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華南城電子商務産業園應邀參加2014廣州 ...·味久香•煎餅哥:打造中國最佳餐飲連鎖品牌·加速擴張 康恩貝控股貴州拜特·“洋碼頭”攜手興業銀行打造“海外購”平臺·光明優倍牛奶:讓幸福無處可逃·山東黃金于常青出席重陽節老幹部座談會·改善農村兒童營養不良 湯臣倍健創新性引...·康維多奶粉最新課堂:益生菌與嬰兒·COKZ,為每一罐康維多奶粉權威體檢·康維多奶粉專家課堂:嬰兒補鈣
聯盟中國union.china.com.cn >> 快訊 轉播到騰訊微網志 字號:

廣州開展霧霾"源解析"工作 結果將在年底前公佈

聯盟中國union.china.com.cn 時間: 2014-04-15 來源: 廣州日報  杜娟

霧霾天,眺望全城,能見度極低,灰濛濛的一片,遠處的高樓大廈難以看得清楚。(記者高鶴濤 攝)

同樣的角度眺望,晴天下的廣州景色非常美麗。(記者高鶴濤攝)

PM2.5“源解析”工作正在開展 最終詳細的“源解析”結果將在年底前公佈

4月初,國家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透露,目前已經初步掌握了北上廣等城市污染清單,社會關注的“霧霾元兇”數據有望陸續公佈。那麼,廣州對PM2.5的“源解析”工作進展如何?近日,記者對承擔這項研究工作的中科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和廣州市環境監測中心站進行了探訪,發現該項目不僅要對500對左右的膜樣品進行手工檢測,還有一秒鐘能檢測20個PM2.5顆粒的線上儀器。最終詳細的“源解析”結果將在年底前公佈,屆時廣州“霧霾元兇”將一目了然。

為何要進行源解析?

掌握霧霾帳單精細控制污染源

所謂的源解析就是要分析PM2.5的組分,弄清導致這些組分的排放源,進而有的放矢地指導污染治理工作。

廣州源解析項目的主要負責人之一、中科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王新明告訴記者:“廣州或者珠三角與北京或者河北的情況不同,北京的PM2.5濃度很高,有八九十微克;而廣州和珠三角的PM2.5濃度在四五十微克之間。北京還有很多措施可以開工,一採取措施就很見效;而廣州要從四五十微克往下降,就很困難。這更加需要進行源解析,拿出一本詳細的霧霾帳單,對污染進行精細化控制。”源解析成本如何?

儀器價格昂貴一項檢測至少都要3000元

在地化所標本樓,一層和二層是幾十間不同功能的實驗室,擺滿各种先進儀器,有些價格高達上千萬元。PM2.5的來源分析複雜而昂貴,王新明告訴記者:“這個項目至少要對500對左右的膜樣品進行分析,這在國內源解析項目中樣本算是最多的,但沒有500萬元弄不出來。例如,要對一個多環芳烴進行檢測至少都要3000元。”

在這個源解析項目中,地化所實驗室一共要檢測分析二次氣溶膠、硫酸鹽、硝酸鹽等150多種污染物,其中包括10多種陰陽離子、30多種金屬,還有幾十種有機物質。

源解析為何結果不同?

基於模型的估算難免有誤差

王新明還表示,地化所和市監測站是同步在進行檢測的,然後還會將數據進行對比,以保證其準確性。他説:“實際上,源解析都是會有誤差的,因為都是基於模型的估算,這也是同一地區不同源解析項目得出結論不盡相同的原因。因為有些源非常接近,可以算到機動車頭上,也可以算到電廠頭上。不過,研究中各個環節都要嚴謹,才能減少誤差。首先採樣要認真,採樣地點要有代表性;實驗室數據要做好;然後要有足夠多的樣本,起碼幾百個,再進行統計。”

此外,廣東省環保廳近日也公佈了珠三角地區源解析的一些數據,據國家863計劃“重點城市群大氣複合污染綜合防治技術與整合示範”等科研項目的空氣污染物源解析顯示,珠三角PM2.5排放源中,煤炭燃燒、機動車尾氣、工業排放、建設和道路揚塵等是主要來源。儘管沒有公佈具體的佔比,但排在前四位的與廣州的研究成果基本相同,就少了生物質燃燒。省環保廳的研究同時顯示,珠三角地區工地揚塵對PM2.5的貢獻率高達21%。

業內人士也告訴記者,現在很多研究單位和各地環保部門都在對污染的來源進行分析,但結果不盡相同。

該人士説:“研究的樣本不同,監測點位不同,使用的方式不同,得出的數據不相同也很正常,而且現在對源解析的方法並沒有標準,還處於探索階段。”

源解析為何這麼久?

