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一期海防林建設工程啟動 綠色長城守護萬里海岸

發佈時間: 2017-07-25 09:44:23 |來源: 人民日報 | 嚴冰 陳曦 |責任編輯:

 

圖為在海南博鰲玉帶灘,鬱鬱蔥蔥的木麻黃海防護林和田園村莊。蒙鐘德攝

7月16日,今年第4號颱風“塔拉斯”從海南島南部海面擦過,狂風大作,暴雨如注,但這場颱風造成的損失遠小于往年。據國家防總消息,去年的第3號颱風“銀河”給海南省造成了3億多元的經濟損失。而同為強熱帶風暴級颱風,今年“塔拉斯”帶來的直接經濟損失卻只有2774萬元,不到前者的1/10,這得益於海南省海防林建設的不斷加強。

全國沿海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啟動會日前在廣西北海舉行,中國新一期沿海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正式啟動。按照工程計劃,到2025年,沿海防護林總基幹林頻寬度將從原來的200米—300米規劃拓展到1000米,工程區森林覆蓋率將達到40.8%,基幹林帶達標率達到90%,沿海地區生態承載能力和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將明顯增強,為沿海經濟社會發展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提供良好的生態條件。

有效抵禦災害侵襲

中國大陸海岸線長達18340千米,沿海地區是我國經濟最發達、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也首當其衝地受到颱風等災害的侵襲。僅2016年,我國沿海共發生颱風、風暴潮18次,造成直接經濟損失50億元。

中國林科院熱帶林業研究所研究員廖寶文説,建設沿海防護林,可以減小這些災害的影響,增強沿海地區防禦自然災害的能力。

自1991年啟動沿海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以來,經過26年建設,工程區森林覆蓋率由24.9%提高到目前的38.8%,森林蓄積量增加了近4億立方米,水土流失面積減少了120萬公頃,沿海防護林這道“綠色長城”有效保護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財産安全。

紅樹林功不可沒

在工程啟動會上,“紅樹林”一詞被頻頻提及。新一期沿海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將保護和恢復以紅樹林為主的一級基幹林帶,到2025年紅樹林面積恢復率將達到95%。紅樹林到底是什麼?

珠海人民至今無法忘記的2008年第14號強颱風“黑格比”,摧毀了珠海市九洲港776米的水泥海堤;而在距離不足50公里的淇澳島,1.1公里長的五閘門土質海堤、防護欄、木棧道、房屋等均完好無損,因為那裏就有一大片紅樹林。

那麼,紅樹林是如何抵禦颱風、海嘯,固土防沙的?

首先,紅樹林可以消解風浪的力量。山東省林科院研究員許景偉説,紅樹林的枝體就像一張巨形的“網”,可以化解海浪的衝擊力,是海浪的“緩衝器”,能降低和延緩海嘯和颱風帶來的危害。

其次,紅樹林能滯留陸地來沙,減少近岸海域的含沙量。原海南省林科所研究室主任李廣翹介紹了紅樹林護岸固沙的3種途徑:一是保證林內沙地比較潮濕,二是能夠通過其根系牢牢抓住海沙,三是林前的灌木草的作用。

機遇與挑戰並存

在産生生態效益的同時,沿海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也有很大的經濟、社會效益。

江蘇省鹽城市有該省最大的沿海灘塗。今年2月,鹽城將“一片林”列入“五個一”戰略工程中,開展沿海百萬畝生態防護林工程。工程實施以來,鹽城圍繞防護林做“綠化+”文章,把造林綠化與扶貧開發相結合,為低收入農戶免費贈送經濟林苗,農戶在自家房前屋後植樹,海防林變成了財富林。

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海防林建設工程也面臨嚴峻考驗。由於建設資金投入不足等因素影響,我國海防林體系總體品質還不高,一些地方的基幹林帶老化嚴重……

針對這些問題,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劉東生在工程啟動會上説,新一期規劃既注重數量的增長,也強調品質的提升。根據沿海地區主要自然災害及危害特點,本期工程確定127個縣級單位作為重點建設區域,優先安排建設任務,實現重點突破。(嚴冰陳曦)



新聞熱圖 >>更多