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強勢運作屢破關口 市場化改革勾畫強勢貨幣特徵
發佈時間: 2017-08-10 10:37:35 |來源:上海證券報 | |責任編輯: 曹洋
9日,人民幣匯率再現獨立上漲行情,一舉升破6.70、6.69、6.68三道關口,氣勢如虹。這成為今年以來人民幣匯率走強的一個縮影。
據統計,今年以來,人民幣匯率已累計上升近3000個基點。
當前人民幣匯率強勢上漲,與兩年前的“8·11匯改”密不可分:以中間價形成機製作為市場化改革的突破口,觸及了匯率改革的核心內容,為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改革打開了一個嶄新局面。
中國經濟五十人論壇成員、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高級研究員管濤對記者表示,“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的基本穩定”是當前人民幣匯率政策的重要內容。“8·11匯改”以來,穩定市場匯率預期的過程也就是重塑匯率政策公信力的過程。
人民幣漲勢如虹
昨日人民幣匯率再現獨立性上漲行情,對美元、歐元等大多數主要貨幣均呈現升值態勢。
9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調升109個基點,報6.7075,為去年10月10日以來新高。
當日,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16:30收盤價報6.6776,日內連破6.70、6.69、6.68關口,創去年9月30日以來新高,較上一交易日漲259個基點。與此同時,離岸人民幣匯率也升至6.6935。
在外匯分析師李劉陽看來,結匯頭寸已經形成了正反饋迴圈,後續外匯市場短期內預計會有更多的結匯客盤或者購匯止損盤兌現。而購匯抄底資金在6.80和6.75兩大關口抄底被套之後會更為謹慎。此消彼長之下,結匯資金佔據了上風。
“中國經濟企穩回升對人民幣匯率起到了有效支撐作用。”中金所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趙慶明對記者表示。近期公佈的2017年上半年國際收支表顯示“雙順差”再度回歸,表明金融項下的資本流出已經逆轉。
民生銀行高級研究員應習文認為,金融體系回歸服務實體經濟的健康狀態,有助於繼續加大金融改革與開放的力度,其中“債券通”落地和A股被納入MSCI指數具有標誌性意義,可吸引更多海外投資者參與中國市場。
市場化改革持續推進
人民幣匯率正向更加市場化的方向運作,市場對於人民幣匯率的波動也有了更加清晰的圖景:從長期看,人民幣是強勢貨幣。這是由中國經濟基本面穩中向好、國際收支平穩決定的。市場也更加適應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的態勢。
一直以來,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在引導市場預期和穩定匯率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8·11匯改”提高了中間價形成機制的市場化程度,擴大了市場匯率的實際運作空間,使匯率向均衡水準回歸。由此,人民幣匯率朝著市場化邁出了重要一步。
李劉陽稱,“8·11匯改”完善了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形成機制,使得市場價和中間價偏離度下降,成為人民幣加入SDR的一個重要條件。與此同時,“人民幣匯率對一籃子貨幣更趨穩定,對美元呈現雙向波動成為新常態。外匯佔款逐步下降。”李劉陽説,這些都是“8·11匯改”後帶來的積極變化。
中國人民銀行參事盛松成表示,實踐初步證明,近兩年來,我國匯率調控的總體思路和政策措施是正確的和成功的,既維持了匯率的基本穩定,也未使外匯儲備過度減少,維護了國家經濟金融安全。
2017年5月下旬,央行再次調整匯率形成機制,在定價模型中加入了逆週期因子,最終形成了“收盤價+一籃子+逆週期調節因子”的定價機制。其主要目的是適度對衝市場情緒的順週期波動,緩解外匯市場可能存在的“羊群效應”。
招商證券分析師謝亞軒認為,逆週期因子的引入意在引導人民幣匯率的走勢能夠更準確反映經濟基本面的變化,有利於引導市場在匯率形成中更多關注宏觀經濟等基本面情況,使中間價報價更真實地體現外匯供求和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
這一新型定價機制的推出,以及中國經濟在二季度繼續走好和美元指數下行的趨勢,人民幣企穩已成為市場共識,市場對人民幣匯率長期穩定的信心得到進一步鞏固。(記者張玉)
相關新聞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