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借款人央行徵信調查:合格披露者不足10家

發佈時間: 2018-05-21 14:02:48 |來源:人民網 | 作者: |責任編輯: 曹洋

 

近幾年,中國網際網路金融行業在高速發展的同時暴露了諸多風險。而P2P借款人的信用風險是網貸平臺不可忽視的風險之一,卻一直未被重視。

2017年8月份,銀監會頒布了《網路借貸資訊仲介機構業務活動資訊披露指引》(以下簡稱:《信披指引》),明確網貸平臺應披露借款人徵信報告。借款人徵信報告作為網貸項目資訊下設的一項披露指標,反映項目借款人的信用狀況。但網貸之家研究院提供給《證券日報》記者的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在400多家平台中,符合銀監會《信披指引》三要素的合格披露僅6家。

“在過去一段時間,以房、車、珠寶、票據等資産的抵押為主要風控手段的項目備受網貸公司歡迎,主要是這些項目在出現風險後,抵押物處理比較容易。這也暴露出網貸行業風控偏重貸後處置,輕視貸前審核的問題。所以,作為網貸項目貸前風控的重要環節,借款人央行徵信報告目前還被輕視。”小小金融CEO劉小峰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合格披露不足10家

借款人徵信報告情況,是指脫敏處理(指對某些敏感資訊通過脫敏規則進行數據的變形,實現敏感隱私數據的可靠保護)後,經借款人授權,由中國人民銀行徵信系統或中國人民銀行依法批准成立的徵信機構出具的徵信報告中,借款人的逾期情況。若借款人無法提供,則需進行説明。

銀監會《網路借貸資訊仲介機構業務活動資訊披露指引》(下稱“《信披指引》”)相關規定顯示,網路借貸資訊仲介機構應當及時向出借人披露如下資訊,包括:借款人收入及負債情況、截至借款前6個月內,借款人徵信報告中的逾期情況、借款人在其他網路借貸平臺借款情況等。

需要注意的是,借款人徵信指標主要有三個要素。首先,報告來源主體明確為央行徵信;其次為時效性,為截至借款前6個月;最後則是披露內容,主要為報告中的逾期情況。

據網貸之家不完全統計,在超過400家P2P網貸平台中,識別出11家披露借款人央行徵信的平臺及項目名單。其中包括錢盆網、石榴殼、新安左右貸、粵商貸、宜聚寶、阿朋貸、金聯儲、杉易貸、恒易融、融貝網、愛錢進。

但根據《信披指引》規定的三要素看來,完全合格披露的平臺不足10家。據上述數據顯示,在11家平臺的樣本項目發佈時間及對應的徵信報告查詢時間上,可以看到其中愛錢進、融貝網、恒易融未能識別徵信報告查詢時間,因此無法判定其時效性。而粵商貸由於圖片像素問題,亦未能準確識別徵信報告查詢時間,另外,金聯儲披露的徵信報告時效性滯後。

結合以上情況來看,符合三要素的“合格者”僅有6家平臺,分別為錢盆網、杉易貸、石榴殼、新安左右貸、阿朋貸和宜聚寶。

“實際上,這反映出目前P2P網貸平臺在資訊披露中呈現的一個通病,‘形’似進行了披露,而實質上投資人並不能獲取有效資訊。”網貸之家研究員蘇筱芮對本報記者表示。她同時認為,“還有一些網貸平臺僅在其部分項目中披露徵信,而並非全部項目。另有部分網貸平臺,採用LOGO圖片或文字概要的方式説明借款人徵信情況,其真實性待考。”

蘇筱芮強調稱,“現在合格披露的平臺真的太少了,借款人央行徵信報告指標,作為P2P網貸平臺資訊披露的重點,在披露的範圍、頻率方面具有一定門檻。儘管上述11家平臺,在徵信報告披露時存在部分不全面、不規範的問題,但放眼全行業,這些為數不多的P2P網貸平臺能夠充分重視借款人信用審核,並實質披露徵信報告,已屬難能可貴。”

從偏重貸後向重視貸前轉變

據記者調查發現,除了央行徵信,網貸平臺大多通過其他渠道對借款人信用資訊進行補充查詢和披露,比如可公開查詢到的企業主體工商資訊、自然人和企業主體的法院裁判文書等。此外,網貸平臺一般會要求借款人提供銀行流水,查詢借款人的資金情況,用以佐證其還款能力。

根據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登記披露服務平臺上的數據顯示,目前行業已有120家平臺對接該信披系統。網貸平臺也可以申請對接該系統,共用相關數據。

捷越聯合創始人王曉婷對《證券日報》記者指出,為了彌補資訊不足的情況,很多網貸平臺都會與第三方徵信公司合作,網貸平臺參考第三方徵信公司的徵信報告內容,輔助判斷借款人的信用情況和還款能力。

“還有一些被認為是‘Fintech公司’的P2P網貸平臺,在行業深耕已久,擁有自己的一套風控模型體系,能夠自給自足,覺得沒有必要再去另外查詢央行徵信。”蘇筱芮對記者補充道。

有一家P2P網貸平臺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借款人央行徵信報告指標在披露的範圍、頻率方面有一定的門檻。在實際操作中相對不易,三個要素執行起來可能會受到多方面因素影響,因此,大部分平臺都存在披露不規範、不全面的情況。

蘇筱芮認為,大多數網貸平臺無法完成借貸人央行徵信存在的難點主要在於三方面,第一個是平臺的意識問題;第二是技術方面的問題,第三則是P2P網貸産品的風險分級機制問題。

據了解,借款人提供央行徵信一方面需要個人到人民銀行等機構提取報告,增加了借款人的手續和成本;此外,借款人線上提供徵信報告影印版,不排除部分申請人提供虛假材料的可能。

“對於網貸平臺來説,要一個個審核這些報告的真實性,也增加了人力成本。”有業內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

“不過,我們看到,隨著汽車等抵押物‘二押’問題頻發之後,網貸行業風控理念正在轉變,從偏重貸後向重視貸前轉變。到時,網貸平臺將會重新認識到借款人央行徵信報告所具有的風控價值。”劉小峰認為。

蘇筱芮也認為,“對於借款人數量眾多的、以消費信貸為主要業務的網貸平臺而言,如何準確、高效地獲取借款人徵信並向公眾進行披露,亦是未來在技術方面需要解決的難題。”


新聞熱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