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工業設計師“回流”二線城市 度過水土不服階段

發佈時間: 2018-05-29 10:33:19 |來源:中國青年報 | 作者:王磊 |責任編輯: 沈曄

 

90後工業設計師“回流”二線城市

度過“水土不服”階段,激活傳統産業轉型升級

1992年出生的皖籍工業設計師夏承安沒想到,從“設計之都”深圳回到合肥,沒過一年時間,就趕上了“在家門口”召開的2018世界製造業大會。合肥的國際化程度超出了他當初的預想,他帶著自己設計的作品,作為中國合肥工業設計城(合肥市青年創業園)的12家代表企業之一登臺亮相。

據了解,合肥工業設計城已經成為當地規模最大的工業設計産業和國際高端人才集聚區。2016年12月正式開城至今,引進來自德國、澳大利亞、上海、深圳、廣州等地的136家工業設計中心、企業研發中心、工業設計企業及上下游配套企業入駐。先後有12家企業獲得86項國際工業設計大獎(包括德國紅點、IF、IDEA)以及國內工業設計類大獎。

值得一提的是,越來越多像夏承安這樣的90後工業設計師從深圳、上海等地“回流”至合肥座二線城市。他們能儘快度過自己的“適應期”嗎?他們的到來,給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帶來了多大的變化?

一個設計讓銷售額超9000萬元

“因為一個成功的工業設計,一年多時間,一款燜燒杯的銷售額就超過了9000萬元!”從深圳回來的工業設計師李鳳婷,如今是合肥行言産品設計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她經常用上述案例向客戶強調工業設計的重要性。

燜燒杯來自日本,傳統造型就是一個圓形的罐子。當一家生産玻璃杯的企業表示要做中國人自己的“燜燒杯”時,李鳳婷帶著年輕的設計師團隊展開了細緻的市場調研,最終對這款産品進行了重新定義——用戶應當是大學生、白領以及母嬰人群,為此在外觀上進行了創新,讓色彩變得更加“萌寵”,同時還添加了拎手,便於外出攜帶。

去年9月,這款燜燒杯上市後,一炮打響,創造了天貓商城同類産品銷量第一的紀錄,也打破了該類目進口商品獨霸天下的格局。

合肥工業設計城管委會負責人王正榮表示,工業設計已成為製造業競爭的核心動力之一,産品的國際競爭力首先取決於産品的設計開發能力。尤其對於合肥這樣的傳統製造業基地來説,要想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現産業的轉型升級,離不開工業設計的支撐。 小米科技董事長兼CEO雷軍曾向媒體表示,小米用短短7年多時間,從無到有成長為千億元規模的製造業企業,成功的密碼之一也是對創新尤其是設計的高度重視。

不過,當前工業設計産業和人才主要聚集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作為全國第一個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設計之都”稱號的城市,深圳擁有各類工業設計機構近6000家;各産業領域企業設計部門近4000個;工業設計師及從業人員超過20萬人。

合肥是全國最大家電製造基地、全國規模最大的新型顯示産業基地、全國重要的汽車和裝備製造基地。但是,工業設計的發展水準與目前製造業水準不相匹配。

意識到這一差距後,合肥著手打造工業設計城,先後引進上海龍創設計、上海木馬、深圳鼎典、廣州方塊等行業頂尖的設計公司,一時間形成産業集聚效應。

合肥市經信委還印發了《合肥市工業設計産業發展規劃(2018-2022)》,全面推廣應用以綠色、智慧、協同為特徵的先進設計技術,推動工業設計與工業企業、企業戰略和品牌塑造深度融合,促進“合肥製造”向“合肥智造”轉變。

正是在這一背景下,眾多90後工業設計師跟隨企業,來到合肥公司,開始了“再創業”。

從“一線”到“二線”,要過水土不服關

90後設計師招理春是土生土長的廣東人,如今是合肥鼎典工業設計有限公司的負責人。此前,他就對合肥這座城市“心生嚮往”。

“2016年,我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深圳研究院看到了很多高大上的技術,當時就想,如何打通最後一公里,把它們轉化成民用産品。”招理春沒想到,一年之後能來到合肥創業,並且把自己的專業特長髮揮得淋漓盡致。

招理春所在的公司,幫助合肥高新區的一家企業進行産品線梳理重新規劃設計和研發,打造出“全球首款機動車尾氣立式遙測設備”,為企業實現2017年營業總收入60%的增長,成為工業設計機構幫助合肥技術型工業企業轉型升級的典型案例。

“當時這家企業産品出廠不良率高、零器件外漏……我們的專業就是就是提供一條龍的服務,解決這些問題,同時在材料上進行改進,外觀上進行改良。”在招理春看來,合肥是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原始創新的成果層出不窮,這就為工業設計提供了巨大的市場,“所以很多年輕的設計師願意過來尋找新的機遇”。

“目前國內的工業設計産業園,絕大多數都以本地公司為主,而我們這裡一下子就聚集了國內最頂級的設計公司。”王正榮坦言,工業設計公司的大量涌入,對配套條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之前有個項目,我們這邊還沒有先進的打版設備,不得不往返合肥與東莞兩地,耗費了大量的時間成本。”招理春對此深有感觸,在設計領域必需的新材料和大數據平臺方面,二線城市與深圳等地還有很大的差距。

目前,在各級政府部門的支援下,合肥工業設計城正在積極搭建國家級中小企業服務平臺、工業設計交易平臺、品牌傳播平臺、3D列印和模具製作服務平臺,旨在為企業和設計師提供更加完備的配套服務。

在王正榮看來,最關鍵的是,“人才來了之後,得讓他們有活兒幹,才能真正留得住。”她分析,很多外地的設計師初來合肥,都會面臨著開拓市場的重任,有時難免會陷入“白天接單,晚上加班”的困境,不能確保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産品設計研發中。

為此,她在各種場合呼籲,希望政府能夠引導本地企業重視工業設計,把更多的合作機會交給本地設計公司,這樣才能培育壯大本地的設計企業,完善生態産業鏈。

據了解,在合肥市經信委的支援下,合肥工業設計城積極與合肥各縣區對接,舉辦了幾十場企業對接會,先後為入駐企業對接了合力、江淮、惠而浦、中鐵文創等項目。目前已經初步完成了24項重點設計研發成果的落地轉化工作。

“年輕的設計師之間必須進行交流,才能産生更多的創意,加快專業成長。”夏承安大學畢業後,進入國內最頂尖的設計公司,拿到了紅星獎在內的數十個獎項。在他看來,這得益於“交流”的氛圍。儘管遠離深圳總部,置身合肥工業設計城,夏承安仍然能感受到這樣的氛圍。

合肥工業設計城舉辦的“國匠工典”工業設計大講堂活動,已連續舉辦10期,累計培訓人員超過2000人次,並採用“走進企業”、“走進院校”的開放式、融合式培訓模式,促進工業設計人才的學習交流、産業對接。

“我們不僅要引進外地的優秀設計師,更要把重心放在培養本地設計師上來,只有設計創新上去了,合肥才能成為真正的‘創新之都’。”王正榮説。


新聞熱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