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年中國或成世界“最老”地區之一

發佈時間: 2016-10-09 10:15:12 |來源: 新民晚報 | 作者:王蔚 |責任編輯: 曹洋

 

國際通行標準是將65歲以上確定為老年,但我國則是60歲,要不要將老年人口標準與國際“接軌”?這個問題在今天由華東師範大學主辦的第二屆城市養老論壇上引起關注,衍生的另一個重要問題便是如何探索出一條符合國情的社會化養老之路。

聯合國在1956年出版的第一本研究人口老齡化報告《人口老齡化及其社會經濟影響》中,以65歲為老年人口的標準,但這一標準主要考慮到了西方發達國家的退休和社保標準。我國則是以60歲作為界定,如我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二條明確規定“本法所稱老年人是指60周歲以上的公民”。

華東師大城市發展研究院養老事業研究中心主任林拓教授介紹説,為了進一步區分不同國家的老齡化程度,聯合國又最新提出了一個“超級老齡化”的定義,即一個國家65歲及以上的人口超過總數20%。

截至目前,世界上只有德國、義大利與日本等三個國家進入了“超級老齡化國家”的行列,而預計到2020年,將有13個國家步入“超級老齡化”社會,到2030年,“超級老齡化”國家數量將提高至34個。根據聯合國公佈的相關數據可以發現,發達地區老年人口比例在2010年達到15.9%,2050年將達到25.7%,並將持續上升,而中國60歲以上人口比重尚不足20%,相較發達國家的年齡結構尚屬年輕。“但不容樂觀的是,相關預測還顯示,2050年中國60歲以上人口占比將超過30%,和歐洲、加拿大等並列為世界上‘最老’的地區。”林教授説。

面對急速的人口老齡化,養老問題越來越成為社會的焦點。我國傳統的家庭養老模式,也在論壇上引起了專家們的熱議。首先,家庭養老是一種通過社會習慣和習俗約束形成的非正式養老制度,這種養老模式缺少穩定性和制度保障,家庭經濟狀況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老人晚年物質生活的品質。

同時,實行家庭養老,老年人的生活水準還受到子女法制觀念、道德水準的制約,特別是現代社會的發展和變遷又面臨很多不確定性的因素,子女經濟狀況的不穩定因素也逐漸增多,失業、災害、疾病都可能使家庭養老受到影響。

因此,專家們普遍表示,建立在單個家庭和家庭成員道德水準基礎上的家庭養老模式,會隨時面臨各種風險。林拓教授説,近年來,中國在養老問題上出現了可喜的變化,“基本養老制度”、“新農保”、“高齡養老津貼制度”等制度的完善,標誌著一個普惠式的養老保險制度正在逐步建立,社會化養老將是中國養老的必經之路。強調國家和社會是養老的責任主體,但家庭並沒有因此而放棄應該承擔的養老責任,實際上就是家庭用基本的養老資源來置換公共的養老資源。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