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借腦發力”共話“世界牦牛之都”發展之策

發佈時間: 2018-06-27 14:20:18 |來源:中國新聞網 | 作者:羅雲鵬 |責任編輯: 沈曄

 

青海“借腦發力”共話“世界牦牛之都”發展之策

圖為2018年青海牦牛産業發展高峰論壇現場。 羅雲鵬 攝

26日,2018年青海牦牛産業發展高峰論壇在西寧舉行,業界專家及品牌行銷機構負責人共話“世界牦牛之都”發展之策。

青海是中國的四大牧區之一,畜牧業是青海的支柱産業。截至2017年年末該省牦牛存欄481萬頭,佔世界的三分之一,省(區)排列居中國第一位,素有“世界牦牛之都”之美譽。

原中國農科院蘭州畜牧與獸藥研究所研究員陸仲麟介紹,青海在牦牛營養學研究、畜牧系統學研究、牦牛傳染病侵襲病學研究等領域均在中國同行前沿,這與青海畜牧科研人員數量和一線實踐經驗密不可分。

“如何在推動牦牛産業發展中發揮當地科技人員的聰明才智是一項十分緊迫的任務。”陸仲麟坦言,“(青海)也應創造條件積極歡迎‘外腦’在青從事牦牛事業發展。”

資料圖為青海三江源地區高原牦牛。 羅雲鵬攝

資料圖為青海三江源地區高原牦牛。 羅雲鵬攝

青海省農牧廳數據顯示,青海牦牛存欄佔世界牦牛的40%,是農牧業的龍頭産業,近年來牦牛産加銷一體化體系已初步形成,青海省從事牦牛肉、奶、毛絨的加工企業有500多家,帶動農牧戶50.6萬戶,從事牦牛養殖生産的合作社組織有1000多家,産品種類達到200多種。

中國農科院北京畜牧獸醫所研究室主任孫寶忠説,充分利用公眾認知,強力推進牦牛肉商品化發展,是進一步推進青海牦牛産業發展的關鍵所在。

據了解,本月20日,青海已成立牦牛産業聯盟,涵蓋青海從事牦牛産業的科研、教學、推廣、養殖、生産、加工的相關單位和合作社、金融、銷售部門,旨在通過優化資源配置、延伸産業鏈條、拓寬産業功能、提升産業技術創新能力、支撐牦牛産業發展。

“一個産業發展需要有王牌産品才能立足,發展牦牛産業應有品牌思維,且安全是底線、健康是核心、方便是趨勢。”北京方圓品牌行銷機構負責人李明利説。

青海省農牧廳黨組書記、廳長王玉虎表示,將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突出品牌、基地、標準、機制建設,加快構建牦牛生産體系、加工體系、經營體系全産業鏈,把青海打造為中國牦牛特色産業優勢區和重要的牦牛肉生産基地和精深加工基地,實現生態、生産、生活共贏。


新聞熱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