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熱點 時尚 直播 熱圖 科技 快消 小鎮 專題 聯盟

中藥材産業背景下發展廣西農村集體經濟的對策思考

時間:2022-01-13來源 : 中國網作者 : 黎桂曹

摘要:2016年國務院把中醫藥事業發展提升為國家戰略,給中醫藥産業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廣西中藥資源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在此背景下梳理廣西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困境,探索廣西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模式及實現路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關鍵詞:中藥材産業  集體經濟  對策思考

今年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開局之年,按照鄉村振興戰略20字總方針,産業興旺是最基礎的工程,這是解決“三農”問題的總抓手。牽好這個牛鼻子,培育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創新農村産業組織方式和運作方式,推動中藥材産業向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發展,延伸拓展中藥材産業鏈,提高農村産業品質、效益和競爭力。因此,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産業的發展至關重要,有了産業,才有農村集體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才能帶動農民增收和擴大就業。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實現鄉村振興戰略,中藥材産業大有作為。

一、廣西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困境

廣西有14個地級市,是少數民族聚集地,山多地少,農村耕地資源不足,全區一半左右縣(市、區)屬於貧困縣,是全國扶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據統計,2019年廣西農村集體資産總額 390.95億元,農村集體土地資源總面積2.46億畝,廣西農村集體債務總額11.47億元[2]。因此,發展農村集體經濟,促進産業振興,是廣西“三農”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兩年來,廣西區黨委和政府在中央的大力支援下,出臺了鼓勵農村經濟發展的一系列政策,採取強有力的措施,農村集體經濟得到了快速的增長,農村集體經濟結構發生了質的變化。雖然廣西農村集體經濟取得了良好的成就,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但由於廣西農村工業基礎比較薄弱和文化比較落後,仍存在不少制約廣西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瓶頸問題。

1、人才隊伍缺乏,種植的科技含量欠缺

中藥材種植在廣西已有幾百年的歷史,在廣西廣大地區有著十分豐富的種植經驗。但是中藥材不同於農業的其他産品,中藥材是在廣大群眾與各種疾病的鬥爭中被人們所認知的,正是因為中藥材與健康密切相關,對中藥材的品質要求越來越高。但是,農戶種植中藥材大部分依然採用原始的、較粗放式的種植方式,這種種植方式與現代中藥産業的發展極不協調,體現在藥用物種的品質低,産品的産量低,産品的有效成份低,農藥和重金屬含量高等“三低一高”現象。正是長期以來廣大藥農種植過程中藥材存在較多的問題,不受市場和醫藥企業歡迎,進而影響藥農的種植收入。同時,村委幹部文化水準不高,不知道如何發展集體經濟也是一個重要因素。部分村幹部在集體經濟建設中思想覺悟不夠,學習能力不強,“等、靠、要”思想嚴重。農村專業人才隊伍缺乏,缺少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引領發展的能人,加上項目、資金、技術等諸多因素影響與制約,對增加集體收入的問題,點子少、方法措施不多,甚至無發展思路,工作找不到著力點和突出口。

2、發展基礎薄弱,發展不平衡

廣西農村擁有豐富的土地資源和中藥資源,但各地所處的地理環境十分複雜,水土、氣候、日照、生物分佈都不完全相同。由於歷史的原因,廣西整個經濟社會屬於後發展省份,而農村集體經濟來源單薄、規模小、收入少、缺乏後勁和活力。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比較突出。主要表現在:一是經濟發展不充分;二是基礎設施建設不充分;三是農村社會發展不充分;四是民生發展不充分;五是社會管理存在明顯短板。這些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是我國現階段社會主要矛盾在廣西的具體體現。同時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集體資源分散,人力資源流失,這些因素也制約了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廣西雖然擁有豐富的中藥資源,但是各地資源規劃、政策力度和調動農戶參與積極性等方面均明顯不平衡。

3、管理體制不健全

近年來,國家對中藥材産業越來越重視,特別是在廣大農村種植中藥材更是從政策到資金進行扶持,但是農村中藥材種植業發展速度緩慢,其根本原因在於管理的科學化規範化。農村企業的低水準管理已成為影響核心競爭力的最為主要的因素,農村企業管理是否規範是否科學有效,關係到農村企業的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重大問題。針對中藥材産業而言,首先存在的問題是管理理念落後。現代企業制度強調的是科學管理,而農村中藥材種植業基本上還是經驗管理模式,農村種植戶是按多年來的農作物種植經驗來種植中藥材。基層幹部由於學習不夠,理念更新也強,想當然瞎指揮現象佔有相關大的比重。其次是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到位。土地承包、流轉和産權制度不健全,村級財務管理滯後,村幹部工資、補貼缺少指導性標準,同時還出現有章不依的管理失控現象。

二、中藥材産業促進廣西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對策

基於以上認識,在中藥材産生背景下如何根據農村轄區的地域特色和資源優勢,發展農村集體經濟,改善農村居民收益和生活幸福感,走上可持續發展道路值得深入研究。本文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探討。

1、充分發揮地域及政策優勢做大做強中藥種植産業

中醫藥原料生産是中藥材産業的基礎,也是村級集體經濟中最容易開展、門檻最低、有獨特資源優勢的産業。中藥資源是中藥材産業發展的基礎,廣西天然藥物資源名列全國第一,可以通過豐富的藥用資源直接形成地域優勢,大力發展以道地藥材為核心的中醫藥種植産業。

