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個季度GDP增速穩定在6.7%-6.9%

發佈時間: 2017-08-15 10:10:47 |來源:新京報 | 沙璐 |責任編輯: 曹洋

 

昨日,國家統計局發佈的7月經濟數據顯示,7月工業、投資等多個指標比6月有所回落,對此,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表示,主要指標增長情況和上半年基本持平,而且明顯好于上年同期。

數據顯示,7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6.4%,增速比上月回落1.2個百分點;全國服務業生産指數同比增長8.3%,增速比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1-7月份,全國固定資産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8.3%,增速比1-6月份回落0.3個百分點;1-7月份,全國房地産開發投資同比增長7.9%,增速比1-6月份回落0.6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0.4%,增速比上月回落0.6個百分點;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4%,漲幅比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

“總的來看,當前中國經濟穩中向好的態勢在持續發展,勢頭不減。”毛盛勇在昨日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儘管與6月份相比,主要經濟指標有所回落,但數據仍明顯好于去年同期,比如,1-7月工業生産增速比上年同期大幅加快了0.8個百分點,整體投資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2個百分點。

對於某些指標的回落,毛盛勇進行了分析。他表示,工業增速比6月份有所放緩,主要受7月份全國大面積的高溫天氣、部分南方地區洪澇災害以及過剩産能淘汰力度加大的影響。總體來看,工業總體運作平穩,且內部升級態勢比較明顯,高技術産業增加值的增速12.1%,裝備製造業增加值的增速10.7%,分別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增速要快5.7%和4.3個百分點。

未來經濟形勢如何?毛盛勇表示,近年來中國經濟增長的平穩性在不斷增強,過去8個季度,中國GDP增速基本都穩定運作在6.7%-6.9%之間。即使下半年經濟增速或者GDP增速放緩了0.1個或者0.2個百分點,這實際上也是一種合理、正常的小幅波動。(記者侯潤芳)

■專家解讀

大城市失業率不到5%

專家稱,比較接近“充分就業”,從就業上看,經濟發展的方向是正確的。

8月14日,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介紹了2017年7月份國民經濟運作情況,全國大城市調查失業率繼續低於5%,維持在一個比較低的水準,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1%左右,低於上年同期。

國家行政學院研究員張春曉分析,5%左右的失業率,比較接近“充分就業”,可以説是供給側結構改革中勞動力、土地、資本等要素發力,通過國企、民企吸納就業和大眾就業萬眾創新等政策激勵,我們的就業還是相當可觀的。今年上半年我們完成了735萬就業,完成全年就業指標的68%,從就業上看,經濟發展的方向是正確的。

“經濟發展的根本目的是保就業,特別是經濟危機之後的復蘇環節。”張春曉解釋,所以説,這證明我們改革的方向是正確的。但也要清楚一點,調查失業率是概率事件,意味著我們可能還有沒有納入統計範圍內的部分。我們還需要拿出相應的改革舉措,盡可能為實現就業而發展。就業是經濟復蘇過程中最重要的舉措,以就業促增長,以增長保就業。(記者任嬌)

7月PMI51.4%

專家稱,企業已願意投資,不過程度還不是那麼高。

國家統計局發佈數據顯示,7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是51.4%,今年以來各個月均穩定在51%-52%之間的擴張區間。

國家行政學院研究員張春曉分析,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50%是榮枯線,低於50%企業不願意投資,在50%之上企業願意投資,目前這個數據,説明企業願意投資。不過在51%-52%之間的繁榮區間也意味著企業願意投資的程度還不是那麼高。但願意投資已經很好了,符合目前發展的方向。

張春曉稱,中國這麼大的經濟體,在今年以來各個月均穩定在51%-52%之間的擴張區間是一個好的現象。各種政策因素一定要助力企業願意投資,激發企業的活力,這是根本所在。企業願意投資,才能發揮要素作用,這是這個數字具有的典型意義。(記者任嬌)

■趨勢

未來經濟發展趨勢如何?

數據顯示,2012年至2016年,我國全年國內生産總值(GDP)分別為519322億元、568845億元、636463億元、676708億元、744127億元,分別較上年增長7.8%、7.7%、7.4%、6.9%、6.7%。

“這五年是結構調整、築底企穩的五年。或者説是處於結束L形的一豎、正在走L形的一橫的階段,而這也是這五年中最大最好的變化。”申萬宏源宏觀分析師李慧勇認為,此前外界對於中國經濟能否實現6.5%的增長存有疑慮,而實際成果表明中國經濟超額完成了目標。

除了成功實現保增長,中國經濟在過去五年另一大變化表現在金融改革的深化。“過去五年不失時機地推進了金融改革,使得金融抗風險能力增強。”李慧勇補充,而在經濟調整過程中,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和利率市場化的推進,使得人民幣成為重要的國際貨幣。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向新京報記者解釋,經濟數據去年11月開始變好,這意味著供給側結構調整開始顯現成效。

李錦分析,從數據來看,工業也出現了分化現象,好的變好,差的更差。好的資源向優勢企業集中,差的企業被淘汰,經濟結構優化的現象突出,今年上半年逐月變好,主要是供給側結構改革調整帶來的變化,對經濟發展,惠及民生帶來了好的效果。

李慧勇認為,如果未來兩年可以見到改革紅利,預計2020年左右中國經濟將進入一個新的週期,平均增速較現在提高1到2個百分點,達到7.5%到8%左右。 (侯潤芳任嬌)

■案例

北京第三産業比重突破80%

2012年以來,北京市GDP增速一直處在7%上下的穩定區間。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趙弘認為,2012年以來,北京市經濟發展與我國經濟新常態的新特徵相契合,GDP增速由高速增長逐漸過渡到中高速增長的階段。特別是2014年北京加快疏解非首都功能後,仍保持中高速的經濟增速,實為不易,這與多年培育新動能、發展新産業密切相關。

北京市統計局介紹,五年來,全市持續推進産業結構調整,加快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新産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孕育成長,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蓬勃發展,成為帶動經濟增長的新動力。

2016年,北京市三大産業結構由2011年的0.8:22.6:76.6調整為0.5:19.2:80.3,其中第三産業比重突破80%,比2011年提高了3.7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産業向高端化發展。2016年,金融、資訊和科技服務業增加值佔北京市經濟的比重分別達到17.1%、10.8%和8.4%,高技術製造業、現代製造業成為帶動工業增長的主要力量。此外,在科技創新方面,2016年,全市R&D經費支出比2011年增長58%,年均增速為9.6%。

騰籠換鳥製衣企業成立眾創園

北京威克多製衣中心是一家集高級成衣設計、生産及銷售于一體的現代化服裝企業,其相關負責人蔡昌弓介紹,公司2001年落戶大興黃村,一直從事高檔服裝研發和生産工作。

“北京産業結構轉型給公司帶來了更大的發展空間,對人才發展和産品研發銷售都帶來了很多機遇。”蔡昌弓告訴記者,以前在北京屬於勞動密集型企業,研發和生産都在一起,隨著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騰籠換鳥,留下的是合適的,騰出的也都是優秀的,公司發展不斷規範化。2015年,威克多在保留北京總部的基礎上,投資15億元將生産基地搬到了衡水,帶動了當地上千人的就業。

蔡昌弓介紹,生産基地遷入衡水後,産能比以前擴大一倍,同時,公司加快結構調整和産業升級,加大研發投入,騰出的場地公司創立了格雷眾創園,吸引了近百家從事服裝産業相關研發的工作室和創新企業。目前,該企業年産值達18億元,納稅超過億元。 (記者沙璐)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