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熱點 時尚 直播 熱圖 科技 快消 小鎮 專題 聯盟

國家發改委:2021年,有能力、有條件鞏固經濟穩定恢復態勢

時間:2021-01-20來源 : 新華網作者 : 安蓓

2020年,我國經濟在多重衝擊下實現穩定恢復,全年經濟增長2.3%,經濟總量突破100萬億元。

2021年,經濟穩定恢復態勢能否延續?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在19日召開的1月份例行新聞發佈會上作出回應。

讓更多市場主體切實感受經濟恢復暖意

“2021年經濟發展有挑戰也有支撐。我們有能力、有條件鞏固經濟穩定恢復態勢,實現‘十四五’發展良好開局。”國家發展改革委綜合司司長嚴鵬程説。

嚴鵬程分析了我國經濟穩定恢復的有利條件——

一是大國經濟有韌性,經濟總量突破100萬億元,意味著更加雄厚的物質基礎和更大迴旋餘地,廣大市場主體表現出堅強的發展韌性。

二是宏觀政策有支撐,兼顧當前和長遠、統籌宏觀和微觀,把握好政策時度效,確保經濟穩定恢復,不會出現“政策懸崖”。

三是創新驅動增動力,科技創新取得重大進展,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催生,傳統産業加快改造升級。

四是改革開放激活力,持續推進健全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深化國內國際迴圈戰略聯接。

五是國內需求有空間,圍繞構建完整內需體系等重點任務,抓緊謀劃相關政策、項目和工程,充分釋放國內市場巨大潛力。

嚴鵬程指出,當前經濟穩定恢復還面臨一些挑戰,一些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生産經營還面臨很多困難,市場需求恢復還受到一些制約,全球經濟形勢還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加強經濟運作監測、密切跟蹤市場主體發展情況,及時採取更有針對性的政策舉措,讓更多市場主體能夠切實感受到經濟恢復的暖意。”他説。

宏觀政策不會“急轉彎”

“有一些聲音認為,2021年政策要全面退坡甚至是退出。這種説法並不正確。”嚴鵬程説。

針對2021年宏觀政策,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

“制定實施宏觀政策的主要目的之一,是確保經濟能夠平穩健康運作。”嚴鵬程説,2021年宏觀政策,肯定會與保持經濟平穩運作的實際需要相匹配,不會出現“急轉彎”。下一步,將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繼續按照“六穩”“六保”要求,根據經濟運作實際情況,做好政策進退之間的平衡,應對好各種不確定性。特別是考慮到一些微觀市場主體還將經歷一段恢復期,一些中小微企業剛剛“大病初愈”,有的還沒有完全恢複元氣,宏觀政策將保持必要支援力度。

“保持經濟平穩運作,不僅需要宏觀政策,更需要改革創新。”嚴鵬程説,去年以來,為應對疫情影響,加大了宏觀政策對衝力度,特別是出臺了一些特殊時期的特殊舉措,對穩定經濟運作發揮了重要作用。但要看到,有些臨時性、救急性政策不能作為“長久之計”,隨著經濟運作逐步恢復常態,還是要在常態化政策環境下,更多通過改革創新的辦法,激發市場主體內生動力,也為未來應對更加複雜的局面留出政策空間。

鼓勵汽車限購城市適當增加號牌指標投放

嚴鵬程説,2020年下半年以來,國內市場銷售總體呈持續回升態勢。但近期一些地方出現零星散發和新的局部聚集性疫情,又趕上臨近春節傳統消費旺季,消費市場不可避免受到擾動。

“相比去年,我國在常態化疫情防控方面已積累不少經驗,防控措施更加科學精準精細,將有效降低疫情對生産生活的影響。”他強調。

嚴鵬程説,在抓好已出臺政策落實的同時,精準加力施策,進一步發揮好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

一是著力提升居民消費能力和消費意願,通過穩定促進就業、完善社保、加大轉移性支付、優化收入分配結構等,穩步提升居民消費傾向和能力。

二是以高品質供給進一步提升傳統消費。有序取消一些行政性限制消費購買的規定,推動汽車等消費品由購買管理向使用管理轉變,鼓勵限購城市適當增加號牌指標投放。促進家電等保有量大的耐用消費品更新消費,積極發展住房租賃市場,推動養老、托育、家政等服務標準化、品牌化。

三是把握時機順應大勢加快培育新型消費。進一步培育零售新業態、“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數字文旅、線上教育、智慧體育等新型消費。

四是創新培育消費區域增長極。圍繞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結合城市群、都市圈發展規劃,佈局建設若干國家消費中心、區域消費中心和地方特色消費中心。

五是積極拓展鄉村消費。大力提升電商、快遞進農村綜合水準和農産品流通現代化水準,加快健全縣鄉村三級電子商務服務體系和快遞物流配送體系,推動農村産品和服務品牌化、標準化、數字化、産業化改造。

當日發佈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發電量同比增長2.7%;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3.1%,其中,一産、二産、三産和居民生活用電量同比分別增長10.2%、2.5%、1.9%和6.9%。


(責任編輯:曹洋)
返回首頁 返回欄目首頁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公告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 對外服務:訪談 直播 廣告 展會 無線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union@china.org.cn 電話:86-10-88825631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