傳統的中醫藥種植産業主要採用以家庭為核心的分散化種植模式,這種模式缺乏統一的管理和調控,發展空間有限。為此,中醫藥種植産業應朝著規模化、集約化模式發展,這樣才能提升種植的效率和品質。廣西出臺了《中藥材産業扶貧行動計劃(2017—2020年)》等一系列扶持中醫藥發展的利好政策,各民族地區應當發揮地域環境優勢,全力推進中藥材標準化生産、集約化經營、産業化發展,因勢利導在廣大農村地區做大做強中藥種植産業。今後還要出臺更多的相關政策,堅持把中藥種植産業作為調整農業産業結構的首位産業重點培育,使中藥種植産業成為農業增效的首位特色産業和助農增收的富民産業。要以市場為導向,鞏固南方藥都的地位,發展壯瑤醫藥種植産業,開拓東盟等國際市場。特別是防城港市目前正在構建醫學試驗區,擁有較多先行先試的優先政策,醫藥製造産業必將迎來蓬勃發展,而對中藥材原料的需求量勢必劇增,因此在廣大農村地區擴大中藥種植面積,大力發展中藥材産業正逢當時。在強力推進中藥材産業發展的過程中促進農村集體經濟的跨越性發展。

2、以科技創新為核心,做大做強中醫藥工業

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千百年來都是中華各族人民床前的明月光,是最具群眾基礎的原創性科技資源,具有巨大的科技創新潛能。運用現代科技思維和創新手段對傳統的中醫藥進行創新,對中醫藥的發展乃至生命科學、生物醫學將産生重大的影響。中醫藥産業鏈長,拉動農村經濟和農民就業能力強,中醫藥産業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已成為我國經濟新的增長點。

正是因為中醫藥工業具有産業鏈長的特徵,特別是它可承載廣大農村集體經濟各要素的聯動發展,是農民種植的中藥材得以延伸的重要基礎和轉化為現代化健康産品的重要途徑。村級集體經濟可以在道地藥材資源産業基礎上,進一步發展中醫藥工業,增加工業製造技術含量,重視工業技術的智慧財産權,做到技術專利化、專利標準化、標准許可化,增加農村集體經濟的産業體系完整度,增加就業崗位,提高農村對勞動力的吸引力,留住人才,改善村民經濟水準和生活幸福感。農村集體經濟可依託我國工業技術優勢和完備體系,積極探索發展中醫藥工業的路徑。

3、以人才培訓的基點,實現一二三産融合發展

無論是資源保護還是藥材種植、加工、提取和制藥,均離不開專業人才。但是,農村地區由於偏遠、條件艱苦、經濟欠發達,因此沒有吸引專業人才的條件。相關主管部門應加大力度引進人才和培養人才,與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中藥企業等合作,在定期選派人員前往這些單位從事學習和研究工作的同時,也要邀請專業技術人才對當地人民進行培訓和技術指導。通過培訓和指導,提高農村中藥種植和加工等技術,使中藥種植和加工標準化和規範化,進而提高藥材品質,促進融合發展。

農村集體經濟要突破農業單一發展的傳統思路。在中草藥資源豐富的地區要以中醫藥産業發展為支柱,實現産業跨界融合。以村集體主導,農民有序參與,大力發展中醫藥産業,形成規模優勢。通過創辦各類服務實體,村集體統一管理,對農民專業合作社或企業提供有償服務,發展生産服務型經濟。同時,要堅持“中醫藥健康旅遊”理念,以中醫藥特色産業為載體,注重植入旅遊、文化和康養等産業元素,堅持民族地域特色的中醫藥健康旅遊路線,創建國家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基地,發展健康養生旅遊。通過健康養生旅遊産業的跨越式發展和綠色發展,不但增加了農民的收入和促進了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而且也不斷延伸中醫藥産業鏈,拓展中醫藥産業範圍,形成一個中醫藥全産業鏈集約創新的集群,使民族地區農村集體經濟得到跨越式發展。

總之,廣西農村擁有環境和資源優勢,在政府的支援指導和規劃下,可依託中醫藥産業,摸索一套適合農村發展的集體經濟形式,充分調動農村藥物資源和勞動力資源,使廣西農村轉變為中醫藥産業發展的重要載體之一。只有這樣才能促進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提高農村人民經濟收入,共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作者:廣西中醫藥大學賽恩斯新醫藥學院 黎桂曹

參考文獻:

1.張宗文.廣西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 2019,30(11),181-183.

2.劉永賢,戴婧豪,潘麗萍等.創新培育新時代農村集體經濟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可持續發展[J].農村經濟與科技, 2019,30(7),7-10.

3.趙潤懷.中國常用藥材的資源蘊藏量和産量[J].中國中草藥雜誌,1995,20(12):712.

4.張冬梅.中藥資源的開發與利用[J].中醫藥導報,2006,12(1):74-75.

5.尤劍鵬,范建華,鄧鑫等.廣西壯瑤醫藥産業協同發展的態勢及策略分析[J].廣西醫學,2018,40(8):995-998.

作者廣西中醫藥大學賽恩斯新醫藥學院黎桂曹

(責任編輯:沈曄)
返回首頁 返回欄目首頁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公告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 對外服務:訪談 直播 廣告 展會 無線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union@china.org.cn 電話:86-10-88825631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