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啟動新生代農民工創業培訓“春潮行動”

發佈時間: 2014-05-06 16:22:54 |來源:大河網-河南日報農村版 | 作者:成睿智 |責任編輯: 沈曄

 

“新生代農民工”,這樣的提法首次進入中央一號文件,意味著這個群體應該並已經引起了重視。

在目前農村的田間地頭,你經常看到的是少數留守老人和婦女在忙著照顧莊稼,偶爾會同時看到三五個不懂事的小孩兒在玩耍;在鄉鎮和縣城的賓館飯店,服務員也多是一些能勉強出來的農村中年婦女;只有在春節或者需要回老家辦婚事時,農村才會看到更多的年輕人。這些現象,印證了新生代農民多數不願待在農村種地的現實。

但,“融不進城,還不了鄉”,是80後、90後新生代農民工普遍直面的困惑。倣照一下海子的詩句:“面臨大海,春暖花開”,“面臨城市,春暖花開”,是這群農村孩子中大部分抱有的夢想。

怎麼實現夢想?日前,我省開始實施的“春潮行動”或許能夠幫助這些農村孩子實現自己的夢想。

在了解“春潮行動”的具體內容前,有必要先來看一些相關的統計數字,以便對新生代農民工這個特殊的群體有個更整體的了解,同時,為上述説的做個注腳,也能夠更全面地把握政府相關政策的背景知識。

去年5月27日,國家統計局發佈2012年全國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全國農民工總量達到26261萬人。分年齡段看,農民工以青壯年為主,16~20歲佔4.9%,21~30歲佔31.9%,31~40歲佔22.5%,41~50歲佔25.6%,50歲以上的農民工佔15.1%;從文化程度上看,文盲佔1.5%,小學文化程度佔14.3%,初中文化程度佔60.5%,高中文化程度佔13.3%,中專及以上文化程度佔10.4%,其中年輕農民工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佔36.4%;接受過農業技術培訓的佔10.7%,接受過非農職業技能培訓的佔25.6%,既沒有參加農業技術培訓也沒有參加非農職業技能培訓的農民工佔69.2%,而且,年齡層次越低,接受農業技術培訓的比例也越低。

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楊志明估算,新生代農民工目前總人數超過1個億,已經佔農民工的70%以上。全國總工會的調查數據表明,新生代農民工已經佔全國職工總數的近一半,已成為産業工人主力。國家統計局對農民工的調查監測數據顯示,與老一代農民工相比,新生代農民工逐漸喪失了從事農業生産的技能,3/4的新農民工從來沒有從事過農業生産。清華大學“新生代農民工研究”課題組的調查表明,新生代農民工中,有44%的人完全沒有務農經歷,打算未來繼續在城市而非鄉村發展的比例高達58.4%,48.7%的新生代農民工認為自己是工人,而不是農民。

全國總工會發佈的關於新生代農民工問題的研究報告、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發佈的《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報告2013》以及上述清華大學“新生代農民工研究”課題組的調查均認為,新生代農民工外出就業的動機從“改善生活”向“體驗生活、追求夢想”轉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楊志明也認為,與老一代農民工相比,新生代農民工在訴求上有新的變化:由過去進城掙錢、回鄉發展向現在進城就業、融入城市發展;由過去主要要求足額支付勞動工資向現在要求參加社會保險轉變;由過去主要要求改善勞動條件向現在要求分享企業和分享城市發展成果轉變。

就我省現有的最新數字看,我省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2660萬人,其中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90萬人。在今年一季度,全省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71萬人。

“春潮行動”的背景文件有哪些?

3月31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印發《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計劃——“春潮行動”實施方案》(人社部發〔2014〕26號),旨在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提高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就業創業能力。

這個政策制定的根據是《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3-2020年)》和《國務院關於加強職業培訓促進就業的意見》(國發〔2010〕36號)。

“春潮行動”的指導思想是什麼?

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適應新型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的發展方向,堅持服務就業和經濟社會發展,以提升農村勞動者職業素質和就業創業能力為目標,充分發揮政府、行業企業、社會團體、院校和職業培訓機構等各方面的作用,加快構建勞動者終身職業培訓體系,促進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實現就業和穩定就業,為推進國家新型城鎮化作出貢獻。

培訓的重點對像是哪些人?

“春潮行動”實施的重點是農村新成長勞動力。

《方案》要求根據不同類型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的需求,分類組織實施各具特色的職業培訓,大力開展就業技能培訓、崗位技能提升培訓、高技能人才培訓和創業培訓。

開展“春潮行動”是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的重點任務。要求發揮市場在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培訓中的導向作用,適應企業崗位要求和勞動者就業需求,探索培訓新模式和新方法,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提升培訓後的就業率。發揮政府支援作用,加大政策支援力度,完善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綜合運用各類激勵政策和措施,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整合職業培訓資源,引導行業企業、社會團體、院校和各類職業培訓機構廣泛開展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培訓。培訓的目標任務是什麼?

