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微整橫行醫美市場:黑醫培訓5天上崗 假藥氾濫成災

發佈時間: 2017-08-15 13:36:23 |來源:北京日報 | 劉宇 郭秀娟 |責任編輯: 沈曄

 

醫美市場正以前所未有的高速狂奔。醫美App新氧最新發佈《2017年醫美行業白皮書》顯示,中國醫美行業增速達到40%,遠超全球7%的速度。由於醫生資源有限,培養速度跟不上需求;同時醫美牌照審核嚴格、藥品器材昂貴,一些無醫療經營許可證的“黑市”和培訓5天上崗的“黑醫”充斥在醫美行業中。

“黑微整”盛行

醫美行業增速不斷擴大的同時,非法機構、無證醫師以及假冒産品等亂象充斥在整個市場中。醫美App新氧發佈《2017年醫美行業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顯示,正規機構産生的交易規模約為600億元,黑微整卻翻了近一倍,達到1100億元。

根據《農工黨東莞市委會:建議專項整治生活美容院非法行醫》報道,東莞僅有43家正規醫美機構,而美容院數量超過6000家,其中95%在公然打醫美廣告,做微整形。此外,還有無數微整工作室,數量難以統計。以北京為例,統計數據顯示,北京正規醫美機構僅有260余家。在這些黑微整機構中,“黑醫”甚至培訓5天就可以上崗,假藥、水貨、山寨設備氾濫成災,項目的價格也是混亂無比。

中國整形美容協會會長張斌曾表示,去年全年裏中國的醫療美容市場達到了150億元的份額,但其中具有正規資質的整形美容診所和醫院只佔到了35億元,其他的115億元份額都是一些非正規的美容診所和私人作坊。

北京商報記者梳理髮現,去年11月,江蘇施爾美整形美容醫院、南京韓辰醫院等整容醫院因涉及醫師資質和超範圍診療問題被江蘇省衛生監督所曝光;2015年3月,濟南市一家名為蝶蛻變美容醫院的醫生在不具備行醫資質的情況下為患者實施美容整形手術被審查。統計數據顯示,在中國裁判文書網搜索的99份涉及“整形”及“假藥”的刑事裁判文書中有96份均為生産或銷售假藥案。這些判決書中提及的假藥至少有83種,銷售範圍遍及全國,且絕大多數都為微整形注射針劑,包括肉毒素、玻尿酸、溶脂針和美白針等。

醫美行業高速增長

醫美概念的普及和消費意識的覺醒讓消費者不再談“整形”色變,而是更願意去享受醫美為自身帶來的改變。《白皮書》數據顯示,中國已經成為全球醫美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全球每2.5個醫美消費者中,就有1個中國人。2017年預計將有1400萬中國人通過醫美變美,較2016年同比增長高達42%,遠高於7%的全球增速。

源源不斷的年輕人加入醫美消費者的行列,成為推動這一市場增長的源動力。《白皮書》顯示,預計2017年每100位中國醫美消費者中,有53位在25歲以下,即為“90後”。這一情況剛好與美國形成較為鮮明的對比,在美國36歲以上用戶的佔比超過74%。美國中年人通過醫美技術留住青春的尾巴,主要用於抗衰。

對於部分消費者來説,微整形已經成為剛性需求,這也導致中國醫美市場的復購率較高。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肉毒素、玻尿酸等微整形維持時間有限,一般為半年左右。半年之後外力退去,部分消費者不能接受“醜”回去的自己,形成週期性的剛需。根據新氧App提供的數據顯示,用戶復購率達到92%,復購頻次每3-6個月一次。也就是説,平臺上每100名醫美消費者中,有92名會進行再消費。

加強市場監管

黑微整的出現,在擾亂醫美市場秩序的同時也危害消費者身體健康。為整頓醫美市場,日前,國家衛計委等七部門聯合印發《嚴厲打擊非法醫療美容專項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加強廣告監管,查處違法發佈廣告行為,無醫師資質個人開展醫療美容服務等行為。

此次《方案》涉及內容從前期宣傳到後期治療的整個過程,整治時間持續至2018年4月。其中,加強廣告監管,查處違法發佈廣告行為,加強網際網路和“微整形”相關資訊監控,清理網際網路不良資訊成為專項行動的重要內容之一。

在非法行醫方面,《方案》要求加強生活美容機構監管,查處無醫師資質的個人開展醫療美容服務的行為,查處醫師到非醫療機構開展醫療美容服務的行為。另外,違規醫療美容培訓也將得到整治。

根據《方案》,醫療美容培訓屬於醫療技術專業培訓,必須由具備資質的醫療機構、醫學院校開展,培訓師資和培訓對象應符合《醫療美容服務管理辦法》等規定,嚴肅查處違規開展“微整形”等醫療美容培訓行為,查處不具備資質開展培訓的機構、單位和個人。

針對非法制售藥品醫療器械等源頭問題,方案強調加強對藥品醫療器械生産經營企業的監督檢查,依法查處違法違規生産經營注射用透明質酸鈉、膠原蛋白等藥品、醫療器械行為。張斌表示,國家將用兩年的時間,從體制、機制和法制方面對醫療美容行業進行整體的整改,使醫療美容行業更加規範化。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