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政策鼓勵 珠三角多個城市醫養結合“各顯神通”

發佈時間: 2017-10-27 16:35:15 |來源:廣州日報 | 汪萬里、鮑文娟、周文吉、嚴建廣 |責任編輯: 沈曄

 

醫療養老一站搞定

政策鼓勵下珠三角多個城市醫養結合“各顯神通”

老人去哪兒?這是今天乃至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我們必須面對的一個問題。無論老人和兒孫們有多麼心不甘情不願,在全省60周歲以上戶籍老年人口1334萬人(截至2016年年底的數據)的面前,對這佔據全省戶籍人口14.6%的老人,單純的家庭養護確實已經越來越難以為繼,能將“醫”和“養”結合的養老機構將成為不少老人的歸宿。珠三角地區各個城市對醫養結合有何鼓勵政策?在重陽節之際,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在多個城市展開了調查。

官方政策

試點支援力度“前所未有”

去年6月,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和民政部辦公廳確定了第一批國家級醫養結合試點單位名單,廣東的東莞和江門入選。兩個城市分處珠三角東岸和西岸,城市老人組成結構也頗具代表性。

東莞和江門迅速將“試點資格”轉化為行動。東莞市衛生計生局副局長張亞林在今年年初的東莞“兩會”上表態,從今年開始,東莞的醫養結合會有一個嶄新的面貌。兩個月後,東莞《關於促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的實施意見》便與公眾見面。這個月底,東莞首批兩家醫養結合的護理院將正式啟用。

東莞對醫養結合掏出真金白銀。據東莞東坑醫院院長潘永晃表示,對首批醫養結合機構,東莞財政對每張床位一次性補助22500元建設費,啟用後,還會每張床位每月補助100元。有業內人士評價,此對於醫養結合機構的支援力度實屬“前所未有”。

江門也在今年4月印發實施《江門市國家級醫療衛生和養老服務相結合試點工作實施方案》。根據方案,江門市今年內就將把符合條件的醫養結合機構納入江門市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協議管理範圍,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老年人在醫養結合機構就醫,符合規定的醫療費用納入醫療保險基金支付。公辦養老機構實現醫養結合全覆蓋。2018年,民辦養老機構實現醫養結合全覆蓋,全市80%以上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居家養老和機構養老家庭病床服務。到2020年,100%的符合條件的居家養老和機構養老建床對象按照基本醫療保險的有關規定納入家庭病床。

時間表已相當具體,且可拭目以待。

“醫+養”觸角伸向社區

《佛山市促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實施方案》提出了建立完善醫療衛生機構與養老機構合作機制、支援養老機構設置醫療機構開展醫療服務、科學統籌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資源佈局、推動醫療衛生服務延伸到社區和家庭、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舉辦醫養結合機構、全面推進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務、推動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融合發展、加快發展中醫藥健康養老服務、探索建立多層次長期照護保障體系共九個方面的主要任務。

深圳作為第二批國家級醫養結合試點城市,則將在基層推廣家庭醫生作為推行社區及居家養老的關鍵一步。根據深圳衛計委、民政局和人力資源保障局制定的相關醫養融合試點工作方案,2020年,所有的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等社區養老服務機構與基層醫療機構建立醫養結合機制;65周歲以上老年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覆蓋率和健康管理率均達到80%。

為實現這一系列目標,《深圳市家庭醫生服務管理辦法(試行)》目前已結束徵求意見,其中提出經醫療安全評估,書面告知醫療風險,並取得簽約居民知情同意後,可以視情況提供到府服務。這就將打破醫生只能在醫療機構內執業的限制,為醫生到府服務掃清法律障礙。

醫養結合模式

“百花齊放”

從國家部委到地方政府的鼓勵態度,給地方嘗試各种醫養結合模式提供了動力。珠三角的各個城市根據自己的特點“百花齊放”,但“好花能否常開”,仍是一個未知數。

模式一:醫院增加養老的功能

東坑醫院是東莞鎮街醫院醫養結合的試點之一。按照院長潘永晃的估算,僅在東坑鎮,2015年60歲以上常住失能老人約1000人,70歲以上常住失能老人約360人,保守估計東坑鎮及常平、橫瀝、大朗等周邊鎮區願入住護理院的失能老人將達千人以上。東坑醫院護理院設置的床位不過302張,醫養床位未來可能會供不應求。

江門五邑中醫院相關人士表示,醫院增加養老功能的模式既能充分發揮醫療機構軟硬體水準較高的優點,也能夠充分利用閒置的醫療資源,尤其是解決部分專科醫院和基層衛生院病源不足的問題。

模式二:養老院增加醫療功能

第二種模式則與第一種模式方向相反:在養老院內增設醫療功能。不過,有受訪的業內人士表示,養老院內設醫療機構,投入大、難以取得相關的醫療資質。

因此,更多養老機構採取的是折中的方案:養老院向醫院購買醫療服務。上個月開業的東莞常平鎮由四星級梵爾賽酒店改建而成的養老院正是如此。這家養老院和周邊醫院簽約,由醫院來負責養老院內老人的醫療問題。未來是否會直接在養老院裏設置醫護人員?梵爾賽酒店董事長黃河山表示,要看未來的具體情況而定。

新會區幸福壽星安老之家也是類似的模式。其負責人認為,和醫療機構合作購買專業的醫療服務,可以降低養老院的成本,又可以為老人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因此這種模式更受民營養老機構的歡迎。

從數據上看,這種模式確實比較易於接受。在佛山,與醫療衛生機構建立合作關係的養老機構共29間,能夠以不同形式為入住老年人提供醫療衛生服務的養老機構已達到70%。

模式三:直接新辦醫養結合機構

在東莞萬江高埗路口的“東莞福星女兒家護理院”今年9月初試營業,它拿到了東莞第一張醫養結合護理院的牌照。目前東莞醫養結合的很多政策、做法都有這個公司的影子。

此模式也得到了“江門方案”的鼓勵。按照《江門市國家級醫療衛生和養老服務相結合試點工作實施方案》,江門將推進政府購買基本健康養老服務;探索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的投融資模式;對投資額在10億元以上的民辦醫養結合機構按照不同的投資額檔次給予最高3500萬元的補助。

模式四: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支撐輻射”

此模式即通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為轄區常住老年人免費提供各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家庭醫生服務。

目前,佛山共有38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衛生院、325間社區衛生服務站,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達79.12%。

模式五:“家庭醫生”嫁接醫養結合

近年來,家庭醫生在廣東省內發展迅猛。而深圳則將家庭醫生和醫養結合嫁接起來。按照深圳衛計委的解釋,這裡説的“家庭醫生”不等於私人醫生,其實並不以居民住所為主要服務場所,主要還是在醫療機構內為居民提供服務。業內人士告建議,家庭醫生到府服務的法律問題、服務報酬問題以及為患病老人到府服務消費刷醫保卡等問題應儘快解決。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