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器還是陷阱? 專家:學習類APP準入須嚴格審核

發佈時間: 2017-12-15 11:31:06 |來源:中國經濟網 | 佚名 |責任編輯: 沈曄

 

近日,家住南山區的于女士向記者反映,她家孩子在使用某款學習類APP時,被商家引導著一步步消費,不知不覺就花掉了幾百元。記者了解到,像于女士這樣掉入APP“大坑”的家長不在少數,甚至某些APP出現了少兒不宜的內容,給孩子們帶來負面的影響。學習類APP為學生開闢了線上學習的新天地,但同時,也增添了一些潛在危機,需要家長們擦亮眼睛。

“兩天花掉五百元”

于女士的孩子在南山讀二年級。從孩子一年級開始,學校就佈置了在某APP上進行英語口語訓練的作業。“對於這種‘電子作業’,我們其實是很歡迎的,因為既免費又便利,還能讓孩子練口語,”于女士表示對於學習類APP並不抗拒。但是最近,于女士突然接二連三地收到銀行發來的短信,告知她被扣費幾十元到兩百元不等。經檢查發現,是她孩子在用APP做口語訓練時,被軟體開發商一步步引誘著購買了很多有償課件。不到兩天時間,于女士就損失了五百元。“因為以前支付過,手機記住了密碼,孩子只要一步一步點確認就被扣了錢。而APP的廣告設計成闖關遊戲的樣子,完成作業前後都彈出來一些花花綠綠的界面,孩子們很容易就被吸引。即使不被引誘消費,也會浪費時間、影響視力。”于女士認為,APP的這種設計給家長增添了很多煩惱。

更令家長擔憂的是,學習類APP的內容魚龍混雜,有的甚至少兒不宜。記者下載了中小學生常用的幾款學習線上軟體進行體驗後發現,這些學習平臺都設置了“自由交流區”,用戶可以在該區域傾訴煩惱,內容不限,雖大部分為學習方面的疑問,但其中不乏情感、遊戲等話題。而且,大部分軟體無需註冊即可留言。此前,甚至有多款線上學習軟體被曝出涉黃內容,還有的APP給孩子們推送“如何化粧”等中小學生不適宜的內容,這些都讓家長們憂心忡忡。

家長引導是關鍵

記者採訪時發現,學習類APP在深圳的校園中已經日趨普遍。不少中小學會利用線上學習軟體佈置作業,較為常見的是英語的口語作業。有的家長還會自行下載一些學習類APP,用於孩子的難題解答或進階學習。據《中國網際網路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6月,我國線上教育用戶規模達到1.44億。由此可見,使用線上教育軟體已經成為中小學校園中普遍現象。海量豐富題庫、隨時線上指導、拍照搜題……這些課堂上不能實現的功能,線上上學習平臺均可操作,極大地方便了師生的教與學。

學莫愁教育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施若霓女士認為,線上學習是一個不可逆轉的教育趨勢,因為它可以解決很多家長的痛點,比如:接送困難、時間有限等,更重要的是,它是學校教育的一個有效補充。“學生在學校裏的學習程度是不同的,遺留的問題也是不同的,線上教育可以更精準地‘對症下藥’。”但她同時也建議家長在為孩子選擇APP時,應該仔細考察APP的內容、師資、課程架構,不要人云亦云,要嚴格把關為孩子選擇“乾淨、純粹”的學習平臺。同時線上教育再活潑生動,孩子們也不能“沉迷”,家長同樣需要把控時間。

專家:APP準入須嚴格審核

浙江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客座研究員夏學民建議,學習類APP的運營應實名註冊,支付也要進行認證,一旦發現涉黃涉暴等問題,可迅速找到涉事人及時處理。他建議,一方面,APP的開發方在軟體設計中應設置過濾功能,加強對用戶發佈內容的審核,同時減少遊戲、社交等和學習無關的功能;另一方面,手機等系統平臺的應用商店管理者,對APP發佈準入的審核也要嚴格制定審核標準條款。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