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10城市接連傳出限購鬆綁 專家稱僅靠政策...·故宮推出歷代書畫展 64件(套)精品亮相·第十五屆西博會成功攜手德國漢諾威·印度文物精品展在山西展出:含127件文物·重慶工展會開幕兩天吸引9萬人次 預計6天...·《八種可能路徑》中國當代藝術展在柏林開幕·承接全球會展東移契機 琶洲島將建世界第...·各銀行競逐移動金融 掌上消費成新生活方式·北京嚴管進京證車市雪上加霜:外地車來 ...·理財通7日年化收益率全線破5% 部分投資 ...
聯盟中國union.china.com.cn >> 快訊 轉播到騰訊微網志 字號:

同仁堂阿膠陷“品質門” 年初漲價三成遭質疑

聯盟中國union.china.com.cn 時間: 2014-05-07 來源: 中國經濟網  臧允浩

年初剛宣佈提價30%的同仁堂阿膠,卻于近日被媒體曝出品質問題:有媒體稱,經權威第三方檢測機構的檢測,北京同仁堂的阿膠樣品原料品質相對較差。

不過,事後同仁堂發表聲明稱,“該批號阿膠生産過程符合GMP要求;同時我們對該批號産品的企業留樣産品進行了復檢,結果符合《中國藥典》標準”。

據悉,同仁堂于2009年發力阿膠業務。雖然與東阿阿膠、福膠等品牌相比,同仁堂屬後來者,但憑藉其多年積累的品牌優勢,同仁堂阿膠銷售額逐年增長,産品定價亦水漲船高,今年初同仁堂更是緊隨東阿阿膠提價30%。

有業內人士稱,“一邊漲價,一邊卻暴露品質問題,這難免讓人質疑同仁堂的阿膠産品是否真的物有所值”。

更令人擔憂的是,同仁堂品質問題近年來呈頻發之勢。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不完全統計,僅從去年起,就有廣州、天津多地曝出各類品質問題。這無疑與同仁堂“老字號”、“高端品牌”的形象相悖。

對此,中國經濟網記者多次致電北京同仁堂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但截至發稿前無人接聽。

同仁堂阿膠品質差?

4月29日,《消費者報道》稱,權威第三方檢測機構的檢測結果顯示,在代表阿膠産品品質的一項重要指標——“L-脯氨酸”上,北京同仁堂的阿膠樣品未達國家標準,其數值低於國家標準10.0%為9.5%——這意味著其原料品質相對較差。

據了解,阿膠的主要原料是驢皮,主要成分是蛋白質,按中醫藥理論,具有補血止血作用。驢皮的品質高低也決定了阿膠品質高低,不過,在市場上,由劣質皮料或者以其他動物皮冒充驢皮的假阿膠事件時有出現。

為驗證市場熱賣主流阿膠産品的品質,此次《消費者報道》送檢的6個品牌8款阿膠塊産品,包括東阿阿膠、福牌、同仁堂、太極、東健等品牌,檢測了“四種氨基酸含量”和“鑒別”兩個品質項目。

“四種氨基酸含量”的選擇,是根據2010年新版《中國藥典》規定:阿膠中L-羥脯氨酸、甘氨酸、L-脯氨酸、丙氨酸這四種氨基酸的含量分別不得少於8.0%、18.0%、10.0%、7.0%。

“驢皮中這幾種氨基酸的含量與大多數動物皮相比要高,可以真實地反映原料驢皮和阿膠的品質。”中國藥科大學藥學院副教授李博表示。

中山大學藥學院藥物分析教研室徐新軍博士也解釋,這四種氨基酸在阿膠的水解産物中是最多的,對這四種氨基酸成分進行含量測定,可增強阿膠品質標準的可控性。

據報道顯示,此次媒體送檢的8款産品中,唯有同仁堂在L-脯氨酸這項指標中低於《中國藥典》規定的10.0%。

不過,對於《消費者報道》這一檢測結果,同仁堂于4月30日在官方網站回應稱,“首先我們對該報道涉及批號的阿膠進行了生産全過程的回顧和自查:該批號阿膠生産過程符合GMP要求;該批産品生産所用原、輔料均經過嚴格檢驗合格後使用;該批産品出廠檢驗結果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標準,同時我們對該批號産品的企業留樣産品進行了復檢,復檢結果為L-脯氨酸含量10.6%(國家藥典標準為不得少於10.0%),符合藥典標準。

