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加分成高考不能承受之重

發佈時間: 2014-05-30 10:54:44   |  來源: 北京日報   |   作者:胡宇齊   |  責任編輯: 君君

 

又一年高考臨近,而“品德加分”一事又加劇了話題升溫。據報道,與體育、奧賽等加分項目紛紛縮水相反,有十余個省份新增思想品德及見義勇為加分,其中部分地方最高可加至20分。

品德加分並非新政。早在1987年國家教委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暫行條例》中,就提出對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跡的應屆畢業考生可降低分數優先錄取。這幾年社會對此關注度逐年上升,反映出人們對高考公平性的日漸敏感,也折射出國人心底的道德焦慮。老人摔倒扶還是不扶?黑心食品為何大行其道?以遊戲幣、冥幣等各種“奇葩幣”乘公交的現象為何屢禁不止?這些問題其實都反證著加強道德建設的必要性迫切性。但于高考中設置品德加分,能不能、又能在多大程度上提升道德水準?社會爭議很多。有人疑惑品德加分怎麼認定、怎麼執行,有人擔心會催生自導自演的見義勇為真人秀,還有人直言這會助長權力尋租,重演“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的歷史怪象。

有才無德要不得,思想品德教育必須強化,但是否需要進行高考加分,值得商榷。即便拋開操作層面的種種現實困難和可能遭遇的問題不談,高考的目的畢竟在於通過對綜合學習能力的檢驗,來考察德智體美勞中的“智”。強調道德建設,就進行品德加分的直線思維,直接放大了高考這一評判標準的適用範圍,硬以“智”的評判標準去容納“德”,既可能不適用,某種程度上也體現出對單一標準的信奉。更進一步説,社會缺啥高考錄取補啥,摻入太多複雜的東西,反而會削弱高考的效率和公平性,最終恐怕會壓垮高考。

這些年,種種加分漸成高考不能承受之重,破除亂加分、給加分項目做減法已是大勢所趨,廢除一切加分的呼聲也在高漲。高考主要的功能還是學業考試,附加太多反受其亂。更重要的是,我們的教育體系乃至整個社會的評價機制應該多元化,沒必要非倚賴高考來承載一切、決定一切。品德高的孩子,難道就沒有別的社會認可方式嗎?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