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由貿易港初步方案緊鑼密鼓 三要素流動成重點

發佈時間: 2017-11-07 16:02:33 |來源:中國證券報 | |責任編輯: 曹洋

 

上海自貿區發展四年之後,上海自由貿易港建設方案正在緊鑼密鼓地醞釀。中國證券報記者獲悉,上海自由貿易港初步方案圍繞貨物、資金和人員三大要素的自由流動展開,在外匯管理、稅收優惠、外籍人士領取中國綠卡及外地員工落戶等方面有望取得突破。此外,自由港將力爭實現“境內關外”的整體監管策略,以發展離岸貿易、離岸金融為發展方向。方案目前正在尋求各有關部門指導完善。

三要素自由流動成重點

中國證券報記者從參與方案討論的人士獲悉,上海相關部門提交的自由貿易港初步方案中,貨物、資金、人才三大要素的自由流動將是具體落實重點。

在貨物自由流動上,爭取一線無條件準入、登記式備案、區內免證免審,進出口的貨物在自由港之內不需要海關等部門審核,相關部門只對重點貨物實行抽檢。

資金自由流動上,主要內容包括,改善外匯管理方式,調整稅收優惠政策,完善自貿區賬戶制度,加快人民幣離岸業務發展等。落實到具體細節上,自由港將爭取實現“增量”外匯的自由流動。此外,自由港將爭取大幅降低港區內註冊企業的所得稅稅率。

人才自由流動上,對於港內企業聘用的外籍人才,將以發放中國綠卡為目標,在港內企業工作的外地人才上海落戶也可能會有更進一步的優惠措施。

華中科技大學教授、自貿區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陳波表示,人才流通的相關政策取得突破的可能性較大,外匯管理等內容尚需確認。

在方案的整體設計上,“境內關外”這一概念成為重中之重,相對應的是,“一線放開、二線安全高效管住、區內自由”。“一線放開”就是要從原來的常規性監管,變成精簡監管。“二線高效管住”立足於“單一窗口”的平臺功能,將涉及貿易監管的海關、檢驗檢疫、外匯、支付等相關監管部門接入“單一窗口”作業平臺,實現集約式、一站化的高效管理。

離岸貿易成核心抓手

自由貿易港的建設,目標並不止于貿易自身,方案的初步設想是以貿易帶動産業,“要把巨大貿易量帶來的巨大附加值留下”。以此為目標,離岸貿易、離岸金融將是自由貿易港政策的發展方向。

陳波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發展離岸貿易是貨物流通的核心,也是整個自由貿易港建設的抓手。

離岸貿易的核心在於“境內關外”式監管,貨物存儲在自由港區免稅,同時也不需要報關。

陳波解釋,海運貿易為了消解成本往往都是大宗運輸,大宗運輸造成買賣的時間錯配,也就是運過來的時候,並不知道自己的潛在賣家是誰,有可能是別的國家。如果一個港口僅僅是存儲也需要繳稅報關的話,實際上是增加了企業的成本,離岸貿易的需求因此而産生。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認為,自由港和自貿區的區別,主要體現在允許開展離岸貿易,在離岸貿易的基礎上,進一步開放高端服務業,發展離岸金融等相關業務。

陳波認為,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潛在市場之一,若允許離岸貿易,大量的國際商品甚至整個東亞的國際商品都會放到上海。根據國際經驗,隨著離岸貿易發展,大宗原材料運輸存儲、分撥中心、離岸金融等領域都將迎來機遇。

“對我們帶來的第一就是航運的貨物量增加,之前是在岸貿易和轉口貿易,現在增加了一大塊離岸貿易,把別的國家的潛在貿易也吸引進來了;第二這裡需要大量的倉儲,會帶動倉儲物流産業;第三是分撥和運輸;第四是離岸金融服務,離岸貿易需要在一級市場直接交易,需要交易平臺,需要期貨,以離岸貿易為基礎,發展金融服務和上海建立金融服務中心也是貼切的。”陳波表示。

上述産業的發展,將給相關的上市公司帶來商機。一家上市公司高管表示,公司看好大宗原材料運輸帶來的機遇。“大宗原材料具有貨量大、貨值高的特點,對於貨運的價格敏感度也比較低。”該公司業務負責人表示,隨著大宗原材料運輸的業務發展,與之相伴的倉儲、供應鏈金融等衍生業務也會快速擴張,為了發展相關業務,該公司計劃在洋山港內建設一個200畝左右的倉庫。

另一家上市公司高管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介紹,公司在洋山港運營一家跨國企業分撥中心,但目前主要負責國內市場分撥,隨著自由港政策的推進,公司有機會在分撥中心上取得更多的業務。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