《方案》提出,適應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實現就業和穩定就業的需要,通過開展培訓,將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培養成為符合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高素質技能勞動者。

到2020年,力爭使新進入人力資源市場的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都有機會接受一次相應的就業技能培訓;力爭使企業技能崗位的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得到一次崗位技能提升培訓或高技能人才培訓;力爭使具備一定創業條件或已創業的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有機會接受創業培訓。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方案》明確,在就業技能培訓方面,每年面向農村新成長勞動力和擬轉移就業勞動者開展政府補貼培訓700萬人次,培訓合格率達90%以上,就業率達80%以上;在崗位技能提升培訓方面,每年面向在崗農民工開展政府補貼培訓300萬人次,培訓合格率達90%以上;在創業培訓方面,每年面向有創業意願的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開展創業培訓100萬人次,培訓合格率達80%以上,創業成功率達50%以上。這個政策有哪些主要內容?

主要有3個類別的培訓,其中,就業技能培訓裏包括勞動預備制培訓,崗位技能培訓裏包括高技能人才培訓。

就業技能培訓

對農村新成長勞動力和擬轉移到非農産業務工經商的農村勞動者開展專項技能或初級技能培訓。

依託技工院校、職業院校、企業培訓機構、就業訓練中心、民辦職業培訓機構等教育培訓機構,採取政府購買服務培訓方式,堅持以就業為導向,強化實際操作技能訓練和職業素質培養,使他們達到上崗要求或掌握初級以上職業技能,著力提高培訓後的就業率。

對少數民族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可根據其需要在開展職業技能培訓的同時,開展國家通用語言培訓。

對符合條件的,按規定給予職業培訓補貼和職業技能鑒定補貼。

還要開展勞動預備制培訓:對農村未繼續升學並準備進入非農産業就業或進城務工的應屆初高中畢業生、農業戶籍退役士兵開展儲備性專業技能培訓。這種培訓依託技工院校,採取政府購買服務培訓方式,開展1~2個學期的儲備性專業技能培訓,基本消除農村新成長勞動力無技能從業現象。對符合條件的,按規定給予職業培訓補貼、職業技能鑒定補貼和生活費補貼。

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對與企業簽訂6個月以上期限勞動合同的在崗農民工開展提高技能水準的培訓。

由企業依託所屬培訓機構或政府認定的培訓機構,根據行業特點和崗位技能需求,結合技術進步和産業升級對職工技能水準的要求,對新錄用的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開展崗前培訓或學徒培訓,對在崗的農民工開展崗位技能提升培訓。

培訓經費由企業職工教育經費列支。

對符合條件的,按規定給予企業一定比例的職業培訓補貼和職業技能鑒定補貼。

在這類培訓中,還包括高技能人才培訓:對具備中級以上職業技能等級的在崗農民工開展高技能人才培訓。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根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和産業發展要求制定高技能人才培養規劃,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在崗農民工參加高技能人才培訓,提升其技能水準和職業技能等級。培訓經費由企業職工教育經費列支。對符合條件的,按規定給予技師培訓補貼。

創業培訓

對有創業意願並具備一定創業條件的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開展提高其創業能力的創業培訓。

依託創業培訓機構,結合當地産業發展和創業項目,根據培訓對象特點和需求組織開展創業培訓,重點開展創業意識教育、創業項目指導和企業經營管理培訓,提高培訓對象的創業能力。

對符合條件的,按規定給予創業培訓補貼。

向哪個部門諮詢?

在各級政府統一領導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是“春潮行動”的牽頭部門,負責統籌協調,相關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廣泛參與。

對“春潮行動”感興趣、想了解更具體政策規定的農民朋友,可向當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進行諮詢。

培訓經費有哪些?

嚴格執行職業培訓補貼和職業技能鑒定補貼政策,落實補貼資金。

加大政府用於職業培訓的各項資金的整合力度,具備條件的地區,統一納入就業專項資金,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加大投入,調整就業專項資金支出結構,逐步提高職業培訓支出比重。

企業要足額提取職工教育經費,增加企業在崗農民工培訓經費投入。

保障上述經費投入的相關政策文件主要是《國務院關於加強職業培訓促進就業的意見》(國發〔2010〕36號)、《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做好農民工培訓工作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0〕11號)和《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就業專項資金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社〔2011〕64號)。如何對培訓進行監管和評估?

各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必須嚴格按照程式和標準,將優質培訓資源公開遴選確定為定點培訓機構,承擔政府補貼培訓任務。

執行開班申請、過程檢查、結業審核制度,加強培訓過程管理。

對培訓結果如實記錄匯總,開展績效評估,確保培訓品質和效果。

建立和完善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培訓實名制資訊管理系統,對培訓過程進行實時監測。

會同財政等相關部門開展考核檢查,加強資金監管工作,確保項目任務按時完成。

你如何得到就業服務和權益保障?

加強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體系建設,為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提供職業培訓政策資訊諮詢、職業指導和職業介紹等服務,促進其實現就業和穩定就業。

加強對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的創業指導和創業服務,強化創業培訓與小額擔保貸款、稅費減免等扶持政策及創業諮詢、創業孵化等服務手段的銜接,提升其創業成功率。

指導和督促用人單位與農民工依法簽訂並履行勞動合同,保障農民工勞動報酬權益,擴大農民工參加社會保險覆蓋面,加強農民工職業健康保護,暢通農民工維權通道,加強對農民工的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務。你到哪接受培訓?

要求各地結合區域經濟發展,圍繞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集中的産業行業,選擇現有技工院校、職業院校、企業培訓機構、就業訓練中心、民辦職業培訓機構等教育培訓機構,擇優確定承擔政府補貼性職業培訓任務的定點培訓機構。依託定點培訓機構建設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職業技能實訓基地和創業培訓基地。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