人員表示,雖然這一政策有失公平,但是由市委和市政府領導決定的,他們也沒有辦法。是的,還是“領導決定”,還是“賣分求順”,卻讓嚴肅的招考因為各種“附加分”而面目模糊。既然文明村可以加分,低保戶要不要照顧、五好家庭要不要鼓勵?

高考或者公考,關涉社會階層的公平有序流動,是社會公平的底線之策。一切在底線上開口子的行為,看似便利了政策推進,比如徵地、比如文明村評比,但這種慷公平正義之慨的拍腦袋決策,不過是飲鴆止渴而已:一方面,它傷害了制度設計的程式正義,不過是政策上的拆東墻補西墻;另一方面,它讓人生競技的裸分PK變成各種“附加技”的操演,加分越多,公平缺口越大,權力長袖善舞的空間越是遼闊。

依法行政了這麼多年,只是,單從行政合法性來看,公考或者高考,地方有什麼資格如此隨意加分?各種獅子大開口的加分政策,除了清理,恐怕更該雷霆問責了。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