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摩擦對中國大豆市場影響有限可控
發佈時間: 2018-07-10 16:06:16 |來源:經濟日報 | |責任編輯: 孟君君
7月6日,美國開始對價值34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徵25%的進口關稅。我國被迫做出反制措施,對原産于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加徵關稅,大豆成為重要焦點。
我國大豆高度依賴進口,美國是中國大豆重要的來源地之一,然而,中美貿易摩擦對我國大豆市場的影響有限可控。專家認為,貿易摩擦必將成為我國大豆産業變革的一次重要機遇,構建大豆進口多元化格局,提高國産大豆自給率,勢必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成為我國大豆産業振興的著力點。
國內大豆市場“波瀾不驚”
自從7月6日我國被迫對美國進口大豆加徵關稅以來,國內大豆、豆粕、食用油市場顯得波瀾不驚,並沒有出現預期中的大漲大跌。足見中美貿易摩擦短期內無法改變國內大豆市場的供需格局。
從臨儲大豆拍賣情況看,國家糧食交易中心今年在東北三省重啟臨儲大豆銷售以來,截至7月9日,拍賣成交66萬噸,成交率40%左右;拍賣價格最高為每噸3190元,最低為每噸2920元,平均價格為3025元。大豆拍賣價格低、成交率不高,一方面是因為今年拍賣的大豆主要為2013年臨儲大豆,品質不如新上市的大豆;另一方面也看出下游企業對大豆需求不旺。
由於當前是豆製品消費的淡季以及東北臨儲大豆拍賣的存在,中美貿易摩擦對大豆現貨價格提振作用非常有限。黑龍江省海林市長汀鎮平安村農民卞樹軍告訴經濟日報記者,由於去年秋季以來大豆價格持續走低,現在當地大豆價格大約為每斤1.65元左右。由於價格較低,他家裏現在還有2萬多斤大豆沒有賣出去,他們村裏像他這樣持豆待售的農民還有10戶。
中美貿易摩擦並未給油脂市場帶去預期的大漲,終端市場表現得更不明顯。記者7月9日在京東超市平臺看到,一瓶5升“九三”牌非轉基因VA大豆油價格為58.8元,與以往價格持平。南華期貨農産品研發中心分析師劉冰欣認為,首先,目前國內食用油價格保持穩定,主要是因為今年全球植物油供大於求的局面並沒有發生根本改變,國內豆油庫存壓力較大;其次,我國食用油對外依賴程度雖然超過了60%,但是進口渠道已經實現多元化,除了從巴西、阿根廷、美國等國家進口大豆滿足國內食用油需求外,還從加拿大進口菜籽和菜籽油,從印度尼西亞進口棕櫚油;第三,近年來我國國內豆油、菜籽油、棉籽油、葡萄籽油、茶油、亞麻籽油、葵花油、牡丹油的自給率都有不同程度提升,成為國內食用油市場穩定的“定海神針”。
中美貿易摩擦對我國豆粕市場有一定影響,但是影響有限。我國78%以上的進口大豆被加工成豆粕,用於飼料生産。從短期來看,由於當前正是巴西、阿根廷等南美國家大豆上市季節,國內榨油企業大量進口南美大豆,豆粕庫存壓力較大,豆粕價格上漲乏力。從遠期來看,隨著國內壓榨企業豆粕庫存壓力進一步釋放,以及從美國進口大豆成本增加,這些將對國內豆粕價格上漲形成支撐。
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副會長于露認為,由於飼料生産企業已採取應對措施,9月份之前,飼料價格不會有太大變動,養殖業成本也不會有太大變化。近年來,我國油菜籽進口呈現快速增長態勢,菜籽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少量替代豆粕用於飼料生産。我國也一直在研製玉米深加工産品——玉米蛋白粉,由於蛋白含量高,可以與豆粕、菜籽粕等,作為養殖業所用飼料的蛋白質來源。長期來看,我國正在加大農業科研投入,利用稻穀、小麥、玉米研製出深加工蛋白産品,一定程度上可以改變飼料蛋白過度依賴豆粕的現狀。
進口多元化格局已形成
中美貿易摩擦有可能改變全球貿易形勢,打亂了我國大豆進口來源的原有格局,但是有助於加速推動我國大豆進口來源地多元化。
我國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農産品市場,大豆對外依賴程度超過85%。據中國海關統計,2017年,中國進口大豆總量9549萬噸,巴西、美國、阿根廷是中國大豆進口的前3大來源地,佔我國大豆進口總量的94.6%,幾乎壟斷了中國大豆消費市場,其中,從美國進口大豆3285萬噸。
中美貿易摩擦勢必打破中國進口格局。今年美國大豆在中國市場遇冷,美國對中國的大豆出口量直線下降。根據中國海關數據,今年一季度,我國從美國進口的大豆減少了20%。我國大豆採購重點轉向巴西、阿根廷、俄羅斯等國家。近年來,我國自烏拉圭、加拿大、俄羅斯、烏克蘭、衣索比亞、哈薩克、馬拉維等國家進口的大豆快速增長。
今年7月1日開始,我國根據《亞太貿易協定第二修正案》,對孟加拉、寮國、印度、南韓和斯里蘭卡等5個國家的進口大豆關稅由3%下調到零。“這也是為下一步大豆進口來源地多元化進行更有針對性的佈局,緩解美國大豆進口減少帶來的壓力。”于露説。
不過,除了印度外,其他國家大豆産量有限,並不具備對中國出口大豆的能力,預計不會對中國大豆進口格局産生較大改變。總體來看,我國從美國進口大豆數量將大幅下降,為解決大豆供應短缺問題,我國可能進口更多的豆粕、油菜籽、棉籽、玉米酒糟甚至其他蛋白粕替代一部分豆粕用於飼料生産。
提高國産大豆自給率
中美貿易摩擦凸顯我國大豆産業對外依存度過高的問題。于露認為,從長期來看,應逐步採取綜合措施降低對大豆進口的依賴。要通過市場引導和金融扶持,以及農業科技的投入等手段,擴大大豆種植面積,提高單産效率。
我國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整種植結構已經取得成效。大豆種植面積和産量在經歷了多年下降之後,已經從2015年以來連續3年實現恢復性增長。根據國家糧油資訊中心預測,2018/2019年度我國大豆播種面積將達到847萬公頃,預計今年大豆産量將達到1580萬噸,為2006年以來的最高水準。
劉冰欣認為,國內大豆市場與國際大豆市場關聯性較強,近年來受國際大豆價格走低的影響,國內外大豆價格倒挂嚴重,國産大豆在價格上一直處於劣勢。如果中美貿易摩擦常態化,美國大豆進口成本增加,國産大豆價格優勢將逐步凸顯,競爭力提升,國産大豆的壓榨價值將重新被定位。如果國産大豆價格持續走強,農民種植意願回暖,國産大豆種植面積和産量還將進一步增加。
專家表示,應該合理宣傳和引導健康消費理念,加強開發國産大豆蛋白,避免肉、禽、蛋、奶、油、豆製品受國際市場影響。山東禹王集團總經理李順秀認為,目前,我國正處在消費結構升級的重要階段,居民改善食物營養結構的願望迫切,對高蛋白食品需求增加。國産大豆是一種具有非轉基因、高蛋白、食用特性的優質蛋白大豆,提高國産大豆産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開發更多的大豆蛋白産品,滿足居民對植物蛋白的需求,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對畜禽産品的消費需求,減少對進口大豆和豆粕的需求。(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劉慧)
相關新聞
新聞熱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