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30%貧困人口分佈在西北沙區
發佈時間: 2018-06-11 14:14:30 |來源:人民日報 | |責任編輯: 曹洋
今年6月17日是第二十四個“世界防治荒漠化和乾旱日”。我國宣傳的主題是“防治土地荒漠化助力脫貧攻堅戰”,旨在進一步激勵和動員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與土地荒漠化防治,逐步改善沙區生態狀況,加快發展沙區綠色産業,實現治沙增綠和脫貧致富協調發展。
荒漠化是全球面臨的重大生態問題,世界上許多地方的人民飽受荒漠化之苦。《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生效20多年來,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全球荒漠化防治取得了明顯成效。中國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積最大、受風沙危害嚴重的國家。全國有荒漠化土地261.16萬平方公里,佔國土面積的27.2%;沙化土地172.12萬平方公里,佔國土面積的17.9%。中國政府歷來高度重視荒漠化防治工作,認真履行《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採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加大荒漠化防治力度。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積極探索和不懈努力,走出了一條生態與經濟並重、治沙與治窮共贏的荒漠化防治之路。全國荒漠化土地面積自2004年以來已連續三個監測期持續凈減少,荒漠化擴展的態勢得到有效遏制,實現了由“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成為全球荒漠化防治的成功典範,為實現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長目標提供了“中國方案”和“中國模式”,為全球生態治理貢獻了“中國經驗”和“中國智慧”,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讚譽。
土地荒漠化與貧困相伴相生,互為因果。我國近35%的貧困縣、近30%的貧困人口分佈在西北沙區。沙區既是全國生態脆弱區,又是深度貧困地區;既是生態建設主戰場,也是脫貧攻堅的重點難點地區,改善生態與發展經濟的任務都十分繁重。打好沙區精準脫貧與生態保護修復兩大攻堅戰,必須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治沙與治窮相結合,增綠與增收相統一,採取更大的支援力度、更實的工作舉措,通過生態保護脫貧、生態建設脫貧、生態産業脫貧,讓沙地變綠、讓農民變富、讓鄉村變美,實現防沙治沙與精準脫貧互利共贏。
一要加強生態保護修復,促進沙區生態改善。生態問題是沙區最突出的問題,嚴重制約沙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要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堅持生態優先、保護優先、自然修復為主的方針,實行最嚴格的保護制度,全面落實荒漠生態保護紅線,嚴格保護荒漠天然植被,促進自然植被休養生息。要認真實施《防沙治沙法》,全面落實防沙治沙目標責任考核獎懲、沙化土地封禁保護等制度。要堅持科學治沙,充分考慮水分平衡問題,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宜林則林、宜草則草、宜灌則灌。對適宜治理的區域,要深入實施三北防護林、京津風沙源治理等重大生態工程,採取綜合治理措施,著力增加林草植被,加快改善沙區生態狀況和人居環境。
二要發展特色沙産業,助力沙區精準脫貧。荒漠化防治,不僅是生態問題,也是經濟問題,更是民生問題。沙區具有獨特的光熱土等資源優勢,發展沙産業大有作為。防沙治沙要深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主動承擔起生態惠民、綠色富民、促進精準脫貧的歷史使命,在保護優先的前提下,正確處理防沙、治沙、用沙之間的關係。要繼續擴大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範圍,增加生態護林員規模,幫助更多貧困人口實現沙地就業和家門口脫貧,通過保護沙區生態獲得實實在在的收益。要引導更多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參與林業重點工程建設,大力推進造林種草勞務扶貧,有效增加貧困人口經濟收入。要充分利用沙區光熱資源充足、土地資源廣闊的優勢,積極發展以灌草飼料、中藥材、經濟林果等為重點的沙區特色種植業、精深加工業、生物質能源、沙漠旅遊業等綠色産業,構建企業帶大戶、大戶帶小戶、千家萬戶共同參與的發展格局,使沙害變沙利,黃沙變黃金,實現治沙與治窮雙贏。
三要堅持改革創新,促進沙區共治共用。改革創新是防治荒漠化的動力源泉。防沙治沙既要有守護生態的底線思維,也要有窮則思變的創新理念;既要依靠政府主導,也要撬動市場力量,才能形成防沙治沙的強大合力。我國防沙治沙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績,其中很重要的一條經驗就是堅持改革創新。在新的形勢下,防沙治沙要進一步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努力探索更多可複製可推廣的成果和模式。要著力創新體制機制,探索建立沙化土地資産産權制度,推動建立荒漠生態效益補償制度和防沙治沙獎勵補助政策,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大力推動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治沙,認真總結推廣庫布其防沙治沙模式,堅持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群眾參與、科技引領,努力實現防沙治沙人人參與、建設成果人人共用。
四要積極宣傳發動,發揮群眾主體作用。防沙治沙最大的力量是人民群眾的創造和奉獻。在長期防沙治沙實踐中,沙區廣大幹部群眾與沙害進行不懈、頑強的抗爭,涌現出了“治沙英雄”石光銀、“時代楷模”蘇和等先進人物和內蒙古赤峰、陜西榆林、甘肅民勤等治沙典型,形成了沙害不除、治沙不止的胡楊精神。這些都是我們繼續推進防沙治沙的寶貴財富。要加大典型人物和事跡的宣傳力度,用榜樣的力量鼓舞人民群眾,激發內生動力,調動沙區貧困群眾以更大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參與防沙治沙事業。要教育廣大群眾破除“等、靠、要”思想,改變簡單給錢、給物、給牛羊的做法,多采用生産獎補、勞務補助等機制,加大防沙治沙技能培訓,激勵群眾依靠辛勤勞動脫貧致富,用實際行動建設美好家園、創造美好生活。
相關新聞
新聞熱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