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加入收藏手機版|桌面下載|郵箱登陸|論壇註冊|站點導航定制
 

中消協雙11調查:漲價後降價、虛構原價等情況突出

發佈時間: 2017-11-29 16:14:10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程春雨 種卿   |  責任編輯: 沈曄

 

中國消費者協會29日發佈《2017年“雙11”網路購物商品價格跟蹤調查體驗報告》稱,在“雙11”整個體驗週期內,先漲價後降價、虛構“原價”、隨意標注價格的情況較為突出。

圖表數據來自中消協2017年“雙11”網路購物商品價格跟蹤調查體驗報告。

圖表數據來自中消協2017年“雙11”網路購物商品價格跟蹤調查體驗報告。

調查體驗發現,不同平臺和商家預售規則、支付定(訂)金和尾款時間不盡相同。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八十九條規定,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

對129款預售商品價格行為調查體驗情況來看來,預售商品價格相對規範。但也發現4款商品存在價格問題,如涉嫌以“劃線價”形式虛構“原價”、預售價格不如雙11當天價格優惠、預售價格頻繁變化、定金隨意變動。

如,電商平臺和商家天貓平臺的某款標稱為“恒源祥”品牌針織衫11月10日、11月12日、11月15日的劃線價格均為508元,但11月11日 劃線價格調整為專櫃價1280元。但專櫃價説法僅在11月11日的商品頁面顯示,並未連續出現,也未標明出處,消費者若只看到11月11日當日價格,會因優惠力度大而被誤導消費。

圖表數據來自中消協2017年“雙11”網路購物商品價格跟蹤調查體驗報告。

圖表數據來自中消協2017年“雙11”網路購物商品價格跟蹤調查體驗報告。

另,對非預售商品的調查體驗發現,今年的“雙11”促銷活動中,一些平臺和商家優惠活動規則設置複雜,打折、滿減、紅包、優惠券、津貼等多種"優惠"方式疊加,附加各種限制條件與使用順序,促銷規則晦澀難懂,消費者很難推算出商品的實際銷售價格,降低了消費者的網購消費體驗。

539款非預售商品中,不在11月11日也能以“雙11”價格或更低價格購買的比例達到78.1%,其中一些平臺和商家的商品存在先漲價後降價、“雙11”價格不降反升等問題。如,噹噹網平臺某款標稱為"韓都衣舍"品牌女裝在11月7日之前價格為152元,而在10日價格上調至288元,並於11日又降至136元,涉嫌通過虛假折扣誘導消費。

中國消費者協會建議,有關部門完善網購價格監管制度,依法懲處價格誤導行為;加強平臺商品價格管理,電商平臺及商家需落實誠實守信經營責任;消費者需培養良好價格意識,堅持精明理性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