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調控重點轉向三四線城市 釋放什麼信號

發佈時間: 2018-06-12 10:09:13 |來源:央視網 | 作者:王亞宏 |責任編輯: 曹洋

 

6月3日深夜,湖北宜昌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房地産市場調控有關工作的通知》,明確宣佈:自本通知施行後,在城區(含夷陵區)範圍內購買商品住房的,自簽訂商品住房網簽合同之日起,2年內不得上市交易。


同時,對商品住房申報價格過高且不接受政府價格指導的項目,一律暫緩辦理預售許可、合同網簽備案、現房銷售備案。

如今,限售模式已經成為繼限購、限貸後引導房地産市場購買行為、保持房地産市場穩定的重要手段。

三四線城市房價出現波動

宜昌發佈限售政策,只是近期公佈調控政策的其中一個城市。據統計,今年1月至5月,全國各地出臺的房地産調控政策達159次。僅5月份,全國就有超過40個城市發佈多達50次的調控政策,創下單月調控次數最多的紀錄。同時,調控城市明顯從熱點的一二線向周邊三四線蔓延,這主要還是因為部分三四線城市的房價出現了波動。

國家統計局今年4月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指數顯示,環比漲幅超過1%的16個城市中,三四線城市多達10個,其中丹東漲幅最快,環比上漲2%。

三四線城市房價出現波動,原因為何?上漲過快的房價,對房地産市場帶來哪些影響?來看財經專家王亞宏的解讀。

央視解讀

近幾個月來,樓市過熱開始在三四線城市冒頭,而調控的大棒也隨之落下。

價格低、管控松熱錢流向三四線城市

樓市調控的“打擊點”一直在向下轉移:最初,“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出臺了嚴格的政策;近兩年,南京、合肥等二線城市也陸續加入了調控陣營;現在,調控又集中到了三四線城市。

這種轉移一方面體現出之前的調控政策確實有效,就像國家統計局發佈的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數據所反映的,一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降幅擴大,二線城市同比漲幅有所回落。但另一方面,隨著大城市房價調控收緊,相對價格低、管控松的三四線城市成為熱錢流向的“洼地”,新的問題逐漸下沉到三四線城市中。

“熱度下沉”導致不少三四線城市正在經歷樓市狂歡,而過快上漲的房價給當地民眾帶來了沉重的民生負擔。因為動輒過萬的房價與當地的消費水準脫節,讓買房者感到高處不勝寒。此外,高房價也對這些城市的房地産等産業結構調整造成嚴重影響。和一二線城市相比,三四線城市的經濟基本面更脆弱,房地産面臨的去庫存壓力更大,市場風險也更高,而高房價則會拖慢資源優化配置和市場再平衡的步伐。

堅持合理調控對投機炒作行為進行“精確打擊”

因此,面對三四城市過熱的地産市場,恰當的政策調控是必要的,也是及時的。通過整頓規範市場秩序,有助於這一市場的長期健康發展。不過,在保持調控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的基礎上,也應該結合各地的具體情況,做到因地制宜、因城施策、分類調控,力求對擾亂市場等投機炒作行為進行“精確打擊”。在調控的同時,也要支援和滿足回鄉置業等剛需群體的購房需求,防止政策“大棒”在砸“熱錢地鼠”的同時,也誤傷當地居民符合居住屬性的正常需求。

通過調控手段果斷將房地産市場中的泡沫擠出去——不論其發生在一線城市、二三線城市還是其他地方,這是堅守“房子是用來住的”紅線的必然要求。在穩房價、穩租金,加快制定住房發展規劃,有針對性地增加有效供給的大環境下,房地産市場的炒作投機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

讓資金在市場體系中找到合適位置

從更長遠的角度看,其實通過強化政策杠桿給樓市“打地鼠”只是階段性的成功,因為擠出去的熱錢並沒有消失,還會流到其他領域,形成新的泡沫。因此更重要的是給資金找到合理的投資渠道,別讓錢都擠到買房這個“獨木橋”上來。通過合理的設計,讓資金流向實體經濟投資,不僅能有效減少房地産的炒作,實現“脫虛向實”幫助製造業發展,還能讓投資者切實享受到發展的紅利。通過政策聯動,讓資金在完善的市場體系中找到最合適的位置,是解決樓市調控頂層設計的方向。(記者王亞宏)


新聞熱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