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打生態牌 秦嶺小城陜西留壩共用“綠色經濟”
發佈時間: 2018-04-26 11:11:43 |來源:中國新聞網 | |責任編輯: 沈曄
資料圖:紫柏山觀光索道 張若水 攝
“今年計劃生産袋料香菇200萬筒,其中自建示範基地100萬筒,為617家農戶託管100萬筒。”位於陜西省漢中市留壩縣的一家農業科技公司負責人吳建海告訴記者,2017年已為當地5個村提供夏菇35萬袋,帶動發展了175家農戶。
留壩縣地處秦嶺深處,全縣4.7萬人,林地面積佔93.6%,是南水北調水源保護地,也是大秦嶺生態保護限制開發區。
沒有工業,作為一個小、弱、偏、貧的山區縣,留壩以生態文明建設為抓手,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走出了一條民富縣強,科學、可持續特色發展道路。
當地官方制定了“生態立縣、藥菌興縣、旅遊強縣”的發展戰略,開創了生態保護與科學發展協調並進的新局面。近5年來,居民收入翻番。
目前,該縣已建成食用菌産業基地52個,標準化食用菌大棚1503個。新發展食用菌687萬袋,帶動了近750家農戶增收。
“我們否決了投資10億元的紫柏山風力發電項目。”在留壩縣紫柏山頂,風力強勁。紫柏山景區管委會主任劉亮説,“這些項目的實施會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
留壩縣境內的紫柏山,是與華山、驪山齊名的陜西名山。海拔2200米以上是亞高山草甸,有天坦群落,資源豐富。當地以“守住青山綠水”的責任和擔當,拒絕了一批資源開發性項目。近5年來,關停了淘金、採沙和礦山開採等一批企業,從源頭上斬斷了破壞環境的行為。同時,還實施了最嚴格的生態保護政策。
依託境內的綠水青山,當地統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與旅遊産業發展,打生態牌、做綠色文章,以一業興帶動百業旺。
留壩縣副縣長周昊明介紹,秉持“修舊如舊”的理念,當地把具有近300年曆史的留壩老街恢復建設成一條集休閒、購物、飲食、娛樂於一體的旅遊街區。精心打造了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鄉村。
“大融合和‘旅遊+’的理念,推動農旅、文旅、體旅全産業鏈融合發展,培育新業態、打造新産品。”留壩縣委書記許秋雯説。
當地旅遊直接從業人數達3500人以上,帶動轉移勞動力1.03萬人次。2017年,留壩農村常住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9535元,其中旅遊産業給每人平均純收入貢獻3306元,佔比達到34.5%。
留壩縣還實施了環境綜合整治,逐漸完善以高端特色民宿、家庭賓館、農家樂改造提升等多種度假産品,全面提升旅遊接待服務能力和水準,推動全域旅遊向建設大秦嶺山地度假旅遊目的地和生態旅遊強縣轉型升級。
許秋雯表示,“青山綠水”是留壩最寶貴的生存資源,也將是留壩發展最寶貴的後發優勢。
相關新聞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