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垃圾為何能“漂洋過海” 如何堵住洋垃圾入境?

發佈時間: 2017-08-01 11:23:31 |來源: 光明日報 | 葉樂峰 張蕾 |責任編輯:

 

一艘滿載上千噸固體廢物的郵輪,從某國碼頭起航,駛抵公海與人接頭交易,再靠岸時已在我國口岸,通過偽報、瞞報、夾藏等方式躲避海關監管,或者直接“繞關”,即繞過海關私入國境。過去幾十年,在暴利的誘惑下,這樣的場景在洋垃圾走私者和我國海關之間反覆上演。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要求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完善進口固體廢物管理制度。洋垃圾為何能“漂洋過海”?如何真正做到堵住洋垃圾入境?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

洋垃圾危害深遠

“洋垃圾”是一個俗稱,而非專業用語,特指以走私、夾帶等方式進口國家禁止進口的固體廢物或未經許可擅自進口屬於限制進口的固體廢物。

根據環保部2009年第36號公告,禁止類的固體廢物,也就是真正的洋垃圾,有12大項、80多個小項,包括廢動植物産品,礦渣、礦灰及殘渣,廢棄的機電産品和設備等。另外,限制類的固體廢物也有10個大項、50多個小項,如廢紡織原料、廢塑膠等。

紀錄片導演王久良曾對中國沿海多個省份進行調查,發現每年非法進入中國的塑膠垃圾來自美國、德國、法國、澳大利亞、南韓等多個國家,“這些垃圾最終都進入了中國沿海大大小小的廢塑膠回收廠,被以粗放的方式進行回收處理,繼而引發環境污染問題”。

專家表示,包括洋垃圾在內的許多進口固體廢物質劣價低,以其為原料的再生資源加工利用企業不少為“散、亂、污”企業,污染治理能力低下,多數甚至沒有污染治理設施,加工利用中的污染排放嚴重損害當地生態環境。洋垃圾攜帶的病毒、細菌等有毒有害物質可能直接感染從業人員。

目前進入我國的洋垃圾主要包括廢礦渣、廢催化劑、廢輪胎、廢電池、電子垃圾等工業廢物,以及舊服裝、建築垃圾、生活垃圾、醫療垃圾和危險性廢物等。這些洋垃圾經過層層包裝,很多就堂而皇之地進入尋常百姓家。

暴利催生畸形産業鏈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英國僅在2012年就有17個集裝箱、總重達420噸的生活垃圾運往亞洲,其中七成被確認運往包括我國在內的亞洲國家。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的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從美國進口的垃圾廢品交易額達115.4億美元,佔我國從美國進口貿易總額的11.1%。

洋垃圾銷售産生的暴利催生了一條畸形産業鏈:發達國家淘汰廢棄物—發展中國家低價進口—分揀、翻新或維修—轉手加價賣給國人。其中,各個環節均有利可圖:首先是國外供貨商,他們以極低的價格將垃圾賣給國外買家,收取政府部門的垃圾處置補貼;對中間商而言,轉手銷售垃圾,可獲不菲的利潤;至於國內進口商的利潤,主要來自對進境垃圾分揀銷售後的獲利。

有人大致算了這樣一筆賬:每噸洋垃圾到岸價140美元/噸,其中10美元付給中間商,加上進口稅款等費用,每噸成本在1000元至1100元人民幣,而從中分揀出的廢紙市場銷售價格在約2000元人民幣/噸,分揀出的牛奶瓶、礦泉水瓶等塑膠製品,市場銷售價在7000元至10000元人民幣/噸,分揀出的鋁制易拉罐等市場銷售價在4000元人民幣/噸左右。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劉建國説,根據《控制危險廢物越境轉移及其處置巴塞爾公約》,所有有害廢棄物的越境轉移都必須得到進口國及出口國的同意才能進行,“可事實顯示,這一公約已然成為‘一紙空文’”。

國內資源需求助推進口

公眾在習慣於“洋垃圾”這個説法的同時,卻忽視了對固體廢物的關注。事實上,固體廢物並不等同於洋垃圾,它們中很大一部分仍具有再利用價值。

“在過去特定發展階段,有一部分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在彌補國內資源短缺方面發揮了一定作用。”環保部國際合作司司長郭敬表示。

比如説造紙,我國經濟發展中紙和紙板的消費量猛增,從而導致紙漿生産和消耗量快速增長,但我國的森林資源相對匱乏。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王琪説:“進口廢紙品質好,大多是木漿,經過迴圈利用,能製成較好的紙張。”此外,進口廢塑膠等,也能一定程度上減輕我國對石油進口的依賴。

以2012年的數據為例,我國進口廢紙2800多萬噸,與原木製漿比較,廢紙制漿減少化學需氧量(COD)排放約24萬噸;進口廢鋼鐵、廢銅、廢鋁等金屬共約1400多萬噸,節能1300多萬噸標準煤,減少二氧化硫排放8.4萬噸、氮氧化物排放1.1萬噸。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很多化工製品企業存在“捨近求遠”的做法:進口廢塑膠一噸約為1400元,而購買國內的廢塑膠一噸卻要5000元。專家解釋,“主要還是因為國內的固體廢物分類不到家,品質得不到保證”。

目前我國尚未建立完善的垃圾回收體系,廢物回收主要靠小商小販完成,居民垃圾分類意識還未普及,導致國內固體廢物中往往是生活垃圾、廢紙塑膠、石頭沙子甚至醫療垃圾摻雜一起,回收利用既費時又費力。

現實令人尷尬:一邊是屢禁不止的洋垃圾,一邊是國內不斷産生的“土垃圾”。環保部的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大中城市生活垃圾産生量約為1.856億噸,而其中大部分的固廢沒有得到再利用。

“要立足國內,做好自己的事情,解決自己的問題。”中國迴圈經濟協會迴圈經濟科技轉化促進中心副主任曲瑞晶表示,《實施方案》的出臺,正值中央要求普遍推行垃圾分類的節點時期。杜絕洋垃圾,減少進口固體廢物也是為國內推行垃圾分類制度讓路,“如果我們將垃圾分類推行到位,實施生産者責任延伸制度,做好資源化綜合利用,替代進口固體廢物完全可行,甚至可以擴大到固體廢物出口”。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