同仁堂還透露,本著對社會負責,對消費者負責,對企業負責的原則,我公司將安排該批號産品送國家權威藥品檢驗機構進行復檢,復檢結果將另行公佈。

高端品牌之惑

目前,我國阿膠市場格局暫時穩定,東阿阿膠主打高端,福膠則牢牢抓住了中低端市場,而以同仁堂、太極阿膠等為代表的後來者,則正瓜分掉剩下的阿膠市場。

2012年,福膠集團董事長楊福安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稱,2011年,阿膠塊市場總銷量近6000噸,福膠銷量2300噸,東阿阿膠的銷量為1400噸,剩餘份額被其他阿膠企業瓜分。按此計算,東阿阿膠和福膠兩家企業的銷量加起來已經佔到市場的六成以上。

不過,對於後來者同仁堂而言,其阿膠産品銷售額增速著實不慢。2009年,同仁堂開始發力阿膠業務,歸子公司同仁堂科技。公開資料顯示,2010年、2011年,同仁堂科技阿膠塊的銷售額就分別達到了5000萬元和9000萬元,2012年阿膠塊的銷售額過億。

在銷售額獲得穩步增長後,同仁堂開始提價發力中高端市場。2012年,東阿阿膠的阿膠塊出廠價和零售價提高10%,《新快報》報道,提價後,同仁堂科技的阿膠塊價格從每斤570元達到690元,雙方價差縮小為135元。

而在2013年東阿阿膠的屢次提價中,同仁堂科技並未跟進,但是,在2014年初東阿阿膠提價後,同仁堂科技迅速跟進,提價30%,將終端産品價格提高到每斤898元。

與此同時,同仁堂也開始迅速擴大産能。2012年11月,同仁堂科技在河北設廠,擴産800噸,加碼阿膠爭奪戰。

不過,同仁堂阿膠與東阿阿膠相比仍然有較大差距。安邦諮詢醫藥行業分析師劉忠堂表示,同仁堂阿膠具有較大品牌優勢,同仁堂旗下的連鎖藥店也是一大競爭優勢,但是目前同仁堂阿膠塊的銷量不高,預計2013年只有200噸左右,和東阿阿膠、福膠年銷量2000噸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北大縱橫高級醫藥合夥人史立臣表示,不管價格高低,其實各品牌阿膠的生産成本都差不多,其生産門檻也不高,阿膠市場更看重品牌、行銷等方面。

“同仁堂作為老字號,擁有較高知名度。在阿膠産品上,同仁堂希望借助自己較高的品牌溢價能力搶佔市場。然而,阿膠産品是單方製劑,進入門檻低,更多考驗一個企業的行銷能力,但這正是同仁堂的軟肋”,史立臣分析稱。

在史立臣看來,對同仁堂更不利的是:近年來同仁堂品質問題不斷,這與同仁堂老字號、高端品牌的形象形成巨大反差。

根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不完全統計,除今年被曝光阿膠産品品質較差外。去年一年同仁堂就先後三次被曝出品質問題。

2013年1月,廣州銷售的同仁堂總統牌破壁蜂花粉片被指添加甘露醇,受到質監、工商等部門的查處,甚至連衛生部也明確指出其使用的相關添加劑屬非法添加。據悉,小劑量地、合理地、短期地應用甘露醇,可起脫水利尿作用,對需要的患者是有益的。但如果加入食品中,讓普通消費者長期服用,其後果必然是弊多利少。

2013年4月,在天津藥監局的一次檢驗當中,同仁堂地黃被檢出總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項目不合格。在核實之後,公司方面稱:該批號為100110720的地黃並非同仁堂(亳州)飲片有限公司生産,與天津中新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健民大藥房無業務往來。

2013年10月,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佈了二季度藥品品質公告,對102家藥品生産企業、1238個藥品經營企業和418個醫療機構的886個品種4509批次藥品進行抽驗,其中81個品種197個批次不合格。在這份名單中,同仁堂的安宮牛黃丸榜上有名。

責任編輯: 曹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