一個樣品解析最快一週 顆粒質譜儀加快分析速度

王新明告訴記者,基於手工操作的源解析,一個樣品從採樣到完成解析,最快也需要一週左右時間。要對500個樣本進行分析,可見需要很長時間。

有沒有更快的方法呢?近日,記者在環境監測中心站看到,這裡添置了一台高科技空氣顆粒質譜儀。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副站長黃祖照表示,這臺質譜儀能夠以每秒20顆微粒的速度,對空氣中的污染物成分進行快速掃描和確認。“質譜儀能夠快速分辨空氣污染物的組成成分。”黃祖照介紹,質譜儀的到來,能大大加快污染物成分分析的速度,能夠讓環保執法人員更迅速的判明污染物來源,從而更快捷採取減排方法。

不過,黃祖照也表示:“質譜儀只能快速分析出顆粒物的化學組分,例如,是硝酸鹽還是硫酸鹽。至於來源是什麼,還要對照圖譜才能判斷,而圖譜的建立需要對行業污染物特徵進行分析,這個工作難度比較大。”

近年變化趨勢如何?

汽車數量上升太快污染壓力加大

廣州市環保局日前公佈了利用這臺先進的質譜儀對PM2.5的來源進行線上分析的初步結果,通過對去年第四季度廣州空氣中PM2.5污染物來源分析顯示,排在前4位的分別是:工業源(33.09%,主要為燃煤電廠、鍋爐等)、機動車污染(23.14%)、生物質燃燒(13%)和揚塵污染(10%),其他一些污染源(20.77%)。

市環保局副局長謝明告訴記者:“最新的源解析只是階段性成果,因為只是一台線上質譜儀在吉祥路的市監測站進行監測的結果,並不能完全代表廣州全市的情況。我們力爭今年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基本弄清廣州PM2.5的構成。”

那麼,廣州目前所採取的治污措施是否正確呢?王新明表示:“2007年開始我們就在南沙的萬頃沙採樣,進行源解析工作,這麼多年來發現,PM2.5中的硫酸鹽整體在下降,這説明脫硫效果很明顯;硝酸鹽穩中略升,幅度不大,這表明機動車污染壓力仍然很大,主要是汽車數量上升太快;此外黑炭、有機碳等組分也在下降。”他認為,廣州對電廠、工業企業和汽車污染的控制還是“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但他同時提醒説,除了珠三角地區的空氣治理,還要對粵東西北的空氣品質保持關注。目前正在産業轉型升級,我們不能在産業轉移的過程中把污染也轉移過去了。

何為源解析:

所謂的源解析就是要分析PM2.5的組分,弄清導致這些組分的排放源,進而有的放矢地指導污染治理工作。

源解析方法:

王新明介紹説,進行源解析的方法主要有三種:

方法1:傳統的“源清單”法,就是一個個煙囪、一個個廠房去檢測到底排放出了什麼東西,“這些對煙塵、二氧化硫等一次排放的污染物有用,但PM2.5、臭氧等都不適應。因為PM2.5中50%以上都來自於二次反應,臭氧則全是二次反應産生的。”

方法2:源模式和清單相結合,“把一次排放的各種都給我,然後再對此源清單”,王新明説:“通過模型再進行估算,但問題是,這種模式對二次生成的機制不太清楚,尤其是有機碳和含碳氣溶膠的生成機制不清楚,估算出來的差距是數量級的區別。”

方法3:“受體模式”,通俗地講就是用濾膜上採集到的污染物倒推來源。這種方法是基於統計手段,模型也不止一種,廣州本次進行的“源解析”採用的是PMF(positivem atrix fatorization)模型,這是美國環保署所採用的,也是目前國際上流行的一種標準的受體模式法。王新明説:“例如,我們測一下PM2.5樣本中硅的組分比例,就可以倒推出建築揚塵對PM2.5貢獻有多少。”

責任編輯: 曹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